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伸缩装置翘头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1164发布日期:2018-08-19 12:12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应用于桥梁伸缩缝的伸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伸缩装置翘头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适应桥梁梁体受温度、应力等影响而发生变形,梁体之间必须留置缝隙,来满足梁体的伸缩形变,以避免相邻梁体相互干涉,进而损伤桥梁的稳定性。然而,伸缩缝的留置带来了一个新的隐患,桥面渗漏水夹杂着油污等通过伸缩缝进入桥面以下,对梁体及其他附属设施造成腐蚀,从而对桥梁的养护检修带来负担,甚至对桥梁的结构耐久性造成影响。为了排除上述隐患,行业内通过在相邻梁体之间,设置伸缩装置的方式解决上述问题。伸缩装置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渗漏水流入桥面以下,对桥梁及其他附属设施造成腐蚀。目前,伸缩装置已经成为桥梁上最重要的附属设施之一。

授权公告号为cn206721665u的专利文献《易更换防水密封带桥梁伸缩装置》公开了一种伸缩装置。采用该伸缩装置,当防水密封带内出现积水时,积水会从该伸缩装置位于梁体两翼的端部位置流出,导致梁体的翼缘及桥下受到污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伸缩装置存在污损梁体翼缘及桥下的问题,提供一种伸缩装置翘头及其安装方法。该翘头能够阻挡积水,避免积水流至梁体的翼缘及桥下,且其安装十分便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伸缩装置翘头,翘头的一端与锚固型材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高于锚固型材的端部;在伸缩装置的两个锚固型材上均设置有翘头,且两个翘头分别与防水密封带的两侧边连接。翘头的自由端高于锚固型材,且之间连接有防水密封带。在伸缩装置内积水后,端部的翘头能够保证积水不从端部流出,避免污损梁体翼缘和桥下。

作为优选方案,翘头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弧形与锚固型材所在的直线相切。形成过渡,安装和拆除工具可以从翘头端部顺利通过整个锚固型材。

作为优选方案,翘头的形状为直线,所述直线与锚固型材之间的夹角α为120-150°。直线型翘头便于运输和堆放,且构件加工相对简单。

作为优选方案,翘头的截面与所述锚固型材的截面互相重合。便于防水密封带耳带的安装与拆除,还使安装和拆除工具能够与之相互匹配。

作为优选方案,翘头远离锚固型材的一端具有切口,所述切口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5°。当翘头端部抵近桥梁两侧的竖墙或者声屏障基础时,该切口便于安装和拆除工具进入。

作为优选方案,翘头远离锚固型材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塞。在防水密封带安装完毕后,穿行腔两端为开口状态,采用橡胶塞封堵,防止雨水及沙子进入。

作为优选方案,翘头与锚固型材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截面与锚固型材的截面互相重合。使连接缝隙更紧密,防止防水密封带内的积水渗漏。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落水斗,所述落水斗设置在锚固型材之间的防水密封带上。落水斗将积水引出,排入合适位置。

一种用于上述伸缩装置翘头的安装方法,翘头以可拆卸的方式与锚固型材连接。一方面,翘头单独加工,相对于一体加工更简单;另一方面,便于运输与摆放。

作为优选方案,采用连接片分别与翘头和锚固型材连接,并用螺栓组件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翘头的自由端高于锚固型材,且之间连接有防水密封带。在伸缩装置内积水后,端部的翘头能够保证积水不从端部流出,避免污损梁体翼缘和桥下。翘头以可拆卸的方式与锚固型材连接;一方面,翘头单独加工,相对于一体加工更简单;另一方面,便于运输与摆放。

附图说明

图1是伸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锚固型材与防水密封带配合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锚固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防水密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翘头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翘头的结构侧视图。

图7是导向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牵引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导向工具与牵引工具的使用示意图。

图10实施例2翘头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伸缩装置翘头,如图5、6、7所示,翘头3的一端与锚固型材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高于锚固型材1的端部;在伸缩装置的两个锚固型材1上均设置有翘头3,且两个翘头3分别与防水密封带2的两侧边连接。

