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侧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73232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水路侧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路侧沟。



背景技术:

为了排除降雨时或融雪时的路上的积水,通常会沿道路两侧设置地面排水沟,或者在住宅、停车场等平坦的出入口横向设置排水沟。目前常见的地面排水设施为现场砌筑的砌体排水沟或者现场浇筑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排水通道。此类排水设施存在施工工期长、密封性差、易损坏且维修不便等缺陷,且使用中疏通清淤不便,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排水沟施工工期长、密封性差、易损坏且维修不便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路侧沟,安装简单,结构稳定、维修和维护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路侧沟,包括分段预制的侧沟主体,侧沟主体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断面为圆形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的顶部纵向设有通向外部的狭缝状的疏水开口,疏水开口沿侧沟主体的长度方向间断排列;侧沟主体的一个端面上沿排水通道的外围开有U形凹槽,凹槽内设置弹性防水条,防水条的横截面的高度大于凹槽的深度。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疏水开口的宽度自顶部向排水通道方向逐渐变宽。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侧沟主体的端部两侧开有安装孔,以便侧沟主体之间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防水条的材质为PE发泡棉,其背面设有背胶。

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所述侧沟主体为长方体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水路侧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预制品件,内壁可以做的很光滑,可以提高排水流速,减少污染物在排水通道内的淤积,提高排水通道的自净能力;

侧沟上部的开口部可以直接用于道路、边坡等集水,雨水不会滞留,排水效果好;

结构整体稳定性高,顶部平整,安装后与路面浑然一体,车辆经过不会颠簸;

可根据从疏水开口部进行清淤工作,不带雨箅子,价格便宜;

区段之间的防水条能够保证侧沟的密封性良好,防止侧沟在气候变化时出现破坏;

不易损坏,耐久性、承压性好,可以工厂标准化大规模生产;

安装简单,施工速度快,开槽铺板标准化作业,施工质量可以得到保障;

区段设置,部分损坏时便于维修;

根据不同排水需求,可以制作不同的过水截面,并且可根据需要来确定侧沟的长度,排水系统设计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侧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侧沟主体的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侧沟主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相邻的侧沟主体间的连接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侧沟主体;2、排水通道;3、疏水开口;4、凹槽;5、防水条;6、安装孔;7、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

图1提供了一种水路侧沟,由若干分断预制的侧沟主体1连接而成。

侧沟主体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排水通道2,其断面为圆形,此处的圆形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明显的圆形也可是近似圆形,或者其下半部分为半圆形,上半部分为做倒角处理的方形。为了提高排水流速,减少污染物在排水通道内的淤积,提高排水通道的自净能力,排水通道内壁可处理成光滑的表面。

如图2所示,排水通道2的顶部纵向设有通向外部的狭缝状的疏水开口3,疏水开口3沿侧沟主体的长度方向间断排列。间断式排列可以方便清淤工作,保证雨水及时汇集,同时不影响侧沟的结构稳定性。

为了使汇集的水流快速汇入排水通道2内,疏水开口3的宽度自顶部向排水通道方向逐渐变宽,呈梯形。

疏水开口3的长度和宽度需要考虑铺装的场所,当铺设在路肩时,至少应该防止卡住自行车轮胎。

侧沟主体1的一个端面上沿排水通道2的外围开有U凹槽4,凹槽4内固定设置弹性防水条5,防水条5的横截面的高度大于凹槽4的深度。安装时,带防水条的一端与不带防水条的一端连接,如图4所示。防水条遇水膨胀,能够保证相连的侧沟主体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同时还起到伸缩缝的作用,保证侧沟不至于在气候变化时出现结构破坏。

弹性防水条5的材质可以选用PE发泡棉,耐水解、耐腐蚀、弹性好,为了便于固定其背面设有背胶。

如图1和图3所示,侧沟主体1的端部两侧开有安装孔6,侧沟主体1之间通过匹配的连接件7固定连接。安装孔6可以采用螺栓孔,连接件7可以采用板状金属件,相应的位置开有螺栓孔,并带有配套的螺栓。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相连”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使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