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2762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高级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较大、扩散荷载应力能力强、稳定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的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装配式混凝土等各种路面。

但是,水泥混凝土路面往往平整度较差,且水泥混凝土的透水性能较差,因而在雨雪多发的季节,路面较易积水,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且使得交通事故频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结构坚固耐用,使用寿命长,且路面排水性能良好,利于提高路面行驶的舒适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包括:

由水泥、建筑垃圾和矿渣混合构成的垫层;

由水泥、沥青和砂砾混合构成的基层,所述基层位于所述垫层的上方;

防水粘接层,其位于所述基层的上方;

排水层,其位于所述防水粘接层的上方,所述排水层由管内填充有混凝土砂浆的PVC管横向均匀排布组成,所述PVC管内混凝土砂浆的填充量以将所述PVC管长度的4/5填满为标准,所述PVC管在未填充混凝土砂浆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朝向路面上方;所述PVC管未填充混凝土砂浆的一端连接于路面两侧的排水沟;

碎石层,其位于所述排水层的上方;

由水泥混凝土构成的面层,所述面层位于所述碎石层的上方,所述面层的宽度小于所述碎石层的宽度,以在所述面层的两侧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内填充有由透水混凝土构成的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的高度以与所述面层的边缘齐平为标准;

由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构成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位于所述面层和透水层的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中,所述防水粘接层为高分子环氧树脂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中,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3cm,且所述碎石层的碎石的粒径不大于7mm。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中,所述透水层的宽度等于所述PVC管长度的1/5。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中,所述面层为以路面中轴线为最高点,并向路面两侧延伸的弧形,弧度为3-5度。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中,所述PVC管的排布方式为:所述PVC管未填充混凝土砂浆的一端交替排列于路面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中,所述垫层、基层和面层的厚度分别为15-20cm、12-15cm和5-8cm。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逐层铺设的垫层、基层、排水层以及水泥混凝土面层,并在其中加设防水粘接层和碎石层,使得路面结构不仅坚固耐用,且各层间连接紧密,排水顺畅,以为行人提供方便,减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通过将建筑垃圾与水泥和矿渣混合制成垫层,使得建筑垃圾得到二次利用,在不降低所述垫层坚固性的情况下,使得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的成本得到了降低。

通过在基层和排水层间加设防水粘接层,使得基层和排水层间的粘接性更强,同时,防水粘接层还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排水层中的水分不会渗透至基层中,进而保护了基层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设置PVC管组成的排水层,通过在PVC管中灌注混凝土砂浆,混凝土砂浆凝固后加固了PVC管的坚固性,进而使得由灌注混凝土砂浆的PVC管既具有PVC管的耐酸,耐碱,耐腐蚀性,抗拉、抗压强度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具有混凝土砂浆的硬度,因而,通过排水层的铺设,使得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能够抵御路面一定的热胀冷缩,以及行车中对路面造成的剪切力,进而降低了路面裂缝的产生,提高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且通过灌注混凝土砂浆的PVC管的设置,使得路面具有很好的承重效果,进而减小了路面负重对基层的影响,即进一步提高了路面的耐用性,提高了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包括:由水泥、建筑垃圾和矿渣混合构成的垫层1;由水泥、沥青和砂砾混合构成的基层2,所述基层2位于所述垫层1的上方;防水粘接层3,其位于所述基层2的上方;排水层4,其位于所述防水粘接层3的上方,所述排水层4由管内填充有混凝土砂浆的PVC管5横向均匀排布组成,所述PVC管5内混凝土砂浆的填充量以将所述PVC管5长度的4/5填满为标准,所述PVC管5在未填充混凝土砂浆的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漏水孔6,所述漏水孔6朝向路面上方;所述PVC管5未填充混凝土砂浆的一端连接于路面两侧的排水沟7;碎石层8,其位于所述排水层4的上方;由水泥混凝土构成的面层9,所述面层9位于所述碎石层8的上方,所述面层9的宽度小于所述碎石层8的宽度,以在所述面层9的两侧形成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填充有由透水混凝土构成的透水层,所述透水层的高度以与所述面层9的边缘齐平为标准;由乳化沥青稀浆混合料构成的保护层11,所述保护层11位于所述面层9和透水层的上方。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使得PVC管的一端的1/5处于空心状态,并在上方填充透水层,使得路面上的水分经由路面两侧的透水层渗透至PVC管的漏水孔处,使得路面水分由PVC管排入排水沟中,降低路面积水的风险,同时也避免水分下渗影响路面结构中各层的粘接性。透过在面层和透水层上设置保护层,既不影响透水层的排水性能,还能避免面层被磨损,且能延迟里面结构的松懈,提高路面抗滑性,对面层和透水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显著提高路面质量,并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通过在排水层和面层间设置碎石层,碎石层具有应力吸收作用,提高铺装结构的抗开裂性能,另外,面层和排水层碾压过程中,碎石层与排水层间相互咬合,形成剪力键作用,提高界面抗剪切效果,大大降低铺装推移病害的风险。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水粘接层3为高分子环氧树脂层。

在上述方案中,高分子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且硬度高,柔韧性好,同时还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通过在基层和排水层间设置防水粘接层起到了良好的防水粘接的作用,还能使层间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延展性,减少了层间的推移危害,提高路面结构的寿命。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碎石层8的厚度为1-3cm,且所述碎石层8的碎石的粒径不大于7mm。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限定碎石层的厚度为1-3cm,既能使碎石层起到上述作用,且能避免过后的碎石层影响层间连接的紧密性,进而提高所述水泥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的整体坚固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透水层的宽度等于所述PVC管5长度的1/5。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限定透水层的宽度等于所述PVC管长度的1/5,使得透水层的宽度与PVC管未填充混凝土砂浆的长度相同,进而方便路面排水。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面层9为以路面中轴线为最高点,并向路面两侧延伸的弧形,弧度为3-5度。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面层设置为具有弧度的结构,使得路面的积水和积雪融化后能够通过透水层流入PVC管中,避免了路面积水,提高了路面使用的舒适性。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PVC管5的排布方式为:所述PVC管5未填充混凝土砂浆的一端交替排列于路面的两侧。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PVC未填充混凝土的一端交替排列于路面的两侧,使得路面两侧均能排水的同时,排水层的强度也不会减小。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垫层1、基层2和面层9的厚度分别为15-20cm、12-15cm和5-8cm。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厚度为15-20cm的垫层,且垫层中水泥、建筑垃圾和矿渣的重量比为1:3.5:0.5,能够有效的排除路面以及基层中滞留的自由水,确保路面结构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同时能够传递和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保证路基在容许应力范围内工作;通过设置厚度为12-15cm的基层,且基层中水泥、沥青和砂砾的重量比为1:1:0.5,既能够承受由所述路面上层结构传递的车轮垂直力,又能抵御地下水的侵蚀;通过设置厚度为5-8cm的面层,可很好的抵御车辆对路面造成的压力。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