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隧道内的临时轨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4544发布日期:2018-06-08 20:47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盾构隧道内的临时轨道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隧道内所用的临时轨道,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内的临时轨道组件。



背景技术:

使用盾构法掘挖隧道时,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需要电瓶车在轨运行承担运送物料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需要快速安装临时轨道,完成掘进施工之后,需要快速拆除,以满足施工需求。

临时轨道通常使用多段轨道拼接构成,预先在隧道内找平地面,按照预定路径间隔铺设若干轨枕,之后在轨枕上铺设一组平行的轨道。铺设轨枕时,需要人工辅助对齐相邻的两根轨枕,并将轨枕固定牢固后,在其上方铺设平行的轨道。轨枕对齐的过程需要借助绳线或测量工具,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隧道内的临时轨道组件,在相邻的两根轨枕之间设置导向组件,较为准确定位相邻两根轨枕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盾构隧道内的临时轨道组件,包括若干间隔排布的轨枕,以及排布在轨枕上的轨道,相邻的两个轨枕之间设置与轨枕垂直、调节两个轨枕间距的调距杆组,调距杆组包括与两个轨枕垂并分别连接在两个轨枕上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转动连接驱使二者靠近或者远离的套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隧道内安装轨道时,在隧道的地面找平,之后按照预设路径间隔排布轨枕,由于电瓶车一般沿较短的直线距离运行,为了使轨枕铺设较为平直,在相邻的两个轨枕之间设置调距杆组,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均与轨枕垂直,并且在套管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调距杆组除起到调节相邻两个轨枕间距的作用外,还起到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杆外侧设有正螺纹,第二连接杆外侧设有逆螺纹,套管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套管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螺纹连接,正向或者反向转动套管,即可实现调节相邻两个轨枕的间距。

进一步地,两个轨枕之间位于调距杆组对称的两侧设置导向杆组,导向杆组包括与两个轨枕垂直、并且与其中一个轨枕固定的导向杆,以及固定在另一轨枕上与导向杆滑动连接的导向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为方便调距杆组调节相邻两个轨枕之间的间距,自调距杆组两侧对称设置导向杆组,调距杆组在调节相邻两个轨枕的间距时,两个轨枕沿导向杆组滑动。

进一步地,轨枕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分别固定一对用于卡接轨道的环扣。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轨枕上方放置轨道时,需要对轨道进行初步定位,在轨枕的两个端部分别设置一对环扣,轨道嵌入到两个环扣之间实现轨道的初步定位,此外,在环扣和轨道之间还可以设置固定轨道的固定件,对轨道做进一步定位处理。

进一步地,轨道和轨枕之间设置限制二者相对滑动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自轨道起竖直向下延伸的限位杆,以及设置在轨枕上与限位杆匹配的限位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轨道和环扣之间设置固定件,可以限定轨道在竖直方向的移动,为了减少轨道相对于轨枕滑移,轨道和轨枕之间设置一组匹配的限位杆和限位槽,以免二者相对滑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相邻的两个轨枕之间设置导向杆组和调距杆组,可沿既定方向调节两个轨枕之间的距离。

2、轨道和轨枕之间设置限位组件,椅面轨道和轨枕发生相对滑移。

附图说明

图1为盾构隧道内的临时轨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找平层;2、轨枕;21、环扣;3、导向组件;31、导向杆组;311、导向杆;312、导向套;32、调距杆组;321、第一连接杆;322、第二连接杆;323、套管;4、轨道;41、固定段;42、支撑段;43、滑轨段;5、固定组件;51、压环件;511、插接段;512、限位段;513、弹性段;514、按压段;6、限位组件;61、限位杆;62、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盾构隧道内的临时轨道组件,如图1所示,使用盾构机挖掘隧道时,隧道的内侧壁需要使用管片固定,由于管片和隧道的内侧壁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在施工过程中,盾构机的后面需要紧跟一个装满泥浆的电瓶车,用于灌注管片和隧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对管片做进一步加固处理。盾构机按照预定的路径掘进,电瓶车较小,需要搭建一条临时轨道,紧跟盾构机。为了方便搭建,临时轨道均设置为小段直轨道,分段进行铺设。

隧道内的地面上预先做找平层1,沿一定的路径在找平层1上铺设若干轨枕2,为了方便安装相邻的两根轨枕2,在相邻两根轨枕2之间设置导向组件3。导向组件3包括连接两根轨枕2的导向杆组31,导向杆组31对称设置,在两个导向杆组31的中间设置调节两个轨枕2间距的调距杆组32。

导向杆组31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轨枕2上朝向另一个轨枕2方向延伸的导向杆311,另一个轨枕2上相应设置与导向杆311套接、并匹配的导向套312。结合图2,调距杆组32包括固定在其中一个轨枕2上的第一连接杆321,以及对称固定在另一个轨枕2上的第二连接杆322,第一连接杆321外侧设置正螺纹,第二连接杆322外侧设置逆螺纹,第一连接杆321和第二连接杆322互相靠近的端部之间螺纹连接套管323。旋转套管323,相邻的两个轨枕2在第一连接杆321和第二连接杆322的作用下靠近或者远离,此外两个轨枕2在导向杆311和导向套312的导向作用下更加平稳的移动。

结合图1和图3,为了方便在轨枕2上方固定轨道4,预先在轨枕2靠近两个端部的位置处分别固定一对环扣21,两个环扣21之间留有放置轨道4的间距。环扣21上与轨枕2垂直的方向开设通孔,方便安装固定组件5。

轨道4包括卡接在两个相邻环扣21之间的固定段41,以及与固定段41相连,垂直于固定段41设置的支撑段42,支撑段42的另一端固定与固定段41平行的滑轨段43。轨道4的固定段41嵌在两个环扣21之间,实现轨道4的初步定位。

为了进一步固定轨枕2和轨道4,在固定段41和环扣21之间插接压环件51。压环件51包括与环扣21插接的插接段511,用于连接轨枕2;与插接段511相连、向环扣21远离轨道4侧面弯曲连接限位段512,限位段512与插接段511构成一个平面,并且该平面与轨枕2贴合,以限制插接段511的位置,以免其相对于环扣21转动;与限位段512相连、向轨道4的固定段41弯曲连接弹性段513,弹性段513高于插接段511和限位段512构成的平面,对固定段41构成抵设力;与弹性段513相连设置与固定段41抵接的按压段514,按压段514作用于固定段41上,其在弹性段513的抵设力作用下将轨道4压在轨枕2上,按压段514与固定段41贴合的侧面为与固定段41平行的平面,以增大压环件51与轨道4的接触面积,使轨道4与轨枕2贴合更加紧密。

结合图1和图4,固定组件5限制了轨道4垂直于轨枕2方向的运动,为进一步限定轨道4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轨枕2的滑动,在轨道4和轨枕2贴合的位置处设置限位组件6,限位组件6包括自轨道4固定段41起竖直向下延伸的限位杆61,以及在轨枕2上开设的与限位杆61对应的限位槽62。限位组件6还可以设置为构成三角形的三组,增大轨道4沿其长度方向相对于轨枕2的滑动的限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