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斜拉桥主梁预拱度设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50861发布日期:2018-06-08 21:46阅读:9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斜拉桥主梁预拱度设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斜拉桥,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斜拉桥主梁预拱度设置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将产生竖向位移,为保证桥梁在成桥运营状态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需设置主梁预拱,一般设置方法为将竖向位移反向设置,以抵消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即主梁调平。对于斜拉桥,其主梁一般均设有竖曲线线形(即初始曲线线形),主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向下位移,一般通过斜拉索拉力将主梁调平(即抵消主梁在荷载用下向下的位移),使桥体的主梁位移为零。而对于大跨度斜拉桥,主梁相对刚度更小、结构受力更复杂,通过原始的斜拉索拉力调整梁平和采用普通的预拱设置方法,已难以实现主梁理想的拱度线形、难以调整主梁合理的受力状态。

因此,部分现有的斜拉桥存在局部受力状态差和难以达到理想拱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部分现有的斜拉桥所存在的局部受力状态差和难以达到理想拱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斜拉桥主梁预拱度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主梁上设置拱度,并形成预设拱圆曲线;

步骤二,张拉斜拉索,并使斜拉索与主梁的连接端形成位移拱圆曲线;

步骤三,使斜拉索与主梁连接,使位移拱圆曲线与预设拱圆曲线相叠加,并在主梁上形成初始拱圆曲线,至此,完成了主梁预拱度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沿所述主梁的纵向取N个点,N个点在预设拱圆曲线上的标高为H1、H2、H3…Hi…Hn,在位移拱圆曲线上的标高为D1、D2、D3…Di…Dn,在初始拱圆曲线上的标高为Z1、Z2、Z3…Zi…Zn,Zi=Hi+Di。

在上述方案中,预设拱圆曲线的半径为R2,位移拱圆曲线的半径为R1初始拱圆曲线的半径为R0,R0=R2+R1。

本发明,通过预设拱圆曲线与位移拱圆曲线叠加,使主梁获得初始拱圆曲线,可使主梁处于更加合理的受力状态,方法简洁,施工方便、快捷,可获得理想的拱度,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主梁和斜拉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预设拱圆曲线的线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位移拱圆曲线的线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初始拱圆曲线的线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斜拉桥主梁预拱度设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主梁20上设置拱度,并形成预设拱圆曲线30;

步骤二,张拉斜拉索10,并使斜拉索10与主梁20的连接端形成位移拱圆曲线40;

步骤三,使斜拉索10与主梁20连接,使位移拱圆曲线40与预设拱圆曲线30叠加,并在主梁20上形成初始拱圆曲线50,至此,完成了主梁预拱度设置。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完成对主梁20拱度的设置,简单而巧妙地实现主梁20理想的拱度线形,使主梁20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该方法已在武汉青山长江公路大桥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位移拱圆曲线40与预设拱圆曲线30叠加,获得初始拱圆曲线50,具体的叠加方式如下:

沿主梁20的纵向取N个点,N个点在预设拱圆曲线30上的标高为H1、H2、H3…Hi…Hn,在位移拱圆曲线40上的标高为D1、D2、D3…Di…Dn,在初始拱圆曲线50上的标高为Z1、Z2、Z3…Zi…Zn,Zi=Hi+Di。

预设拱圆曲线30的半径为R2,位移拱圆曲线40的半径为R1,初始拱圆曲线50的半径为R0,R0=R1+R2。

上述,Z1、Z2、Z3…Zi…Zn为主梁20各点的设计标高,R0为主梁20的设计曲线半径,通过叠加实现理想的拱度曲线。

本发明,通过预设拱圆曲线与位移拱圆曲线叠加,使主梁获得初始拱圆曲线,可使主梁处于更加合理的受力状态,方法简洁,施工方便、快捷,可获得理想的拱度,效果良好。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得到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