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型互通式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6756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内环型互通式立交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立交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十字交叉立交桥的内环型互通式立交桥。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公知的立交桥主要为菱形互通式立交桥、苜蓿叶型互通式立交桥、定向型互通式立交桥、环形立交桥、四层面立交桥等,桥体行驶路线复杂,易迷路,占地面积大,费时、费物、造价高,工期长。特别是在城市中路口狭窄,无法修建现有的立交桥,而汽车增多,交通堵塞时常发生,增加了人们的路途时间、油耗、空气污染、和车祸率,给人们带来很多不便,甚至造成较大的财产人员损失。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立交桥的技术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内环型互通式立交桥,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立交桥占地面积大,以及结构复杂容易迷路这两大问题,提供了一种内环型互通式立交桥,用于在十字路口及丁字路口,方便车辆不停顿的从桥上右转、直行、左转,使交通流畅。因城市内路口狭窄,轻型车占机动车总量百分之九十以上,以及路口电线多改为地埋的特点,结合修建城市道路立交桥工期要求尽量缩短的现实,特别适合城市修建承重小的仅供轻型车辆通过的内环型互通式立交桥,方便轻型车辆不停顿的从桥上右转、直行、左转,桥下公交车、载重车及行人通过,使交通流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内环型互通式立交桥,包括设置在路口中心处的中心桥体,从中心桥体向路口任意一个方向的且与中心桥体相连接的上行引桥桥体和下行引桥桥体,其中,下行引桥桥体的出口位于变道桥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中心桥体包括自下而上且十字交叉设置的低架桥面和高架桥面,用于将路口相邻角落的低架桥面和高架桥面相连接的四个左转匝道桥体,和连接相邻右转引桥的四个右转匝道桥体,左转、右转匝道桥体与常规立交桥不同,环形向内,减少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底架桥面、高架桥面、左转匝道桥面、右转匝道桥面以及引桥桥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桥面护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桥体承重方式可采用牵引承重,支撑承重,或者牵引支撑混合承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上行引桥桥体包括由远至近依次设置在路口任意一个方向上的上行变道桥引桥、上行变道桥、上行主桥引桥、上行右转引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下行引桥桥体包括设置在路口任意一个方向下行引桥,下行车辆由上行变道桥桥下通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可设计为重型、轻型车辆都可以通行的常规立交桥,或设计为轻型车辆专用立交桥,若设计为轻型车辆专用立交桥时,在每个方向的上行变道桥引桥和上行右转引桥端口设立限高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可以根据需要,每个方向上的右转、直行、左转可设置一条或者多条车道,也可删减部分桥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可根据车辆靠右侧行驶或靠左侧行驶的不同交通规则,设计立交桥。

在行驶中:每一个方向上,右转车辆经上行右转引桥301、右转匝道桥体502、下行右转引桥302完成右转;直行及左转车辆经上行变道桥引桥101、变道桥102、上行引桥103到达十字路口后,直行车辆经过高架桥402或低架桥401、对向下行引桥201、从对向变道桥102下穿过完成直行,左转车辆经左转匝道桥501、左侧下行引桥201、从左侧变道桥102下穿过完成左转。从而达到每个方向车辆不间断的通过。地面路口,按照红绿灯指示,可供车辆调头、左转、直行、右转以及行人通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转向匝道为内环型,占用空间小,行驶路线简单,不易迷路。若为城市路口轻型车辆设计,单向两车道及两车道以上的十字路口均可架设,工厂制造部件,不影响城市交通,安装工期快,几天之内组装可以完成,使轻型车在路口无需等待红绿灯,直接左转、直行、右转,使交通路线没有停顿,轻型车辆占城市车辆总数约百分之九十,极大地缓解交通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索式四向二十四车道,内环型轻型车辆专用立交桥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索式四向十六车道,内环型轻型车辆直行及左转向专用立交桥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索式四向八车道,内环型轻型车辆直行专用立交桥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索式两向四车道,内环型轻型车辆直行专用立交桥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

中心桥体部分:

401-低架桥面,402-高架桥面,501-左转匝道桥面,502-右转匝道桥面,403-桥面护栏。

上行引桥桥体部分:

101-上行变道桥引桥,102-上行变道桥,103-上行主桥引桥,104-上行车辆限高柱,301-上行右转引桥;

下行引桥桥体部分:

201-下行引桥,302-下行右转引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

以轻型车辆专用内环型立交桥驶为例,如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在工厂制造桥墩、桥面、护栏、索塔、钢索等部件,(常规立交桥桥墩要现场修建)吊装运输到十字路口,分别安置四个方向的主桥墩,在桥墩上架设高低不同的低架桥面401和高架桥面402,在两条钢架桥之间架设四条左转匝道桥面501,在每个路口,由桥墩向后按照图1,由高到低设置高低不同的上行引桥桥墩、上行变道桥桥墩、下行引桥桥墩、上行右转引桥桥墩、下行右转引桥桥墩,在桥墩上架设引桥桥面、四条右转匝道桥面502、变道桥103,加装护栏,上行主桥引桥103和下行引桥201长度相同,下行引桥坡度较大,和地面衔接,从上行变道桥下方穿过。上行主桥引桥面坡度小,上行变道桥引桥桥面与地面连接。

低架桥下限高4.5米,按照红绿灯指示,行人和车辆可以通过。两桥之间高度约2.2米,桥上限高约2.2米,只允许轻型车辆通过。

桥面承重方式,可以采用悬索式,将索塔用螺丝固定在上行引桥桥墩和下行引桥桥墩上,用缆索和索扣分别与桥面及引桥组块上的预留连接孔连接,牵引至索塔,调整缆索拉力形成力学平衡,承担桥面承重,如图1。也可以用支撑式,也能两个方法共同使用,增加牢固性。

使用时,每一个方向车辆,其中,右转车辆经上行右转引桥301、右转匝道桥体502、下行右转引桥302完成右转;直行及左转车辆经上行变道桥引桥101、变道桥102、上行引桥103到达十字路口后,直行车辆经过高架桥402或低架桥401、对向下行引桥201、从对向变道桥102下穿过完成直行,左转车辆经左转匝道桥501、左侧下行引桥201、从左侧变道桥102下穿过完成左转。从而达到每个方向车辆不间断的通过,以此方式达到每个方向轻型车可以直接无阻碍无停顿的直行及左转向。

如果路口狭窄,可以将右转引桥301、右转匝道桥体502、下行右转引桥302取消,右转向车辆从地面右转,如图2.

在丁字路口或三向路口,在上所述中,去掉一个方向,设计成三向立交桥桥。

在十分狭窄的十字路口,无法架设匝道的情况下,在设计中,可以灵活的取消转向匝道和变道桥,东南西北车辆不能转向,只能直行通过,变通为直行式轻型车立交桥,如图3。

在特别狭窄路口,一条对向车辆流量较大,另一条对向车辆流量较小时。设立直行式双向车道立交桥。每个方向两个车道,每个行驶方向一个车道,缓解堵塞,如图4所示。

对于路口的非主力电线,如网线、电话线、交通信号线、等等,可以更加安全的从索塔或者桥墩顶部穿过。方便固定。

如果交通规则靠左行驶,改变上述方案中的方向即可。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