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5313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交通事故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其中部分交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涉嫌车辆遭到执法人员检查时,为逃避检查而逃窜,从而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对于一些法制观念淡薄的驾驶员在酒后驾车或交通肇事后,遭到执法人员检查,停车后又临时改变主意,抱着侥幸心理预驾车逃窜,甚至将执法人员拖行数十米,此类情况屡有发生,严重威胁到执法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使执法人员有效应对此类突发状况,保障执法人员生命安全的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包括套筒壳、密封盖、滑轨、支撑板和破胎刺,套筒壳是一侧端敞口的筒型结构设计,套筒壳的开口端设有密封盖,密封盖固定连接有与套筒壳相配合的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脚,支撑板和两个支脚之间构成一个滑槽,套筒壳内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滑轨与滑槽之间是滑动连接,支撑板内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气孔,排气孔贯通连接支撑板的左右端面,支撑板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破胎刺,破胎刺的顶端设有倒钩,破胎刺的顶端设有放气孔,放气孔通过连通孔道与排气孔贯通连接,连通孔道设在破胎刺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撑板是条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脚是条形结构设计。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支脚上均匀的设有若干防滑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套筒壳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防滑层选用橡胶材质制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套筒壳选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支撑板与滑轨之间的抽离和闭合都十分方便,放气孔、连通孔道和排气孔构成的放气通道,能实现快速对轮胎放气的目的,从而汽车失去行驶的能力,从而保护执法人员正常执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的A-A剖视图的示意图。

图中:1-套筒壳,2-密封盖,3-滑轨,4-支撑板,5-支脚,6-防滑齿,7-排气孔,8-破胎刺,9-倒钩,10-放气孔,11-连通孔道,12-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2,一种道路安检用便携式破胎器,包括套筒壳1、密封盖2、滑轨3、支撑板4和破胎刺8,所述套筒壳1是一侧端敞口的筒型结构设计,套筒壳1的开口端设有密封盖2,所述密封盖2固定连接有与套筒壳1相配合的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是条形板,支撑板4的底端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脚5,所述支脚5是条形结构设计,支脚5上均匀的设有若干防滑齿6,所述支撑板4和两个支脚5之间构成一个滑槽,所述套筒壳1内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3,所述滑轨3与滑槽之间是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4内均匀的设有若干排气孔7,所述排气孔7贯通连接支撑板4的左右端面,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破胎刺8,所述破胎刺8的顶端设有倒钩9,破胎刺8的顶端设有放气孔10,所述放气孔10通过连通孔道11与排气孔7贯通连接,所述连通孔道11设在破胎刺8内部,所述套筒壳1的一端套设有防滑层12,所述防滑层12选用橡胶材质制作。

所述套筒壳1选用不锈钢材质制作。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直接拔掉套筒壳1,然后把支撑板4放置在汽车轮胎前后侧,汽车强行启动行走时,轮胎直接被破胎刺8扎破,轮胎内的气体从放气孔10经连通孔道11,最后从排气孔7排出,使得轮胎内的气体迅速排净,使得汽车无法继续行走,从而达到控制车辆并保护执法人员的目的;不使用时,套筒壳1密封整个装置,一旦丢失在马路上,汽车只会从套筒壳1的表面碾压过,不会对汽车造成实质伤害,结构简单,尺寸小巧,携带便捷。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