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8408发布日期:2018-09-28 21:4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护栏,属于市政服务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护栏是市政工程领域常用的工具之一,现有的塑料护栏基本上在所有的连接处都采用固定的方式连接,众所周知,塑料护栏一旦被制造完成,基本上只能整体上进行运送,由于塑料护栏的体积一般较大,而塑料护栏的制造是在塑料护栏制造车间完成的,所以运输极其不方便,并且由于塑料护栏的体积相对较大,运输中很容易对运输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离护栏,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护栏固定式的结构不方便运输的技术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离护栏,包括两个底座、主支撑杆、多根第一横向支撑杆、一根第二横向支撑杆和多根纵向支撑杆,所述的主支撑杆包括水平支撑杆和两根竖直支撑杆,所述的两根竖直支撑杆的顶端分别与水平支撑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底座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两根竖直支撑杆的底端,所述的多根第一横向支撑杆与第二横向支撑杆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根竖直支撑杆可拆卸的安装并且第二横向支撑杆设置在所有的第一支撑杆的下方,所述的纵向支撑杆与第一横向支撑杆交叉并可拆卸的连接,纵向支撑杆的顶端与水平支撑杆可拆卸的连接,纵向支撑杆的底端与第二横向支撑杆可拆卸的连接。本申请中的隔离护栏各部分均为可拆卸的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本申请中的各部分可单独运往使用目的地,再自行组装,不需在工厂组装,所以各部分单独运输,运输的各部分体积减小,运输更方便,并且各部分的体积较小,也方便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根第一横向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数量与纵向支撑杆数量相等的用于与纵向支撑杆连接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的第一横向支撑杆两端的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用于与竖直支撑杆连接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的水平支撑杆上设置有数量与纵向支撑杆数量相等的第三连接块,所述的第二横向连接杆上设置有数量与纵向支撑杆的数量相等的第四连接块,所述的第二横向连接杆两端的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用于与竖直支撑杆连接的第五连接块。本申请设置多个连接块连接各部分,方便本申请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的第一安装通孔,所述的纵向支撑杆穿插在第一安装通孔内,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的第二安装通孔,所述的竖直支撑杆穿插在第二安装通孔内,所述的第三连接块的底部开有第一盲孔,所述的纵向支撑杆的顶端设置在第一盲孔内,所述的第四连接块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的纵向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第二盲孔内,所述的第五连接块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的第三安装通孔,所述的竖直支撑杆穿插于第三安装通孔内。本申请通过开设通孔,方便连接,开设盲孔,便于连接、支撑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第二连接块上水平的开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的竖直连接杆上开有与第一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所述的第一连接通孔和第二连接通孔内设置有第一螺栓并且在第一螺栓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所述的第五连接块上水平的开有第三连接通孔,所述的竖直连接杆上开有与第三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四连接通孔,所述的第三连接通孔和第四连接通孔内设置有第二螺栓并且在第二螺栓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本申请采用螺栓和螺母相配合的方式连接,即可拆卸,又很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底座包括底板和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上,所述的支撑柱的顶部开有与竖直支撑杆向配合的安装盲孔,所述的竖直支撑杆的底端插入安装盲孔内。本申请方便底座的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柱上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第五连接通孔,所述的竖直支撑杆的底部开有与第五连接通孔相对应的第六连接通孔,所述的第五连接通孔和第六连接通孔内设置第三螺栓并且在第三螺栓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三螺母。本申请可将底座与竖直支撑杆固定,并且是可拆卸的方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方便组装,可不需在工厂车间组装,方便使用前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其中:1、底座;2、第一横向支撑杆;3、第二横向支撑杆;4、纵向支撑杆;5、水平支撑杆;6、竖直支撑杆;7、第一连接块;8、第二连接块;9、第三连接块;10、第四连接块;11、第五连接块;12、第一安装通孔;13、第二安装通孔;14、第一盲孔;15、第二盲孔;16、第三安装通孔;17、第一连接通孔;18、第二连接通孔;19、第一螺栓;20、第一螺母;21、第三连接通孔;22、第四连接通孔;23、第二螺栓;24、第二螺母;25、底板;26、支撑柱;27、安装盲孔;28、第五连接通孔;29、第六连接通孔;30、第三螺栓;31、第三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的隔离护栏,包括两个底座1、主支撑杆、多根第一横向支撑杆2、一根第二横向支撑杆3和多根纵向支撑杆4,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横向支撑杆2优选的数量为一根,所述的主支撑杆包括水平支撑杆5和两根竖直支撑杆6,所述的两根竖直支撑杆6的顶端分别与水平支撑杆5的两端固定连接,并且在竖直支撑杆6与水平支撑杆5的连接处设置倒圆角并且本申请优选的将竖直支撑杆6与水平支撑杆5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造,以保持整体的强度,所述的两个底座1分别可拆卸的安装在两根竖直支撑杆6的底端,所述的多根第一横向支撑杆2与第二横向支撑杆3的两端均分别与两根竖直支撑杆6可拆卸的安装并且第二横向支撑杆3设置在所有的第一支撑杆的下方,所述的纵向支撑杆4与第一横向支撑杆2交叉并可拆卸的连接,纵向支撑杆4的顶端与水平支撑杆5可拆卸的连接,纵向支撑杆4的底端与第二横向支撑杆3可拆卸的连接。

