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7878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中,桥梁与公路的交接处一般都采用独立的支座,因为桥梁容易被过往的车辆带动引起共振,这会对桥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而公路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所以在公路与桥梁连接的地方一般都会设有减震的设备,而现有的减震支座中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减震效果不佳或是安装不方便等等,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桥梁公路组合的减震支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包括上支板、橡胶块和内腔,所述上支板通过若干第一卡槽分别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下端连接有球囊,所述球囊内部设有气腔,且所述球囊下端连接有所述卡块,所述卡块连接有设置在下支板上的所述第一卡槽,所述上支板通过第二卡槽连接有所述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下端连接有设置在所述内腔内的第一钢板,且所述内腔内部下端设有所述第一钢板,所述第一钢板之间设有若干第二钢板,所述第二钢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组,且所述第一钢板和所述第二钢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组,所述内腔设置在支撑缸内,所述第一钢板下端连接有橡胶块,且所述橡胶块通过设置在所述下支板上的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下支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球囊由高碳素钢制成,且所述球囊外表面涂有防腐层。

优选的,所述上支板和所述下支板均由低碳素钢制成。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由硬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通过设置两个分别与上支板和下支板连接的球囊来提供主要的减震功能,再设置第一弹簧组和第二弹簧组来辅助球囊进行减震,在此过程中,球囊通过其内的气腔来对上支板所承受的压力进行支撑并提供容错空间,使得上支板所承受的压力和位移不会对下支板产生负面影响,而第一弹簧组和第二弹簧组则是辅助球囊对上支板进行支撑,也减少了球囊所承受的压力,并且还通过橡胶块将压力更均匀地分摊到下支板上,此外,支撑缸内的多层弹簧组设计则是为了增加该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的容错率,使之不会轻易被破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支板;2、第一卡槽;3、卡块;4、球囊;5、气腔;6、第二卡槽;7、橡胶块;8、第一钢板;9、第一弹簧组;10、第二弹簧组;11、第二钢板;12、支撑缸;13、内腔;14、下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包括上支板1、橡胶块7和内腔13,上支板1通过若干第一卡槽2分别连接有卡块3,卡块3下端连接有球囊4,球囊4内部设有气腔5,且球囊4下端连接有卡块3,卡块3连接有设置在下支板14上的第一卡槽2,上支板1通过第二卡槽6连接有橡胶块7,橡胶块7下端连接有设置在内腔13内的第一钢板8,且内腔13内部下端设有第一钢板8,第一钢板8之间设有若干第二钢板11,第二钢板1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组10,且第一钢板8和第二钢板11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组9,内腔13设置在支撑缸12内,第一钢板8下端连接有橡胶块7,且橡胶块7通过设置在下支板14上的第二卡槽6与下支板14连接。

球囊4由高碳素钢制成,且球囊4外表面涂有防腐层,以防止球囊4被腐蚀。上支板1和下支板14均由低碳素钢制成,以确保其硬度合格。橡胶块7由硬质橡胶制成,以确保其弹性达到要求。

具体的,在使用时,该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通过设置两个分别与上支板1和下支板14连接的球囊4来提供主要的减震功能,再设置第一弹簧组9和第二弹簧组11来辅助球囊4进行减震,在此过程中,球囊4通过其内的气腔5来对上支板1所承受的压力进行支撑并提供容错空间,使得上支板1所承受的压力和位移不会对下支板14产生负面影响,而第一弹簧组9和第二弹簧组11则是辅助球囊4对上支板1进行支撑,也减少了球囊4所承受的压力,并且还通过橡胶块7将压力更均匀地分摊到下支板14上,此外,支撑缸12内的多层弹簧组设计则是为了增加该公路桥梁组合减震支座的容错率,使之不会轻易被破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