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基层侧部防沙导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115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铁路基层侧部防沙导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基层侧部防沙导沙结构,属于铁路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一些风沙灾害比较严重和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铁路段地区,由于受水分、光照、土壤肥力等生态因子的限制,生物防沙措施难以实施,而且不能很快形成防护效益,因此需要结合采用其他有效措施进行工程防沙。

为了保证铁路正常运营,并进行有效的防沙治沙实施工程,设计一种保护铁路的防沙治沙填筑结构非常重要;然而项目实施也存在较多不利因素:工程施工交叉作业较多;施工地域距离村庄较远,人烟稀少,农民工招募、材料采购、施工后勤补给困难等。项目有针对性地在项目防沙治沙技术措施体系、实施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为适宜铁路防沙治沙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以期对项目管理人员开展相关项目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保护铁路的防沙治沙填筑结构,以克服风沙对铁路施工的威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铁路基层侧部防沙导沙结构,该结构包括路基1、基床底层2、基床表面层3、接触网支柱4、底部汇水管5、护坡6、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和V形护瓦8;在路基1上铺设基床底层2,基床表面层3铺设在基床底层2上,接触网支柱4设置在基床表面层3两侧,基床表面层3的侧部设有护坡6,护坡6的角部设有底部汇水管5;护坡6的表面设有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V形护瓦8浇筑在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的表面;V形护瓦8沿护坡6的高度由下到上分层布置,V形护瓦8的尺寸由下到上逐渐变大。V形护瓦8凸出在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的表面。

所述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由素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述V形护瓦8的坡度角方向与护坡6的坡度角方向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分层隔断处理,斜坡内外两侧水的压力被阻断,对护坡的安全维护性更强。

2、本实用新型的坡面内层集水进入底部汇水管,最终排入排水沟槽,护坡表面的风沙被V形护瓦隔断,并导入至路基侧部。

3、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隔水加固层表面的风沙随护坡的自重力进行自由下落,设置的V形护瓦降低了护坡被风沙侵蚀的面积;风沙首先落在护坡上,然后落入V形护瓦的顶部两侧,经过二次引导风沙,降低了风沙侵蚀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V形护瓦的分布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铁路基层侧部防沙导沙结构,该结构包括路基1、基床底层2、基床表面层3、接触网支柱4、底部汇水管5、护坡6、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和V形护瓦8;在路基1上铺设基床底层2,基床表面层3铺设在基床底层2上,接触网支柱4设置在基床表面层3两侧,基床表面层3的侧部设有护坡6,护坡6的角部设有底部汇水管5;护坡6的表面设有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V形护瓦8浇筑在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的表面;V形护瓦8沿护坡6的高度由下到上分层布置,V形护瓦8的尺寸由下到上逐渐变大。V形护瓦8凸出在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的表面。

所述混凝土隔水加固层7由素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述V形护瓦8的坡度角方向与护坡6的坡度角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分层隔断处理,斜坡内外两侧水的压力被阻断,对护坡的安全维护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坡面内层集水进入底部汇水管,最终排入排水沟槽,护坡表面的风沙被V形护瓦隔断,并导入至路基侧部。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隔水加固层表面的风沙随护坡的自重力进行自由下落,设置的V形护瓦降低了护坡被风沙侵蚀的面积;风沙首先落在护坡上,然后落入V形护瓦的顶部两侧,经过二次引导风沙,降低了风沙侵蚀力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