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2250阅读:2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结构设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桥梁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冻融循环破坏、钢筋腐蚀、碱集料反应、混凝土碳化等已被视为桥梁结构的主要耐久性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出现诸如桥面渗水、保护层脱落等混凝土病害。事实证明,水的渗入是导致路桥结构破坏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国内外公路、铁路混凝土桥梁的工程实践表明,建立有效的桥面整体防排水系统是提高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的铁路桥梁有其特别的规定,德国高速铁路在其设计规范中对混凝土桥面防水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桥面混凝土应设置完全密闭的防水体系;日本高速铁路桥梁早期采用“以排为主”的防水方式,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其新近修建的高速铁路桥梁中均设置了有效的桥面防水。然而,桥梁结构在搭建过程中,无法避免会存在结构缝,结构缝是现有桥梁中导致桥面渗水的最主要因素;其中,结构缝(桥梁的纵向接缝)是指为了避免温度胀缩、地基沉降和地震碰撞等而在相邻两建筑物或建筑物两部分之间设置的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等的总称。

现有桥梁的架桥机跨接于相邻的桥墩之间,桥梁的底部与桥墩之间设有承载的支座,现有的支座连接结构对于梁桥在横向方向的位移不具有限定作用,目前,解决桥梁在横向方向的位移主要是通过加宽桥墩的端面,通过桥墩的两侧加固墙将桥梁的位置进行限定,但是此结构的较大程度上是依赖在桥墩两侧的加固墙上,且由于桥梁施工作业的限制,必须保证桥梁与两侧的加固腔之间存在预留间隙,导致桥梁的接缝处在长期风力过程中,容易发生轻微的位移,从而导致桥梁的连接处会发生错位,以影响到接缝处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以达到改善桥梁与桥墩的连接结构、增强桥梁接缝处的防水性能以及提升跨线桥的连接稳定性、耐用性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桥梁与桥墩连接结构的稳定性欠佳、不能够实现桥梁接缝的良好防水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包括桥墩、位于桥墩上的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所述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之间具有沿纵向方向的接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内部嵌入有承载座,承载座的上侧端面设有沿横向方向均匀排布的若干承载凸起,各个承载凸起的截面均呈等腰梯形,承载座的下侧端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紧固支柱A,紧固支柱A呈倒T型状结构;所述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的相对端部下方均嵌入有支座,支座的下侧端面与承载座的上侧端面相匹配,支座的上侧端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紧固支柱B,紧固支柱B呈T型状结构;所述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的相对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呈对称设置的凹槽;所述接缝的上方覆盖有道砟盖板,接缝内填充有密封件且密封件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凹槽相匹配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的相对端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道砟盖板相匹配的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道砟盖板两侧均设为矩形齿状,所述缺口侧壁也设为矩形齿状,且缺口侧壁的矩形齿状和道砟盖板两侧的矩形齿状相互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设为弧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桥梁A、预制桥梁B以及桥墩的内部均预埋有若干结构钢筋,相邻结构钢筋之间包覆有钢筋箍件;所述支座和承载座分别与对应的结构钢筋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内沿横向方向排布有多个加强钢筋,各个加强钢筋呈倾斜设置;所述加强钢筋的一端与支座的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结构钢筋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和承载座均由结构钢制成。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在接缝内部填充密封件,密封件两侧的限位凸起既可防止密封件与接缝之间发生错位移动,又可实现密封件卡紧在接缝的内部,不需要在密封件的下方增设衬板,从而减小了施工难度;

2.本申请的桥墩内部嵌入有承载座,桥梁的内部嵌入有与承载座相匹配的支座,承载座上的承载凸起和支座相互配合,实现了对桥梁在横向方向上的限定,防止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发生相互错位的运动,同时,由于承载凸起的设为截面为等腰梯形,当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均装配于桥墩上时,可进行辅助压紧作用;