具体地,以下将本实施例应用于伸缩装置中进行介绍。伸缩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安装于伸缩缝两侧梁体端部的锚固型材1,所述锚固型材1包括穿行腔11和固定腔12,所述穿行腔11与所述固定腔12相互连通形成穿行腔开口13;所述固定腔12与外界连通形成固定腔开口14;本伸缩装置还包括连接在所述两个锚固型材1之间的防水密封带2,所述防水密封带2包括带本体21,所述带本体21的两侧连接有耳带22,所述耳带22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固定腔开口段221、固定腔段222和穿行腔开口段223。所述固定腔开口段221位于所述固定腔开口14内,且两者间隙配合;所述固定腔段222位于所述固定腔12内,且两者过盈配合;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3位于所述穿行腔开口13内,且两者过盈配合。所述穿行腔开口13的宽度h13大于所述固定腔开口14的宽度h14。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3的外廓与所述穿行腔开口13的内廓相互匹配,所述固定腔段222的外廓与所述固定腔12的内廓相互匹配。本伸缩装置还包括翘头3。

具体地,如图3所示,锚固型材1的所述穿行腔11、固定腔12、穿行腔开口13和固定腔开口14的延伸方向与锚固型材1本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穿行腔11与耳带22间隙配合。所述穿行腔开口13与穿行腔开口223过盈配合。所述穿行腔11的上表面、下表面和立面设置有平面。所述穿行腔11的上平面与立面之间、下平面与立面之间为弧面。所述穿行腔开口13与所述穿行腔11的上平面、下平面之间为斜面。所述固定腔1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弧面。锚固型材1的上壁厚度d上大于下壁厚度d下。

具体地,如图4所示,防水密封带2的所述耳带22由内向外依次包括固定腔开口段221、固定腔段222和穿行腔开口段223;所述固定腔段222相对于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1和所述固定腔开口段223凸起,且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3的厚度d223大于所述固定腔开口段221的厚度d221。所述固定腔开口段22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固定腔段22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弧面。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3的立面为平面。所述耳带22中设置有形变孔224,所述形变孔22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耳带22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形变孔224设置有1-3个,均位于所述耳带22的中线上。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3与穿行腔开口13过盈配合。所述穿行腔开口段223过盈配合的压缩量为1-10%。所述固定腔开口段221的长度l221大于所述固定腔开口14的长度l14。防水密封带包括带本体21和耳带22,还包括连接段23,所述连接段23呈楔状;所述楔状的薄侧与所述带本体21连接,厚侧与所述耳带22连接。所述连接段23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带本体21的截面呈w形、m形或波浪形。所述连接段23与所述带本体21的转角处连接。所述带本体21的截面呈u形、单孔形或多孔形。当防水密封带应用于无砟轨道桥梁上时,所述带本体21的顶端高于梁体的顶面。当防水密封带应用于有砟轨道桥梁上时,所述带本体21的顶端与挡砟盖板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0-100mm。所述带本体21、耳带22和连接段23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带本体21、耳带22与连接段23一体成型。

具体地,如图5、6所示,翘头3的一端与锚固型材1的端部连接,另一端高于锚固型材1的端部;在伸缩装置的两个锚固型材1上均设置有翘头3,且两个翘头3分别与防水密封带2的两侧边连接。翘头3的形状为弧形,所述弧形与锚固型材1所在的直线相切。翘头3的截面与所述锚固型材1的截面互相重合。翘头3远离锚固型材1的一端具有切口,所述切口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5°。翘头3远离锚固型材1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塞31,并用螺钉旋入压紧。翘头3与锚固型材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32,所述密封垫32的截面与锚固型材1的截面互相重合。还包括落水斗33,所述落水斗33设置在锚固型材1之间的防水密封带2上。在防水密封带2上对应排水点位置开泄水孔,设置落水斗33,并用喉箍锁紧,下端插入排水胶管。所述的伸缩装置翘头的安装方法为,翘头3以可拆卸的方式与锚固型材1连接。采用连接片34分别与翘头3和锚固型材1连接,并用螺栓组件固定。

以下对上述伸缩装置相配套的工具及方法进行介绍。

ⅰ.安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参见《一种适用于可更换防水橡胶带安装的工装》,专利号为cn201710495582.9。

ⅱ.拆除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参见《一种防水橡胶带拆除工装》,专利号为cn201710495584.8。

ⅲ.导向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防水密封带导向工具,如图7所示,包括与梁体相对固定的轴组件61,牵引绳绕过所述轴组件61,且所述轴组件61使牵引绳的后端向梁体横向延伸,前端向梁体纵向延伸。

