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弹性铁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790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弹性铁轨下垫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橡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弹性铁轨下垫板。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用于铁道用下垫板的材料使用的是橡胶,然而橡胶制铁道用垫板,尤其是弹簧常数低,质地柔软的橡胶制铁道用垫板,并非具备充足耐久性的制品,由于橡胶材料固有的缺点,如压缩形变过程储能较大,使垫板自身生热,从而加速其老化,使用寿命较短;橡胶垫板的回弹性在压力的作用下,即在工作过程中,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回弹率减少的速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因此,发明一种热塑性弹性铁轨垫板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弹性铁轨下垫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弹性铁轨下垫板,包括垫板本体,所述垫板本体内部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设有固定块,所述弹簧底部设有第一吸热层,所述第一吸热层底部设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内部设有导管,所述填充层底部设有第二吸热层,所述第二吸热层底部设有吸音层,所述垫板本体表面设有通气孔,所述垫板本体一端设有连接扣,所述垫板本体另一端设有固定通槽。

优选的,所述弹簧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垫板本体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热层和第二吸热层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弹簧底部与第一吸热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填充层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吸热层和第二吸热层均与填充层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与导管连接,所述吸音层由PET纤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数量设置为两个,所述固定通槽内部设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通气孔,有利于分散加压在垫板本体上的压力,不会让弹簧不会在压力的状况下形变过大,增加垫板本体的整体性,也能将垫板本体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管和通气孔进行散发,延长垫板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设有填充层,有利于使导管不会在挤压下损坏,并且方便吸收垫板本体内部的压力,能通过导管将填充层挤压产生的热量散去,增加填充层的实用性,通过设有连接扣,有利于增加铁轨的放置数量,能将垫板本体承受的压力分散,保持垫板本体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视图;

图中:1垫板本体、2弹簧、3固定块、4第一吸热层、5填充层、6导管、7第二吸热层、8吸音层、9通气孔、10连接扣、11固定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分体式弹性铁轨下垫板,包括垫板本体1,所述垫板本体1内部设有弹簧2,所述弹簧2顶部设有固定块3,所述弹簧2底部设有第一吸热层4,所述第一吸热层4底部设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内部设有导管6,所述填充层5底部设有第二吸热层7,所述第二吸热层7底部设有吸音层8,所述垫板本体1表面设有通气孔9,所述垫板本体1一端设有连接扣10,所述垫板本体1另一端设有固定通槽11。

所述弹簧2与固定块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3与垫板本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吸热层4和第二吸热层7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导热效果好,能将垫板本体1内部热量吸收,并通过导管6进行散发,所述弹簧2底部与第一吸热层4固定连接,所述填充层5由橡胶材料制成,减少压力对导管6的损害,增加垫板本体1的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吸热层4和第二吸热层7均与填充层5固定连接,所述通气孔9与导管6连接,所述吸音层8由PET纤维材料制成,所述连接扣10数量设置为两个,能够将相同的垫板本体1进行连接,双重卡扣增加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固定通槽11内部设有螺纹。

本实用工作原理:将垫板本体1通过连接扣10组合后,然后放置于铁轨下,利用组合的方式增加轨道的铺设数量,利用螺丝穿过固定通槽11将垫板本体1固定,当火车从铁轨上通过,重量施加在垫板本体1上,垫板本体1内部弹簧2对压力进行缓冲,通过通气孔9将压力分散,然后向外界释放,不会让弹簧2在火车重量下变形损坏,当垫板本体1收到挤压时,垫板本体1内部产生热量,通过第一吸热层4和第二吸热层7将内部热量导入导管6和通气孔9内部,通过气流带走垫板本体1内部温度,增加垫板本体1的使用寿命,利用吸音层8减少铁轨发出的声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