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1096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垃圾清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马路上的垃圾清理一般都采用工业清理车进行清理,清理速度快,清理较干净,但是仅能抽吸如粉尘、纸屑等小颗粒,无法对可乐瓶、纸杯等大颗粒垃圾进行清理,在一些小区、步行街等等地方,上述大颗粒垃圾也十分多,工业清理车不能进行清理,后续还需采用人工来进行清理,人工清理速度慢,清理质量低,浪费人力物力,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机动大吸力垃圾清理小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能够使移动方便,垃圾清理效率高,清理干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包括车体底板、车体上板、中间隔板、前隔板、第一上腔、第二上腔、底板、垃圾框、T形移动件和垃圾门板,所述车体上板下方设置有中间隔板和前隔板,前隔板下端连接有第一水平板,第一水平板与中间隔板一侧设置有滤网,所述前隔板、第一水平板和中间隔板形成第一上腔,第一上腔内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上腔上端设置有排风孔,前隔板与前车壁之间设置有吸尘管,中间隔板另一侧与车体后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板,第二水平板与车体上壁之间设置有导杆,移动板穿设在导杆上,移动板一端固定有压杆,移动板另一端套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下端与第二水平板形成转动配合,所述中间隔板、第二水平板和车体侧壁形成第二上腔,第二上腔内设置有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第二电机下端与螺纹杆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三电机转动轴下端设置有大齿轮,第二水平板还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第二水平板形成转动配合,旋转轴上端设置有小齿轮,旋转轴下端设置有底板,底板上对称设置有垃圾框,中间隔板下端与垃圾框边沿之间设置有挡风板,挡风板一端与中间隔板下端铰接配合,垃圾门板通过门轴设置在车体侧壁上。

作为优选,所述垃圾框底部固定有缓冲螺钉,所述垃圾框底部固定有缓冲螺钉,所述底板上开设有T形槽,T形槽底面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为普通尼龙,缓冲垫的厚度为5-15mm,T形槽内设置有T形移动件,T形移动件中设置有中心圆槽,缓冲螺钉位于中心圆槽内,缓冲螺钉与中心圆槽底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T形移动件上端外侧设置有陶瓷套,T形移动件下端两侧设置有移动轴承;所述垃圾框底面与底板上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为1-5mm,底板底面与车体底板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陶瓷套与T形槽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车体底板下端设置有移动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板上对称设置有垃圾框,底板上的旋转轴上端设置有小齿轮,通过小齿轮转动达到对两个垃圾框的交替使用,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设置有压板,通过第二电机转动最终使得压板在垃圾框内向下移动,可以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压紧,节约空间;设置有滤网,可以防止第一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将垃圾带出车体外部;垃圾框底面与底板上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为1-5mm,可以方便垃圾框拉出车体;设置有支撑弹簧和缓冲垫,可以很好支撑和缓冲垃圾框;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移动方便,使用简单,清理效率高,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的A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的B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的C-C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的垃圾门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底板、2-车体上板、3-中间隔板、4-前隔板、5-第一水平板、6-滤网、7-第一上腔、8-第一电机、9-排风孔、10-吸尘管、11-第二水平板、12-第二上腔、13-导杆、14-移动板、15-压杆、16-螺纹杆、17-第二电机、18-压板、19-第三电机、20-旋转轴、21-小齿轮、22-大齿轮、23-底板、231-T形槽、24-垃圾框、241-缓冲螺钉、25-挡风板、26-T形移动件、261-中心圆槽、262-支撑弹簧、263-陶瓷套、264-移动轴承、265-缓冲垫、27-垃圾门板、271-门轴。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包括车体底板1、车体上板2、中间隔板3、前隔板4、第一上腔7、第二上腔12、底板23、垃圾框24、T形移动件26和垃圾门板27,所述车体上板2下方设置有中间隔板3和前隔板4,前隔板4下端连接有第一水平板5,第一水平板5与中间隔板3一侧设置有滤网6,所述前隔板4、第一水平板5和中间隔板3形成第一上腔7,第一上腔7内设置有第一电机8,第一上腔7上端设置有排风孔9,前隔板4与前车壁之间设置有吸尘管10,中间隔板3另一侧与车体后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板11,第二水平板11与车体上壁之间设置有导杆13,移动板14穿设在导杆13上,移动板14一端固定有压杆15,移动板14另一端套设有螺纹杆16,螺纹杆16下端与第二水平板11形成转动配合,所述中间隔板3、第二水平板11和车体侧壁形成第二上腔12,第二上腔12内设置有第二电机17和第三电机19,第二电机17下端与螺纹杆16上端通过联轴器连接,第三电机19转动轴下端设置有大齿轮22,第二水平板11还设置有旋转轴20,旋转轴20与第二水平板11形成转动配合,旋转轴20上端设置有小齿轮21,旋转轴20下端设置有底板23,底板23上对称设置有垃圾框24,中间隔板3下端与垃圾框24边沿之间设置有挡风板25,挡风板25一端与中间隔板3下端铰接配合,垃圾门板27通过门轴271设置在车体侧壁上;所述垃圾框24底部固定有缓冲螺钉241,所述底板23上开设有T形槽231,T形槽231内设置有T形移动件26,T形移动件26中设置有中心圆槽261,缓冲螺钉241位于中心圆槽261内,缓冲螺钉241与中心圆槽261底面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262,T形移动件26上端外侧设置有陶瓷套263,T形移动件26下端两侧设置有移动轴承264;所述垃圾框24底面与底板23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底板23底面与车体底板1上端面之间留有间隙,陶瓷套263与T形槽231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车体底板1下端设置有移动滚轮。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气流输送清理小车在工作过程中,将小车电源接通,控制第一电机8转动带动转动轴下端的扇叶进行转动,第一上腔7内的空气通过排风孔9排出到外界,第一上腔7形成负压,垃圾通过吸尘管10吸入到垃圾框24内的垃圾袋中,滤网6挡住垃圾防止其进入第一上腔7,当一个垃圾框24吸满之后,控制第三电机19转动,大齿轮22带动小齿轮21转动,旋转轴20旋转带动底板23转动,空置垃圾框24与吸满垃圾框24进行置换,空置垃圾框24可以继续进行垃圾吸取,同时控制第二电机17转动,使得移动板14在导杆13和螺纹杆16向下移动,压杆15带动下端的压板18对垃圾进行压缩,缓冲螺钉241在中心圆槽261内滑动,支撑弹簧262被压缩进行缓冲,保护相关装置,压缩完第二电机17反转抬起压板18,打开垃圾门板27,拉出垃圾框24,移动轴承264在T形槽231内滚动,提出垃圾换上新的垃圾袋重复上述步骤就能不断对垃圾进行清理了。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底板23上对称设置有垃圾框24,底板23上的旋转轴20上端设置有小齿轮21,通过小齿轮21转动达到对两个垃圾框24的交替使用,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设置有压板18,通过第二电机17转动最终使得压板18在垃圾框24内向下移动,可以对收集的垃圾进行压紧,节约空间;设置有滤网6,可以防止第一电机8带动扇叶转动将垃圾带出车体外部;垃圾框24底面与底板23上端面之间的间隙大小为1-5mm,可以方便垃圾框24拉出车体;设置有支撑弹簧262和缓冲垫265,可以很好支撑和缓冲垃圾框24;本实用新型结构小巧,移动方便,使用简单,清理效率高,可以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