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排水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2772阅读:1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园林排水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园林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园林用砖。



背景技术:

园林绿化时,需要在人行道、出入通道、停车场等地铺设砖块,常规的砖块铺设后雨水会聚积在地面上,导致地面出现积水,当遇到大量降水时,积水严重,影响到人员行走和车辆通过,且由于常规砖块疏水性差,导致积水长时间难以消除,人们行走于常规砖块时,污水留在砖缝中,容易溅到行人身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园林排水砖,便于路面排水,且有防滑效果,结构简单,铺设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园林排水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包括波浪状上表面,所述波浪状上表面形成有间隔排布的凸条和凹条,每一所述凹条底面均分布有至少一个疏水通孔,所述砖体还设置有连接卡槽和与所述连接卡槽相对应的连接固定边,所述砖体下表面设有若干组用于支撑所述砖体的支撑体,每组所述支撑体之间相互间隔平行排布。

进一步地说,所述砖体为长方体。

进一步地说,所述连接卡槽设置于砖体的一侧或多侧,一所述砖体的连接固定边与另一所述砖体的所述连接卡槽相吻合。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体为长方体条状,且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砖体下表面,且从所述砖体的一侧面延伸至另一侧面,所述支撑体设有至少两条,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砖体下表面的两端。

进一步地说,所述支撑体为圆柱体且间隔排布于所述砖体下表面,所述圆柱体等高且平行,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1-3cm。

进一步地说,所述疏水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

进一步地说,所述疏水通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疏水通孔的直径为0.5-1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

一、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砖体侧面的连接卡槽和连接固定边,可以将多个砖体拼接安装,适应各种不同的铺设路基,特别适合园林使用;

二、本实用新型采用波浪状上表面,防滑效果突出;另外,利用疏水通孔,能快速将雨水疏导,不易残留在路面砖上,利于排水的同时,增加防滑效果;

三、本实用新型在底表面设置凸起物,保证有效接触面积的同时,更好的排除路面积水,具有节省用料、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和排水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砖体1、砖体上表面11、凸条111、凹条112、疏水通孔113、连接固定

边12、连接卡槽13、砖体下表面14和支撑体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园林排水砖,如图1-2所示,包括砖体1,所述砖体1包括波浪状上表面11,所述波浪状上表面形成有间隔排布的凸条111和凹条112,每一所述凹条111底面均分布有至少一个疏水通孔113,所述砖体还设置有连接卡槽13和与所述连接卡槽相对应的连接固定边12,所述砖体下表面14设有若干组用于支撑所述砖体1的支撑体15,每组所述支撑体15之间相互间隔平行排布。

所述砖体1为长方体。

所述连接卡槽13设置于砖体的一侧或多侧,一所述砖体的连接固定边12

与另一所述砖体的所述连接卡槽13相吻合。

所述支撑体15为圆柱体或长方体。

所述支撑体15为长方体条状,且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砖体下表面,且从所述砖体的一侧面延伸至另一侧面,所述支撑体设有至少两条,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砖体下表面的14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体15为圆柱体且间隔排布于所述砖体下表面,所述圆柱体等高且平行,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1-3cm。

所述疏水通孔113的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疏水通孔113的形状为圆形,所述疏水通孔113的直径为0.5-1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利用砖体侧面的连接卡槽和连接固定边,可以将多个砖体拼接安装,适应各种不同的铺设路基,特别适合园林使用;

波浪状上表面,防滑效果突出;另外,利用疏水通孔,能快速将雨水疏导,不易残留在路面砖上,利于排水的同时,增加防滑效果;

底表面设置凸起物,保证有效接触面积的同时,更好的排除路面积水,具有节省用料、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和排水效果好的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