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动轮偏心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074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动轮偏心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振动轮振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动轮偏心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筑路施工中,路基和路面压实效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振动压路机的作用就是使路基和路面各结构层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密实度,以提高它们的强度和不透水性,增强其稳定性。振动压路机是筑路施工的关键设备,而振动轮偏心振动装置是振动压路机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于不同路基的路段,其对夯击的耐受力不同,若夯击力过大,则容易使路基破碎,夯击力过小,又不容易稳固路基,因此振动压路机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施加不同的振幅。振幅为振动压路机振动轮上下移动的量,振幅越大,被压实的土或材料参与振动的质量越多,从而增加压实厚度或压实影响深度。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求的压实深度不大,就无需使用大振幅的压实,因为过高的压实能量不仅不会被土或材料吸收,反而会使已压实的薄层产生松散现象;对于较厚的碾压层来说,虽然其上层已经压实到一定程度,但在继续碾压而未达到完全压实之前,其上层仍会产生再松散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对于厚碾压层,开始时振幅要大,之后随压实度增加应减小为小振幅。近年来,虽然出现了可以调节振动压路机振幅的活动偏心块,但是现有的活动偏心块和固定偏心块质量、体积硕大,不仅难以安装,而且产生的振幅较大,给厚碾压层或压实深度不大的路段施工增加了困难,另外,二者的布设方式规律统一,不利于适应复杂的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轮偏心振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有效的减少乃至杜绝被压实的路基上层发生松散现象,还便于安装,且有利于适应复杂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动轮偏心振动装置,包括两端设置在振动轴承上的用于放置偏心块组的振动轴,所述振动轴上设有用于固定偏心块组的平键,所述偏心块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偏心块、一个或多个活动偏心块,所述固定偏心块、活动偏心块设置于振动轴上的中部或两侧,振动轴上的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均沿所述振动轴的中心对称设置,单个所述固定偏心块和单个所述活动偏心块均由一块板材构成或多块板材叠加组合而成。

优选的,本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振动轴承与偏心块组间的垫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动偏心块设置在靠近振动轴承时,所述垫圈的内边缘处设有键槽,所述键槽与平键的截面形状大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偏心块设置在靠近振动轴承时,采用常规的圆形垫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振动轴的两端均呈阶梯轴状,两端直径较小。

进一步优选的,振动轴上活动偏心块的两边设有间隙余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可以由多块板材叠加组合而成,组合后的固定偏心块或活动偏心块与原整块厚度的偏心块外形一致,这使得在做到不影响振动轮于压路机上正常应用的前提下,又避免了因原有偏心块体积、质量较大而造成难以安装的现象,另外还可以在停机状态下调整其板材块数,改变偏心块的质量和质心,从而改变偏心块在参与振动时产生的振动效果(通过减少板材块数来实现较小振幅的振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偏心块、活动偏心块设置于振动轴上的中部或两侧,振动轴上的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均沿所述振动轴的中心对称设置。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偏心块与固定偏心块有多种组合方式,二者均独立设计,不受彼此位置的限位影响,可以根据施工现场路基与路面的实际状况来调整二者在振动轴上的排布顺序,从而达到符合实际施工需要的振动效果。

由以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仅便于安装、布设灵活、调整方便,有利于适应复杂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还可以产生多种振动效果,能做到以较小振幅完成对表层易出现松散现象路段的施工,进而提高工程质量。

(2)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设置于振动轴承与偏心块组间的垫圈。当活动偏心块设置在靠近振动轴承时,所述垫圈采用带键槽式的“凸”形垫圈,这不仅使得在偏心块转动过程中,平键能够在振动轴与垫圈上的键槽的共同作用下固定于振动轴上,从而避免在活动偏心块转动冲击影响下平键发生移位现象,还起到隔离振动轴承与活动偏心块的作用,防止二者发生碰撞,从而影响使用寿命以及工作效率;当固定偏心块设置在靠近振动轴承时,可以通过固定偏心块来固定平键,所述垫圈采用常规的用于隔离振动轴承与固定偏心块的圆形垫圈,结构简单、作用明显,方便生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振动轴的两端均呈阶梯轴状,两端直径较小部分用于装配振动轴承,这保证了振动轴承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左右串动现象,从而起到有效的限位作用。

(4)本实用新型中振动轴上活动偏心块的两边设有间隙余量,这便于活动偏心块旋转自如,以及避免在偏心块组随着运动温度升高进而本体膨胀的情况下发生旋转困难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不仅适合不同结构的垂直定向振动轮,也适合圆周(或环形)振动轮或其它振动方式的振动轮,结构简单,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在振动轴上呈第一种设置方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在振动轴上呈第二种设置方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在振动轴上呈第三种设置方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在振动轴上呈第四种设置方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偏心块和活动偏心块在振动轴上呈第五种设置方式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带键槽结构的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设有本实用新型的振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0-偏心块组 11-固定偏心块 12-活动偏心块 20-振动轴 30-平键 40-垫圈 41-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振动轮偏心振动装置,包括两端设置在振动轴承上的用于放置偏心块组10的振动轴20,所述振动轴20上设有用于固定偏心块组10的平键30,所述偏心块组10包括一个或多个固定偏心块11、一个或多个活动偏心块12,所述固定偏心块11、活动偏心块12设置于振动轴20上的中部或两侧,二者不受彼此位置的限位影响,振动轴20上的固定偏心块11和活动偏心块12均沿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即所述固定偏心块11、活动偏心块12在振动轴20上的位置有如下设置方式:

1)所述固定偏心块11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所述活动偏心块12也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

2)所述固定偏心块11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中部,所述活动偏心块12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

3)其中一个固定偏心块11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中部,所述活动偏心块12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其他固定偏心块11也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

4)所述活动偏心块12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中部,所述固定偏心块11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

5)其中一个活动偏心块12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中部,所述固定偏心块11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其他活动偏心块12也沿着所述振动轴20的中心对称设置在振动轴20的两侧;

上述五种设置方式在安装时可以根据施工现场路面与路基的实际状况灵活选用,调整方便。

如图1~5、以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所述固定偏心块11和单个所述活动偏心块12均由多块板材叠加组合而成,组合后的固定偏心块11或活动偏心块12与原整块厚度的偏心块外形一致,每块板材之间均独立设计,合成后也易于拆卸分化。实际工作中对于碾压层较厚的路段,开始时振幅要大,之后随压实度增加应减小为小振幅碾压,以及遇到压实深度不大的路段时,往往只需小振幅压实即可。在碰到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在停机时,调整板材的块数,通过减少板材的数量,改变偏心块组10的质量与质心,从而实现小振幅振动,达到实际路况所需的振动效果。当然,本实用新型中的单个固定偏心块11和单个活动偏心块12也可以由一整块板材构成,可以实现较大的振幅与振动力。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设置于振动轴承与偏心块组10间的垫圈40。当所述活动偏心块12设置在靠近振动轴承时,所述垫圈40的内边缘处设有键槽41,所述键槽41与平键30的截面形状大小相吻合,这使得在偏心块组10转动过程中,平键30能够稳固的嵌入在键槽41内,进而固定于振动轴20上,防止因活动偏心块12的转动冲击导致平键30发生移位现象;当所述固定偏心块11设置在靠近振动轴承时,可以通过固定偏心块11来固定平键30,采用常规的用于隔离振动轴承与固定偏心块11的圆形垫圈40。

如图1~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振动轴20的两端均呈阶梯轴状,两端直径较小,直接较小部分用于装配振动轴承。

如图1~5、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振动轴20上活动偏心块12的两边设有间隙余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