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0932发布日期:2018-07-20 20:0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



背景技术:

阻路桩顾名思义,其主要起到了阻碍车辆通行的目的,广泛用于城市交通、军队及国家机关大门、步行街、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目前阻路桩主要为垂直升降的方式,且多为圆柱形,故又称为升降路桩或升降柱。按照升降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手动式、半自动式及全自动式三种。以全自动式为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动力装置体积的影响,一体式升降柱普遍埋深较深且结构复杂,而分体式的升降柱需要配备独立的液压站或气压站,故需占用较大的地面空间;此外,升降柱的防撞性能主要取决于完全升起后升降柱地下部分的长度,在同等升降高度的条件下,较强的防撞性能则必定需要较大的掩埋深度。而本实用新型翻转式阻路桩则有效地解决了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翻转式阻路设备,将传统的垂直升降的方式改变成翻转的方式,同时采用电动推杆作为驱动,在降低阻路桩整体埋深的前提下大大的简化了结构。此外通过将破胎器与阻路桩有效的结合,具备了一机多用、多模式共存、模块化拼装等功能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包括机架组件、机架外壳、装饰板以及阻路桩。所述阻路桩桩体呈现 90度的直角形结构,其直角处通过第一旋转轴与机架组件铰接,可相对于机架组件实现90度翻转。所述机架组件四周安装有机架外壳,机架外壳与外部的水泥层固定。所述装饰板位于机架组件的顶端,起到封闭及美化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阻路桩为第一方钢与第二方钢呈90度角焊接而成,同时通过加强筋板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直角位置处通过键的连接方式与转轴相连。所述转轴输出端与曲柄相连,以电动推杆的伸缩带动曲柄的偏转,进而实现阻路桩的90度翻转。

具体地,在所述阻路桩第一方钢内设置有破胎机构。所述破胎结构由道刺、第二固定座及第二电推杆等组成。所述第二电推杆的伸缩可实现道刺的打开与闭合。

具体地,所述阻路桩第二方钢内设置有自锁机构。所述自锁机构主要由第三固定座、第三电推杆以及锁销组成,所述第三电推杆的伸缩可以推动锁销沿第二方钢侧边的长槽自由滑动。

具体地,所述阻路桩可处于3种不同工作模式,即阻路桩闭合、阻路桩打开、破胎。阻路桩闭合状态时,第一方钢呈水平状态,第二方钢呈竖直状态,通过自锁机构可将状态锁死;阻路桩打开状态时,第一方钢呈竖直状态,第二方钢呈水平,同时填补第一方钢留下的空位,通过自锁机构同样可实现状态的锁死;破胎状态是在阻路桩闭合时实现,此时道刺处于抬起状态且与第一方钢呈大约 30度的夹角。

具体地,所述翻转式阻路桩可多台并排使用,通过电器控制可以实现同步或独立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升降式阻路桩相比,翻转式阻路桩具有更小埋深,更大的防撞性能;采用全电驱动,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将破胎器与阻路桩巧妙的结合,使其功能多样,模式多种,且通过自锁机构各模式均可实现自动锁定;多台阻路桩可并联使用,施工更加灵活,且通过一定的电器控制可实现同步及独立控制,控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打开状态内部结构轴侧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闭合状态内部结构轴侧图(一)。

图2c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闭合状态内部结构轴侧图(二)。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桩体侧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柱体后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破胎机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破胎机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多台并联使用下破胎器模式示意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多台并联使用下阻路桩打开模式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1—机架外壳 2—装饰板 3—阻路桩 4—机架组件

30—翻转机构 31—破胎机构 32—桩体 33—自锁机构

301—第一电推杆 302—第一固定座 303—曲柄 304—连接轴套

305—第一旋转轴 306—方键 307—转轴座

311—第二电推杆 312—道刺 313—转轴 314—盖板 315—第二固定座

321—第一方钢 322—第二方钢 323—警示灯 324—加强筋板

331—锁销 332—第三电推杆 333—第三固定座

41—橡胶缓冲垫 42—钢制骨架 43—限位钢板 44—限位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见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翻转式阻路桩,其主要包含有:机架组件4、机架外壳1、装饰板2以及阻路桩3等。其中所述阻路桩桩体32呈直角形结构,在直角处与机架组件4铰接,可相对机架组件4实现90度的翻转。在所述机架组件4外侧焊接有机架外壳1,机架外壳1与水泥垫层固结。所述装饰板2位于机架外壳1的顶部,起到封闭及美化的作用。