本申请中实现上述的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是:本申请中每根第一横向支撑杆2上固定设置有数量与纵向支撑杆4数量相等的用于与纵向支撑杆4连接的第一连接块7,所述的第一横向支撑杆2两端的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用于与竖直支撑杆6连接的第二连接块8,所述的水平支撑杆5上设置有数量与纵向支撑杆4数量相等的第三连接块9,所述的第二横向支撑杆3上设置有数量与纵向支撑杆4的数量相等的第四连接块10,所述的第二横向支撑杆3两端的端部各设置有一个用于与竖直支撑杆6连接的第五连接块11;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块7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的第一安装通孔12,所述的纵向支撑杆4穿插在第一安装通孔12内,所述的第二连接块8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的第二安装通孔13,所述的竖直支撑杆6穿插在第二安装通孔13内,所述的第三连接块9的底部开有第一盲孔14,所述的纵向支撑杆4的顶端设置在第一盲孔14内,所述的第四连接块10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盲孔15,所述的纵向支撑杆4的底端设置在第二盲孔15内,所述的第五连接块11上开有贯穿其上下的第三安装通孔16,所述的竖直支撑杆6穿插于第三安装通孔16内。

本申请在第二连接块8上水平的开有第一连接通孔17,所述的竖直支撑杆6上开有与第一连接通孔17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通孔18,所述的第一连接通孔17和第二连接通孔18内设置有第一螺栓19并且在第一螺栓19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20,从而实现竖直支撑杆6与第一横向支撑杆2的固定,所述的第五连接块11上水平的开有第三连接通孔21,所述的竖直支撑杆6上开有与第三连接通孔21相对应的第四连接通孔22,所述的第三连接通孔21和第四连接通孔22内设置有第二螺栓23并且在第二螺栓23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24,由此实现竖直支撑杆6与第二横向支撑杆3的固定。

本申请中的纵向支撑杆4的中部与第一连接块7连接,其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块9和第四连接块10连接,由于第二横向支撑杆3的两端由竖直支撑杆6制成,因此,纵向支撑杆4不会向下掉落,实现纵向支撑杆4的固定,本申请中第一横向支撑杆2和第二横向支撑杆3的两端由螺栓与螺母相配合的固定,可方便的安装和拆卸,将第二横向支撑杆3拆除后,只需从底部将纵向支撑杆4抽出即可。

本申请中所述的底座1包括底板25和支撑柱26,所述的支撑柱26的底端固定设置在底板25上,所述的支撑柱26的顶部开有与竖直支撑杆6向配合的安装盲孔27,所述的竖直支撑杆6的底端插入安装盲孔27内。本申请在底座1上开有多个可用于将底座1固定在地面或者其他台面上的通孔,采用螺栓与螺母配合可实现底座1的固定.

本申请在所述的支撑柱26上开有贯穿其两侧的第五连接通孔28,所述的竖直支撑杆6的底部开有与第五连接通孔28相对应的第六连接通孔29,所述的第五连接通孔28和第六连接通孔29内设置第三螺栓30并且在第三螺栓30上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第三螺母31。本申请将支撑柱26用于开第五连接通孔28的两侧设置成竖直平面,一方面增大第三螺母31和第三螺栓30的头部与支撑柱26的接触面积,增强连接的牢固性,另一方面便于第五连接通孔28的开设。本申请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第三连接块9、第四连接块10和第五连接块11的两侧均设置成竖直平面。

以上说明书中未做特别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既能实现。而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