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荡轮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9073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振荡轮透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荡轮透气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振荡压路机上的振荡轮透气结构。



背景技术:

振荡轮在工作时,激振器高速旋转,振荡轮内的温度升高,压力升高;振荡轮停止工作时,振动室温度降低,压力降低。为保证振荡轮内外压力平衡,提升振荡轮密封可靠性,振荡轮上多设有透气结构。

振荡压路机滚轮内具有两根转动方向相同,同步旋转的偏心轴,两偏心轴的旋转相位差为180度,且偏心质量及偏心距分别相等,保证了激振力的合力沿滚轮圆周径向始终为零,而产生激振力偶,因此当两偏心轴每旋转一周,力矩方向改变一次,形成了滚轮扭转振动。

由于两偏心轴必须存在一定的偏心距且相等,导致两偏心轴所处两激振室和轴承座偏离中心轴而靠近轮边,随着滚轮一起滚动。而传统的振动轮透气结构建立在激振室在滚轮中央和胶管连接透气塞始终朝上的基础上,并不适合振荡压路机振荡轮的特殊结构,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新型涉及振荡压路机的振荡透气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振荡轮透气装置。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振荡轮透气装置,包括偏心轴和偏心块,所述偏心轴径向开设径向通孔,径向通孔两端分别焊接有透气帽;所述偏心轴的一端轴向开孔至轴端面,形成轴向半通孔;轴向半通孔与径向通孔交叉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帽包括内环、外环和端盖;所述内环一端焊接在偏心轴上,覆盖径向通孔;另一端套接设有外环,并焊接连有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的内径大于径向通孔的孔径,内环中心轴与径向通孔中心轴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侧边设有一个外豁口。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侧边设有两个内豁口,所述内环侧边的两个内豁口均与外环侧边的外豁口位置相互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半通孔的孔开口端连接透气螺栓。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振荡轮透气装置,在偏心轴的轴向和径向分别开设透气通道;在径向通孔的两端分别设有透气帽,偏心轴在振动室高速旋转时,上侧透气帽的外环和端盖可有效防止润滑油甩入透气通道;润滑油从下侧透气帽的外环一端进入,而外环侧边设有外豁口, 偏心轴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大部分润滑油从外豁口处甩出,在内环上与外豁口错开的位置设有两个内豁口,有少量润滑油随气体从内豁口处进入内环,而进入内环的润滑油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又通过内豁口再次进入外环然后被甩出,内、外环以及豁口的设置使润滑油难以进入轴内的透气通道,保证振荡轮透气性的同时减少漏油风险,提升振荡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透气帽A-A向的内环与外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1.偏心轴,2.偏心块,3.透气帽,31.外环,32.端盖,33.内环,4.径向通孔,5.轴向半通孔,6.外豁口,7.内豁口,8.透气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振荡轮透气装置,包括偏心轴1和偏心块2,偏心块2固定连接在偏心轴1上。所述偏心轴1径向开设径向通孔4,径向通孔4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透气帽3;所述偏心轴1的一端轴向开孔至轴端面,形成轴向半通孔5,轴向半通孔5与径向通孔4交叉贯通。轴向半通孔5的孔开口端连接有透气螺栓8。

所述透气帽3包括外环31、内环33和端盖32,内环33的内径大于径向通孔4的孔径,内环33中心轴与径向通孔4中心轴重合;所述内环33一端焊接在偏心轴1上,覆盖径向通孔4,另一端套接有外环31,并焊接连有端盖32,即外环31与内环33均与端盖32焊接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外环31侧边设有一个外豁口6,内环33的侧边设有两个内豁口7,所述内环侧边的两个内豁口7均与外环31侧边的外豁口6位置相互错开。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防漏油原理如下:

振荡轮工作时,偏心轴1在振动室高速旋转,位于上侧的透气帽3,外环31和端盖32从上方挡住透气通道,可有效阻止润滑油甩入透气通道内;位于下侧的透气帽3,润滑油进入外环31与内环33的空隙间,而外环31一侧设有外豁口6,在偏心轴1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下,绝大部分润滑油从外豁口处甩出,少量润滑油随气体从内环33侧边的内豁口7处进入内环,但在高速旋转过程中,进入内环的少量润滑油又在离心力作用下通过内豁口7进入外环31,然后从外豁口6被甩出,使润滑油难以进入轴内的透气通道,保证透气性的同时减少漏油风险,提升振荡轮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