所述轴组件61包括轴线方向与梁体纵向相同的纵向轴611,以及轴线方向与梁体横向相同的横向轴612;且所述纵向轴611设置在所述横向轴612的下方。所述轴组件61上可转动地套设有滑轮614,牵引绳绕过所述滑轮614。

还包括用于与梁体固定的定位装置62,所述定位装置62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侧板621,所述两个侧板621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套筒622,所述两个套筒622之间连接有螺杆623;所述轴组件61固定设置在所述侧板621上。

还包括用于防止所述两个侧板621发生相对旋转的防转装置63;所述防转装置63包括设置在一个侧板621上的导杆631,以及设置在另一个侧板621上的导筒632;所述导杆631和所述导筒632均位于所述两个侧板621相对的一侧,所述导筒632套设在所述导杆631上,且所述导筒632和所述导杆631的截面均不为圆形。所述两个侧板621与梁体接触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垫64。

一种用于上述的防水密封带导向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所述定位装置62固定在梁缝内;

二、将牵引绳绕过所述轴组件61。

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旋转所述螺杆623,将所述侧板621与梁端抵紧以实现固定。所述步骤二中,先将牵引绳绕过所述纵向轴611,再将牵引绳绕过所述横向轴612。

ⅳ.牵引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防水密封带牵引工具,如图8所示,包括与梁体相对固定的牵引机构71,所述牵引机构71包括牵引绳711,所述牵引绳711的后端用于施加牵引力。

所述牵引机构71包括与梁体相对固定的基座712,所述基座712上设置有轮盘713,所述轮盘713连接有手柄714;所述牵引绳711的前端与所述轮盘713连接。所述牵引机构71为手摇式绞盘。所述牵引机构71为单向自锁式绞盘。

还包括用于与梁体固定的固定装置72,所述固定装置72包括锁定部721,所述锁定部721与过水孔的内廓相匹配。所述固定装置72还包括增高部722,所述增高部722与所述锁定部721连接,所述基座712与所述增高部722连接。

一种用于上述的防水密封带牵引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所述固定装置72固定在梁体上;

二、通过牵引机构71提供牵引力。

所述步骤一中,通过将所述锁定部721插入过水孔中以实现固定。所述步骤二中,先将所述牵引绳711的后端与防水密封带2、安装工具或拆除工具连接,再摇动手柄以提供牵引力。

ⅴ.防水密封带的安装和拆除方法

一种防水密封带的安装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导向工具6固定在梁缝内,将牵引工具7固定在梁体上;

二、将牵引绳711的后端先绕过导向工具6,再贯穿梁缝;

三、将牵引绳711的后端与防水密封带2连接,牵引工具7提供牵引力使防水密封带2的耳带22安装至锚固型材1的穿行腔11内;

四、将牵引绳711的后端与安装工具连接,牵引工具提供牵引力使耳带22由穿行腔11内转移至固定腔12内。

所述步骤一中,通过定位装置62将导向工具6固定在梁缝内;具体地,旋转螺杆623,将侧板621与梁端抵紧以实现固定。

所述步骤一中,通过固定装置72将牵引工具7固定在梁体上;具体地,将锁定部721插入过水孔中以实现固定。

所述步骤二中,通过轴组件61使牵引绳711绕过导向工具6;具体地,先将牵引绳绕过纵向轴611,再将牵引绳711绕过横向轴612。

所述步骤三或四中,通过牵引机构71提供牵引力;具体地,摇动手柄714以提供牵引力。

所述步骤三中,在防水密封带2安装至锚固型材1内之前,对锚固型材1内进行清理。

所述步骤四中,在防水密封带2安装至锚固型材1内之后,在穿行腔11的端部安装橡胶塞31。

一种防水密封带的拆卸方法,如图9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一、将导向工具6固定在梁缝内,将牵引工具7固定在梁体上;

二、将牵引绳711的后端先绕过导向工具6,再贯穿梁缝;

三、将牵引绳711的后端与拆卸工具连接,牵引工具提供牵引力使耳带22由固定腔12内转移至梁缝内。

所述步骤三中,在耳带22由固定腔12内转移至梁缝内之后,收集进入梁缝内的防水密封带2。

实施例2

相比于实施例1,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将翘头3的形状设置为直线,所述直线与锚固型材1之间的夹角α为120-1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