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转体施工助力式上转体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9568发布日期:2018-09-07 22:4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桥梁转体施工方法中使用的一种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转体施工助力式上转体座。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法施工是指在偏离设计位置将桥梁浇筑或拼装成形,然后借助动力将桥梁转动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该方法能够克服地形限制,施工不影响交通,方便预制,施工迅速,因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对于水平转动施工的桥梁,转体施工法的关键在于桥梁水平转体系统,它包括转铰和平衡系统。各种转铰中,目前钢球铰、钢平板铰和组合铰等三种运用较多,其中钢球铰具有承载力大、加工精度高、安装简便、转动灵活等优点,运用广泛。平衡系统起辅助支撑和平衡调节作用,它一般由撑脚、环道和保险柱组成。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转动体的重量无法精确计算或存在施工误差,转动体重量不平衡导致转动过程中撑脚或保险柱卡住转动体,因而对支撑系统和平衡系统要求很高,特别是当前桥梁转动体吨位大的情况下,对转体系统的承重性能、平衡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并要求尽可能降低转动阻力,而现有技术在这方面还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转体施工助力式上转体座。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桥梁转体施工助力式上转体座,其关键在于,包括上座体,该上座体的下表面设有转动球冠,在所述上座体的下表面围绕所述转动球冠设有环状偏移抵靠件,所述转动球冠和环状偏移抵靠件之间形成环状滚动区,在所述上座体上还设有电磁助力组件。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与对应的下座体相配合,转动球冠落在下座体的球冠腔内形成主要的承重结构,环状滚动区与下座体的滚动件相接触,辅助支撑和转动,环状偏移抵靠件与下座体上表面的对应结构相配合,起到限位作用,有助于上座体的转动时的稳定性;上座体上的电磁助力组件可与下座体上的电磁助力组件相配合,电磁助力组件之间的排斥力有利于降低上座体、下座体接触面上的压力,从而降低转动摩擦力。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上座体设有下凸的凸出部,该凸出部形成所述转动球冠,该转动球冠与所述上座体一体成型。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加工方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环状偏移抵靠件呈圆形套筒状,所述环状偏移抵靠件与所述上座体一体化设置。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加工方便。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电磁助力组件包括环形安装座,该环形安装座安装于所述上座体的下表面,该环形安装座围绕所述偏移抵靠件设置,该环形安装座的下端面环形阵列分布有磁铁插孔,每个所述磁铁插孔内分别插设有电磁铁;

所述电磁助力组件还包括环形盖板,该环形盖板覆盖所有所述磁铁插孔;

在所述环形安装座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凹槽,该环形凹槽的槽底环形阵列分布有所述磁铁插孔;

所述环形盖板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环形盖板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壁粘合。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将所有电磁铁组装为一个整体,方便将其一次性安装到上座体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环形安装座包括环形底盘,该环形底盘的下端面固定有环形座体,所述环形凹槽开设在所述环形座体的下端面,所述环形底盘的内边缘向内侧延伸,所述环形底盘的外边缘向外侧延伸;

在所述环形底盘的内延伸部以及外延伸部上分别设有座体固定孔,所述环形底盘通过穿过所述座体固定孔内的螺栓与所述上座体连接固定。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方便将电磁助力组件牢固安装到上座体上。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电磁铁包括外壳体,该外壳体内设有线圈绕组,该线圈绕组内插设有铁芯,在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两个浮动电极组件,两个所述浮动电极组件分别与所述线圈绕组的两个导线接头连接。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封装式电磁铁方便安装和管理。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浮动电极组件包括绝缘外套筒,该绝缘外套筒活动穿设在所述外壳体的壁上,该绝缘外套筒的内端伸入所述外壳体内并设有防脱内环,该绝缘外套筒的外端伸出所述外壳体外并设有防脱外环,该防脱外环和所述外壳体外壁之间的绝缘外套筒上套有回位压簧,所述绝缘外套筒内固嵌有导电电极,该导电电极的内端与所述线圈绕组对应的导线接头连接,该导电电极的外端伸出所述绝缘外套筒的外端。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封装式电磁铁结构牢固,而浮动式电极的设计有利于电磁铁与供电构件之间自适应性接触,既能避免转动过程中电极损坏,又能保证良好接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外壳体包括圆桶,该圆桶的底部嵌有下垫板,该下垫板上设有铁芯插孔,所述铁芯的底部嵌在该铁芯插孔内,所述圆桶的开口处覆盖有桶盖,该桶盖的边缘与所述圆桶粘合,该桶盖的内壁设有压块,该压块与所述线圈绕组和铁芯接触,所述桶盖上设有两个电极插孔,两个所述电极插孔内分别插设有所述绝缘外套筒。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整个电磁铁结构紧凑、安装稳固。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圆桶的外壁设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的连线经过所述圆桶的中心,两个所述电极插孔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定位块;

