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索地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9372阅读:6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斜拉索地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斜拉索桥梁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斜拉索地锚结构。



背景技术:

矮寨大桥的岩锚(或地锚)吊杆为了解决拉索结构岩锚的防腐问题,有时会采用碳纤维拉索,但碳纤维拉索的造价较高,且需进口,因此不具备大量使用的条件。对于拉索岩锚,最关键的是拉索及其锚固结构的防腐耐久性问题,虽然碳纤维索的防腐耐久性好,但目前工程上大量应用的时机还不成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腐防锈效果好,成本低廉的斜拉索地锚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斜拉索地锚结构,包括斜拉索和斜拉索锚具,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群索岩锚梁,所述群索岩锚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固桩基础,所述斜拉索穿过群索岩锚梁连接斜拉索锚具,所述群索岩锚梁位于地面线以下的部分其内部开有锚固空腔,所述斜拉索锚具设置于锚固空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空腔连通有多个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的进风口开设于群索岩锚梁的侧表面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锚固空腔的腔体底面是一与水平面成夹角的倾斜面,所述群索岩锚梁的端部开有与锚固空腔连通的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腔体底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当锚梁略高于地面时,斜拉索锚固结构整体在自然流动空气中,避免了潮湿空气对斜拉索锚固结构的腐蚀,可按通常斜拉索对待。当斜拉索没有条件利用自然通风时,则在锚梁内制造一个锚固空腔,内设排水坡避免积水,并设通风孔。本发明解决了斜拉索岩锚(或称地锚)的防腐耐久性问题,针对岩锚所处的不同环境,进行了针对设计,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且成本低廉,可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群索岩锚梁斜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群索岩锚梁平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截面图;

图4为图2中B—B的截面图;

其中,1—斜拉索,2—斜拉索锚具,3—群索岩锚梁,4—锚固桩基础,5—锚固空腔,6—进风通道,7—腔体底面,8—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的斜拉索地锚结构,包括斜拉索1和斜拉索锚具2,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群索岩锚梁3,群索岩锚梁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锚固桩基础4,斜拉索1穿过群索岩锚梁3连接斜拉索锚具2,群索岩锚梁3位于地面线以下的部分其内部开有锚固空腔5,斜拉索锚具2设置于锚固空腔5内。锚固空腔5连通有多个进风通道6,进风通道6的进风口开设于群索岩锚梁3的侧表面上。锚固空腔5的腔体底面7是一与水平面成夹角的倾斜面,群索岩锚梁3的端部开有与锚固空腔5连通的排水孔。腔体底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

本发明中,图1为斜置群索岩锚梁3的布置示意图,适应于地形存在相应坡度的情况,图2为平置群索岩锚梁3的布置示意图,适应于地形相对比较平坦的情况。图2的截面B—B(图4)部分为群索岩锚梁3略高于地面的部分,斜拉索1锚固体系在自然流动空气中,没有潮湿空气引起的腐蚀问题,可按通常斜拉索一样对待。图3为图2的截面A—A为没有条件利用自然通风的部分,在群索岩锚梁3内制造一个锚固空腔5,锚固空腔5底面为排水坡避免积水,并设进风通道6,如果没有条件设进风通道6则采用人工送干燥风,或采用古法堆放木炭与石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