如图3a所示,所述阻路桩桩体32由第一方钢321与第二方钢322呈90 度直角焊接而成,通过在其夹角处焊接三角形加强筋板324加强整体结构强度。在所述第一方钢321端头部四面各安装有一台警示灯323,在阻路桩升起时起到警示作用。

如图2b、2c及图3a、3b所示,所述阻路桩桩体采用一套翻转机构30实现翻转。而所述的翻转机构则由第一电推杆301、曲柄303、第一旋转轴305等组成。所述组路桩桩体32直角位置处焊接有连接轴套304,连接轴套304上设置有键槽,通过方键306与第一旋转轴305相连。所述第一旋转轴305两端通过转轴座307与机架组件4铰接,且其中一端伸出转轴座307,并以键连接的方式与曲柄303相连。而所述第一电推杆301底座一端通过第一固定座302与机架组件4铰接,伸缩杆一端则与所述曲柄303铰接,通过电推杆的伸缩可以实现曲柄的摆动,进而实现阻路桩的翻转。

如图3a所示,在所述第二方钢322内安装有自锁机构33,主要起到锁定阻路桩工作状态的目的。所述自锁机构33主要由第三固定座333、第三电推杆332以及锁销331组成。所述第三固定座333固定于第二方钢322上,通过铰链与第三电推杆332铰接。所述第三电推杆332,推杆一端固定有锁销331,而所述锁销331则由第二方钢322两侧长槽滑道伸出,且可在第三电推杆332的作用下沿长槽滑道受控滑动。所述锁销331位于长槽滑道最右端时为锁定状态,处于最左端时为解锁状态。

如图3a及图4a、4b所示,在所述阻路桩第一方钢上开有矩形长槽,其内安装有破胎机构31。所述破胎机构31为模块化组装,可根据需求选择性安装,且装卸均较为方便,其主要由道刺312、第二电推杆311、第二固定座315等组成。所述道刺312呈楔形,且尖端处设置有泄气槽,通过转轴313与第二固定座 315铰接,利用固定于第二固定座315内的第二电推杆311可相对第二固定座315 转动。所述道刺312尾端设置为一定的形状可实现道刺翻转角度的限定。而在所述第二固定座315顶端安装有盖板314,所述盖板314恰好填补了道刺312与第一方钢321间的空隙,已达到完全封闭的目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道刺312闭合状态时,其上表面与第一方钢321及盖板314表面完全平齐,打开状态时与二者呈近似30度夹角。

如图1a、图2a及图5a所示,通过所述自锁机构与机架上的限位长槽的相互配合,所述阻路桩可以在三种模式下工作,即阻路桩闭合、阻路桩打开、破胎。阻路桩闭合模式下,所述阻路桩第一方钢321呈水平状态,第二方钢322 呈竖直状态,所述锁销331为锁定状态,此时受限于限位钢板43槽形滑道的限制,实现状态的自锁;阻路桩打开模式下,第一方钢321呈竖直状态,第二方钢 322呈水平状态,锁销331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受限于机架组件4上的限位长槽的限制,实现状态的自锁。上述两种模式相互转化时所述锁销331应处于解锁状态;破胎模式下,第一方钢321呈水平状态,第二方钢322呈竖直状态,锁销 331处于锁死状态,道刺312在第二电推杆的作用下呈打开状态。

如图5a和图5b所示,所述翻转式多功能阻路桩可以多台并排使用,各阻路桩间可通过电器控制的方式实现同步或独立控制,控制方式更灵活更方便。

如图1b及图2b所示,由于所述阻路桩采用翻转的方式升降,所以其埋深几乎与升降高度相同,而其防撞性能则取决于第一旋转轴305到锁销331的距离。因此较升降式阻路桩具有较好的抗撞性能及较浅的埋深。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