所述磁铁插孔的孔壁上对应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设有定位块插槽,所述定位块插槽向下穿出,两个所述定位块落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块插槽内;

所述圆桶和下垫板均为绝缘材料;两个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圆桶一体成型。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能够避免电磁铁自身的转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环形盖板的内端面设有两个导电铜环,两个所述导电铜环内外间隔设置;

同一个所述电磁铁的两个所述浮动电极组件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铜环对应,所述导电铜环与对应的所述导电电极的外端接触;

两个所述导电铜环分别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穿出所述环形盖板。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环形盖板将所有电磁铁封盖在环形凹槽内,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内侧的导电铜环抵靠所有电磁铁靠近环形安装座圆心的导电电极,外侧的导电铜环抵靠所有电磁铁远离环形安装座圆心的导电电极,从而将所有电磁铁并联到一个电路上,方便通过导线为所有电磁铁供电;定位块能防止电磁铁自身的转动,使得导电电极始终正对对应的导电铜环;此外,浮动电极组件的设计,使得导电铜环与导电电极之间形成自适应接触,导电效果好。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上座体与对应的下转体座相配合,将部分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并通过电磁助力组件的排斥力减小下座体与上座体接触面上的压力,整体上降低转动摩擦力,有助于降低转动系统的负荷,提高转体系统的稳定性和施工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3为电磁助力组件移除环形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m的放大图;

图5为带环形盖板的电磁助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n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a-a’的剖面图;

图8为电磁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b’剖视图

图10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下转体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下转体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桥梁转体施工助力式上转体座,包括上座体a9,该上座体a9的下表面设有转动球冠a10,在所述上座体a9的下表面围绕所述转动球冠a10设有环状偏移抵靠件a11,所述转动球冠a10和环状偏移抵靠件a11之间形成环状滚动区,在所述上座体a9上还设有电磁助力组件。

所述上座体a9设有下凸的凸出部,该凸出部形成所述转动球冠a10,该转动球冠a10与所述上座体a9一体成型。所述环状偏移抵靠件a11呈圆形套筒状,所述环状偏移抵靠件a11与所述上座体a9一体化设置。

如图2和3所示,所述电磁助力组件包括环形安装座f1,该环形安装座f1安装于所述上座体a9的下表面,该环形安装座f1围绕所述偏移抵靠件a11设置,该环形安装座f1的下端面环形阵列分布有磁铁插孔f2,每个所述磁铁插孔f2内分别插设有电磁铁g。

如图4所示,在所述环形安装座f1的下端面设有环形凹槽f11,该环形凹槽f11的槽底环形阵列分布有所述磁铁插孔f2。

如图5和6所示,所述电磁助力组件还包括环形盖板f3,该环形盖板f3覆盖所有所述磁铁插孔f2;所述环形盖板f3卡合在所述环形凹槽f11内,所述环形盖板f3与所述环形凹槽f11的槽壁粘合。

具体地,如图7所示,所述环形安装座f1包括环形底盘f12,该环形底盘f12的下端面固定有环形座体f13,所述环形凹槽f11开设在所述环形座体f13的下端面,所述环形底盘f12的内边缘向内侧延伸,所述环形底盘f12的外边缘向外侧延伸;在所述环形底盘f12的内延伸部以及外延伸部上分别设有座体固定孔,所述环形底盘f12通过穿过所述座体固定孔内的螺栓与所述上座体a9连接固定。

如图8和9所示,所述电磁铁g包括外壳体g1,该外壳体g1内设有线圈绕组g2,该线圈绕组g2内插设有铁芯g3,在所述外壳体g1上设有两个浮动电极组件g4,两个所述浮动电极组件g4分别与所述线圈绕组g2的两个导线接头连接。

所述环形盖板f3的内端面设有两个导电铜环f4,两个所述导电铜环f4内外间隔设置;同一个所述电磁铁g的两个所述浮动电极组件g4分别与两个所述导电铜环f4对应,所述导电铜环f4与对应的所述导电电极g45的外端接触;两个所述导电铜环f4分别连接有导线f5,所述导线f5穿出所述环形盖板f3。

所述浮动电极组件g4包括绝缘外套筒g41,该绝缘外套筒g41活动穿设在所述外壳体g1的壁上,该绝缘外套筒g41的内端伸入所述外壳体g1内并设有防脱内环g42,该绝缘外套筒g41的外端伸出所述外壳体g1外并设有防脱外环g43,该防脱外环g43和所述外壳体g1外壁之间的绝缘外套筒g41上套有回位压簧g44,所述绝缘外套筒g41内固嵌有导电电极g45,该导电电极g45的内端与所述线圈绕组g2对应的导线接头连接,该导电电极g45的外端伸出所述绝缘外套筒g41的外端。