3.将道砟盖板两侧均设为矩形齿状,道砟盖板连接于接缝的上方,可防止道砟盖板相对于接缝产生错位移动,道砟盖板的安装更加稳固;分别在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的内部呈倾斜设置的加强钢筋,加强钢筋对预制桥梁A和预制桥梁B提供更稳固的内部支撑力,保证预制件桥梁通过跨线连接之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中A-A向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中B-B向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件桥梁与桥墩的接缝连接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文字的目的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按照如下方式实施,一种预制件桥梁与桥墩1的接缝11连接结构,包括桥墩1、位于桥墩1上的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所述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之间具有沿纵向方向的接缝11,所述桥墩1内部嵌入有承载座4,承载座4的上侧端面设有沿横向方向均匀排布的若干承载凸起,各个承载凸起的截面均呈等腰梯形且该截面位于横向方向上,保证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在产生热胀冷缩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桥墩1发生轻微位移,承载座4的下侧端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紧固支柱A,紧固支柱A嵌入至桥墩1内部且紧固支柱A呈倒T型状结构,紧固支柱A与桥墩1进行紧密连接牢固;所述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的相对端部下方均嵌入有支座5,支座5的下侧端面与承载座4的上侧端面相匹配,即支座5的下侧端面上也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承载凸起,支座5的上侧端面设有均匀排布的若干紧固支柱B,紧固支柱B嵌入至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的内部且紧固支柱B呈T型状结构,紧固支柱B能够保证支座5连接牢固;所述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的相对端面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呈对称设置的凹槽6,凹槽6在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进行注塑预制的过程中形成;所述接缝11的上方覆盖有道砟盖板8,道砟盖板8为钢板或者混凝土板,接缝11内填充有密封件7且密封件7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凹槽6相匹配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分别一一对应卡入至所述凹槽6的内部,限位凸起既可防止密封件7与接缝11之间发生错位移动,又可实现密封件7卡紧在接缝11的内部,不需要在密封件7的下方增设衬板便可将其固定于接缝11内部,从而减小了施工难度。作为优选的,将所述凹槽6设为弧形凹槽,弧形凹槽能够保证密封件7的顺利卡入安装。

所述密封件7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为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呈轻微压缩的状态填充于所述接缝11中,当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产生热胀冷缩效应时,可保证密封件7紧密填塞在接缝11中;作为优选的,所述密封件7也可采用防水膨胀材料,防水膨胀材料采用浸泡过发泡聚氨酯的填絮,若填絮中有油质或者杂质液体会降低与发泡之间的粘接力度,因此所述填絮优选为无油麻絮。

所述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的相对端部分别开设有与所述道砟盖板8相匹配的缺口,缺口的深度与所述道砟盖板8的厚度相适配,可保证道砟盖板8将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的相对端部进行平整连接,不会影响到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的相对端部之间平整过渡。

所述道砟盖板8两侧均设为矩形齿状,所述缺口侧壁也设为矩形齿状,且缺口侧壁的矩形齿状和道砟盖板8两侧的矩形齿状相互配合,可防止道砟盖板8相对于接缝11产生错位移动,道砟盖板8的安装更加稳固。作为优选的,当道砟盖板8连接于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之间后,可在道砟盖板8两侧的间隙中浇灌沥青进行密封,进一步提高接缝11的防水性能。

所述预制桥梁A2、预制桥梁B3以及桥墩1的内部均预埋有若干结构钢筋9,结构钢筋9分为位于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呈相互交叉的方式嵌入在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的内部,相邻结构钢筋9之间包覆有钢筋箍件;所述支座5和承载座4分别与对应的结构钢筋9焊接连接,用以增强所述支座5和承载座4的连接稳固性。

所述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内沿横向方向排布有多个加强钢筋10,各个加强钢筋10均匀分布在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内部,各个加强钢筋10呈倾斜设置,实现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均装配于桥墩1的端部时,加强钢筋10能够对预制桥梁A2和预制桥梁B3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度;所述加强钢筋10的一端与支座5的端面焊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结构钢筋9焊接连接。

所述支座5和承载座4均由结构钢制成,当所述支座5和承载座4相互配合之后,能够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施工过程也更加简洁,只需要在预制预制桥梁A2、预制桥梁B3以及桥墩1分别将支座5和承载座4嵌入内部后浇筑成型。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