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通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8244发布日期:2018-07-31 20:4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道闸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速通闸装置。



背景技术:

通道闸门作为人员通过装置已经在各个区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大多数的通道闸门一次只能通过一个人,而且大多是使用插卡或刷卡的通行方式,插卡或刷卡比较耗时间,这样一旦遇到人流量较大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拥堵,导致出入不畅,还会产生一定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人员通行速度,保证人员通行顺畅的速通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速通闸装置,包括通道闸门、控制器、二维码扫描器、触摸式液晶屏和红外感应计数器,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通道闸门中并控制所述通道闸门的闸门板打开和关闭,所述二维码扫描器安装在所述通道闸门中,所述二维码扫描器的扫描口位于所述通道闸门的表面,所述触摸式液晶屏嵌设在所述通道闸门的表面,所述触摸式液晶屏上设有一次通过多人的人数设定区,所述红外感应计数器安装所述通道闸门中并位于所述闸门板的后方,所述二维码扫描器、触摸式液晶屏和红外感应计数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触摸式液晶屏上还设有通行人数显示区。

进一步地说,所述触摸式液晶屏和二维码扫描器的扫描口并排间隔分布在所述通道闸门右侧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地说,所述通道闸门中安装有计时器,所述计时器上设定有单人通行时间,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通道闸门中安装有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计时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通道闸门为亚克力或钢化玻璃摆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速通闸装置通过二维码扫描器能够扫描手机上的电子二维码或纸质票上的二维码,避免使用插卡和刷卡的方式通行,提高了通行速度,而且当出行人员为一到三人时,通过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包含一到三张通行票,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连续通过一到三人,这样避免多次刷票,提高通行速度,当出行人数较多,可以通过触摸式液晶屏上的人数设定区,设定一次通过的人数,即可使团队出行的人员一次性通过通道闸门,通过红外感应计数器感应通过通道闸门的人数,当通过的人数达到设定的人数时,控制器自动控制闸门板关闭,从而实现快速通行的目的,保证通行顺畅。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速通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其它不同的方式予以实施,即,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范畴下,能予不同的修饰与改变。

实施例:一种速通闸装置,包括通道闸门1、控制器2、二维码扫描器3、触摸式液晶屏4和红外感应计数器5,所述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通道闸门中并控制所述通道闸门的闸门板6打开和关闭,所述二维码扫描器安装在所述通道闸门中,所述二维码扫描器的扫描口位于所述通道闸门的表面,所述触摸式液晶屏嵌设在所述通道闸门的表面,所述触摸式液晶屏上设有一次通过多人的人数设定区7,所述红外感应计数器安装所述通道闸门中并位于所述闸门板的后方,所述二维码扫描器、触摸式液晶屏和红外感应计数器均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所述触摸式液晶屏上还设有通行人数显示区8。通过通行人数显示区能够快速的统计一天的人数通行量,方便工作人员做统计和汇报工作。

所述触摸式液晶屏和二维码扫描器的扫描口并排间隔分布在所述通道闸门右侧的上端面上。

所述通道闸门中安装有计时器9,所述计时器上设定有单人通行时间,所述计时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通过计时器的作用能够限定单人的通行时间,一旦超过设定时间,控制器自动控制闸门板关闭。

所述通道闸门中安装有蜂鸣报警器10,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计时器通信连接。当人员通行时间快到时,蜂鸣报警器发出报警,提醒人员快速通过。

所述通道闸门为亚克力或钢化玻璃摆门。

该速通闸装置通过二维码扫描器能够扫描手机上的电子二维码或纸质票上的二维码,避免使用插卡和刷卡的方式通行,提高了通行速度,而且当出行人员为一到三人时,通过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包含一到三张通行票,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连续通过一到三人,这样避免多次刷票,提高通行速度,当出行人数较多,可以通过触摸式液晶屏上的人数设定区,设定一次通过的人数,即可使团队出行的人员一次性通过通道闸门,通过红外感应计数器感应通过通道闸门的人数,当通过的人数达到设定的人数时,控制器自动控制闸门板关闭,从而实现快速通行的目的,保证通行顺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