所述外壳体g1包括圆桶g11,该圆桶g11的底部嵌有下垫板g12,该下垫板g12上设有铁芯插孔,所述铁芯g3的底部嵌在该铁芯插孔内,所述圆桶g11的开口处覆盖有桶盖g13,该桶盖g13的边缘与所述圆桶g11粘合,该桶盖g13的内壁设有压块g14,该压块g14与所述线圈绕组g2和铁芯g3接触,所述桶盖g13上设有两个电极插孔,两个所述电极插孔内分别插设有所述绝缘外套筒g41。

所述圆桶g11的外壁设有两个定位块g5,两个所述定位块g5的连线经过所述圆桶g11的中心,两个所述电极插孔分别靠近两个所述定位块g5。所述磁铁插孔f2的孔壁上对应两个所述定位块g5分别设有定位块插槽f21,所述定位块插槽f21向下穿出,两个所述定位块g5落在对应的所述定位块插槽f21内。

所述圆桶g11和下垫板g12均为绝缘材料,两个所述定位块g5与所述圆桶g11一体成型。

为进一步展示上座体的使用状态,下面结合实施例二予以说明。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一种桥梁转体施工磁悬助力转体座,包括转动配合的上座体a9和下座体a1,在所述上座体a9和下座体a1上分别设有电磁助力组件,所述上座体a9的电磁助力组件和所述下座体a1的电磁助力组件上下正对设置且相互排斥。所述上座体a9的结构如实施例一所述。

如图1、10和11所示,所述上座体a9的下表面设有转动球冠a10,所述下座体a1设有向上凸起的圆柱部,在所述圆柱部的上端面设有与所述转动球冠a10相适应的球冠腔a2,所述转动球冠a10落于所述球冠腔a2内。为降低摩擦力,所述球冠腔a2内设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板。

在所述上座体a9的下表面围绕所述转动球冠a10设有环状偏移抵靠件a8,该环状偏移抵靠件a8呈圆形套筒状,所述下座体a1上凸的圆柱部位于所述环状偏移抵靠件a8内。

所述转动球冠a10和环状偏移抵靠件a8之间形成环状滚动区,在该环状滚动区内设有环状滚动支撑体,该环状滚动支撑体夹设在所述上座体a9和下座体a1之间。具体地,在所述圆柱部的上端面上围绕所述球冠腔a2设有环状滚动槽a5,所述环状滚动支撑体设于该环状滚动槽a5内,所述上座体a9的下表面落在所述环状滚动支撑体上。

如图10、11和12所示,所述环状滚动支撑体包括转体辊轮a3,还包括保持架a7,该保持架a7包括内圈骨架和外圈骨架,所述转体辊轮a3位于所述内圈骨架和外圈骨架之间,所述转体辊轮a3的两端分别通过辊轮轴与所述内圈骨架和外圈骨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转体辊轮a3之间设有加强骨架,该加强骨架与所述内圈骨架和外圈骨架连接,在所述环状滚动槽a5内环向铺设有多个所述转体辊轮a3,所述转体辊轮a3伸出所述环状滚动槽a5的槽口,所述转体辊轮a3的圆周面沿所述环状滚动槽a5的槽底滚动,所述上座体a9的下表面落在所述转体辊轮a3上,所述转体辊轮a3呈圆台状,所述转体辊轮a3的小径端朝向所述球冠腔a2。

在所述上座体a9和下座体a1之间还设有环状防偏件a4。具体地,在所述圆柱部的外壁环向设有环状防偏槽a6,所述环状防偏件a4位于该环状防偏槽a6内。具体地,所述环状防偏件a4为防偏辊轮,在所述环状防偏槽a6内环向分别设有多个所述防偏辊轮,所述防偏辊轮竖向设置,所述防偏辊轮伸出所述环状防偏槽a6的槽口,所述防偏辊轮的圆周面沿筒状的所述环状偏移抵靠件a8的内壁滚动。

如图2、12所示,在所述上座体a9的下表面、以及所述下座体a1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所述电磁助力组件。所述电磁助力组件、电磁铁g的结构如实施例一中所述。其中上方所述电磁助力组件为上助力组件,下方的所述电磁助力组件为下助力组件。所述上助力组件的环形安装座f1围绕所述偏移抵靠件a8设置,所述下助力组件的环形安装座f1围绕所述圆柱部设置。

所述上助力组件的环形底盘f12通过穿过所述座体固定孔内的螺栓与所述上座体a9连接固定,其磁铁插孔f2开口朝下;所述下助力组件的环形底盘f12通过穿过所述座体固定孔内的螺栓与所述下座体a1连接固定,其磁铁插孔f2开口朝上;所述上助力组件的磁铁插孔f2和所述下助力组件的磁铁插孔f2上下一一对应。

使用时,通过导线f5为电磁助力组件供电。同一电磁助力组件的两个所述导电铜环f4将所有所述电磁铁g并联,通电时,上助力组件和下助力组件的同名磁极相对,产生的排斥力能够降低上转体座和下转体座的接触面上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力。根据需要,还可以通过调整供电电流大小以调节电磁助力组件之间的排斥力大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