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机械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3667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机械车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机械车辆,属于汽车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智能化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闪光灯,是对车辆驾驶员和乘员提供的一种便利的服务,现阶段主要应用车载导航、位置应用、移动通信、智能办公、安全防护、远程管理和故障远程诊断等等方面,智能化汽车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成为标准配置,并能够智能的为车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742530.4的了一种微型电动轿车智能化线控底盘。由线控驱动系统、线控转向系统和线控制动系统组成,所述的线控驱动系统由左后轮轮毂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的左后轮轮毂电机位于左后轮内,由右后轮轮毂电机驱动电路驱动的右后轮轮毂电机位于右后轮内;线控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总成和路感反馈总成,有益效果是:采用机电一体化模块化结构,取消了传统的机械或液压连接,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实现车辆轻量化,提高车辆的经济性。执行机构控制灵活,有效提高汽车的驾驶性能、操纵稳定性和主动安全性。采用本实用新型在对独立的各个子系统,实现轮胎地面力最优分配控制、降低驾驶员的驾驶负荷、提高车辆稳定性等功能。但是不能实现工作中遇到行人主动停车避让,没有安全工作的效果,不能使智能化机械更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机械车辆,其结构包括探照灯、驾驶座、驾驶室、热感应器、施工灯、发动机、滚动扫帚、后视镜、车门、车轮,探照灯设于驾驶室上方,驾驶座设于驾驶室内部,驾驶室设于发动机后方,施工灯设于发动机上方,发动机设于车轮上方,滚动扫帚设于发动机前方,后视镜设于驾驶室右侧,车门设于驾驶室右侧,热感应器设于发动机上方,热感应器设有感应探头、感应臂,感应探头与感应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滚动扫帚设有轴承机、圆扫帚。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机与圆扫帚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与发动机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驾驶室与车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感应器为金属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为燃油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机械车辆,通过设有热感应器,实现了工作中遇到行人主动停车避让,有安全工作的效果,使智能化机械更安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化机械车辆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滚动扫帚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探照灯-1、驾驶座-2、驾驶室-3、热感应器-4、施工灯-5、发动机-6、滚动扫帚-7、后视镜-8、车门-9、车轮-10、感应探头-40、感应臂-41、轴承机-70、圆扫帚-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化机械车辆,其结构包括探照灯1、驾驶座2、驾驶室3、热感应器4、施工灯5、发动机6、滚动扫帚7、后视镜8、车门9、车轮10,所述探照灯1设于驾驶室3上方,所述驾驶座2设于驾驶室3内部,所述驾驶室3设于发动机6后方,所述施工灯5设于发动机6上方,所述发动机6设于车轮10上方,所述滚动扫帚7设于发动机6前方,所述后视镜8设于驾驶室3右侧,所述车门9设于驾驶室3右侧,所述热感应器4设于发动机6上方,所述热感应器4设有感应探头40、感应臂41,所述感应探头40与感应臂41固定连接,所述滚动扫帚7设有轴承机70、圆扫帚71,所述轴承机70与圆扫帚71活动连接,所述驾驶室3与发动机6固定连接,所述驾驶室3与车门9活动连接,所述热感应器4为金属材料,所述发动机6为燃油机。

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设有热感应器4,实现了工作中遇到行人主动停车避让,有安全工作的效果,使智能化机械更安全。

例如在车辆多的车道人流量也多,智能化机械车辆难免检测失误撞到行人,这时有热感应器装置使行人安全行走避免交通事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