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及实心墩墩身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18013发布日期:2018-11-20 21:56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及实心墩墩身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及利用该实心墩墩身内置架进行实心墩墩身施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桥墩高度一般较高,传统的桥墩施工方法一般是通过在墩身外侧搭设脚手架来绑扎钢筋、拼装模板,进而完成墩身圬工的施工。然而,脚手架在搭建时占据空间较大、耗费时间长,且每个桥墩均需重复搭设,会影响工期的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及利用该实心墩墩身内置架进行实心墩墩身施工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桥墩施工绑扎钢筋、拼装模板时需在桥墩外搭建脚手架,导致占据空间较大、耗费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包括多节内置架单元,多节所述内置架单元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

所述内置架单元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杆件、多根横向杆件和多根斜撑杆件;

所述竖向杆件间隔设置形成多边形框架;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之间至少设置两根所述横向杆件,且所述横向杆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向杆件相连接;

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之间至少设置一根所述斜撑杆件,且所述斜撑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杆件相连接,所述斜撑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杆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架单元还包括加强杆件,所述加强杆件竖向等间距设置于相邻两根所述竖向杆件之间,且所述加强杆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向杆件相连接;

所述斜撑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杆件相连接,所述斜撑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强杆件和所述横向杆件的连接处相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两节所述内置架单元的所述斜撑杆件与所述横向杆件的连接点在的一端相连接同一竖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杆件的两端水平设置有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相邻所述内置架单元通过所述固定钢板相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架单元上设置有支撑板,且所述顶层内置架单元上环绕所述支撑板设置有护栏。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架单元还包括爬梯;所述爬梯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内置架单元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架单元侧面对应所述爬梯处设置有人洞。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架单元的高度为2m。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杆件为∠100mm×100mm×6mm的角钢;所述横向杆件为∠63mm×63mm×4mm的角钢;所述斜撑杆件为∠63mm×63mm×4mm的角钢。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进行实心墩墩身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在承台面上放出桥墩横桥向圆弧中心顶点、顺桥向墩中心前后点、直线段四个角点,并弹出墩身外轮廓线及模板外轮廓线;

步骤200、混凝土凿毛;

利用切割机沿轮廓线对承台面进行切槽,然后进行混凝土面凿毛;

步骤300、墩身内置架安装;

根据墩身的高度和墩颈尺寸,设计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单元的结构和尺寸并搭建焊接,然后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置于墩身上;

步骤400、钢筋绑扎;

采用墩身内置架作为作业平台,由墩身底部依次向上对墩身钢筋进行绑扎;

步骤500、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翻模施工;翻模时,把最上一节模板留置墩身上,将下面的模板翻至最上节模板之上;模板重复施工,使内外圆弧板满配,内外模板采用对拉杆的形式固定;

步骤600、内置架吊出;

在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完毕后,采用吊车将内置架吊出;

步骤700、砼浇筑;

连续不间断对墩身进行混凝土灌注,完成实心墩身的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包括多节内置架单元,多节所述内置架单元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内置架单元作为标准节,一方面通过标准节占据空间小,单节重量轻,方便转运与安装;一方面通过设置不同节数的内置架单元可适用于不同的墩高,因此能够满足对不同墩身高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多节内置架单元的组装和拆卸能够使得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可重复利用。

具体地,所述内置架单元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杆件、多根横向杆件和多根斜撑杆件;

竖向杆件作为主骨架,所述竖向杆件间隔设置形成多边形框架;优选地,竖向杆件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竖向杆件形成矩形框架。

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之间至少设置两根所述横向杆件,且所述横向杆件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竖向杆件相固定连接;优选地,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之间设置两根所述横向杆件,其中一根横向杆件的两端与竖向杆件的上端相固定连接,另一根横向杆件的两端与竖向杆件的下端相固定连接,形成基本稳定的架体。

为进一步增强架体的稳定性,在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之间至少设置一根所述斜撑杆件,且所述斜撑杆件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杆件相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杆件的另一端与该相邻两根竖向杆件之间的所述横向杆件相固定连接;即斜撑杆件、竖向杆件和对应的横向杆件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增强了整体架体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适用于铁路桥梁双线圆端形实体直墩及坡墩的施工。施工时,首先根据墩身建造需求设计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单元的高度和尺寸,将内置架单元的各结构件相焊接,之后将多个墩身内置架固定连接,形成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再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置于墩台上,以实心墩墩身内置架为工作平台进行一节墩身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之后吊出墩身内置架,完成该节墩身的建造;在该节墩身建造完成后,再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置于完成的墩身上,进行下一节墩身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实心墩墩身整体建造完成。

本申请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在占据空间小,单节重量轻,方便转运与安装,可适用于不同的墩高,且能够采用内架避免了材料运输的碰撞。

本申请提供的利用所述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进行实心墩墩身施工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更为简便、省时、省力,施工安全性高,建造的桥墩质量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奇数节内置架单元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奇数节内置架单元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偶数节内置架单元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偶数节内置架单元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顶层内置架单元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顶层内置架单元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置架单元的竖向杆件两端的固定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施工时置于墩身上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顶层内置架单元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内置架单元,101-竖向杆件,102-横向杆件,103-斜撑杆件,104-加强杆件,105-平联杆件,106-固定钢板,107-支撑板,108-护栏,109-爬梯,2-实心墩墩身内置架,3-墩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及利用该实心墩墩身内置架对实心墩墩身进行施工的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多节内置架单元1,多节内置架单元1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

内置架单元1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杆件101、多根横向杆件102和多根斜撑杆件103;

竖向杆件101间隔设置形成多边形框架;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至少设置两根横向杆件102,且横向杆件10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向杆件101相连接;

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至少设置一根斜撑杆件103,且斜撑杆件103的一端与竖向杆件101相连接,斜撑杆件103的另一端与横向杆件102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包括多节内置架单元1,多节内置架单元1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内置架单元1作为标准节,一方面通过标准节占据空间小,单节重量轻,方便转运与安装;一方面通过设置不同节数的内置架单元1可适用于不同的墩高,因此能够满足对不同墩身高度的要求;另一方面多节内置架单元1的组装和拆卸能够使得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可重复利用。

具体地,内置架单元1包括至少四根竖向杆件101、多根横向杆件102和多根斜撑杆件103;

竖向杆件101作为主骨架,竖向杆件101间隔设置形成多边形框架;优选地,竖向杆件101的数量为四根,四根竖向杆件101形成矩形框架。

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至少设置两根横向杆件102,且横向杆件102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竖向杆件101相固定连接;优选地,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设置两根横向杆件102,其中一根横向杆件102的两端与竖向杆件101的上端相固定连接,另一根横向杆件102的两端与竖向杆件101的下端相固定连接,形成基本稳定的架体。

为进一步增强架体的稳定性,如图1至图4所示,在任意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至少设置一根斜撑杆件103,且斜撑杆件103的一端与竖向杆件101相固定连接,斜撑杆件103的另一端与该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的横向杆件102相固定连接;即斜撑杆件103、竖向杆件101和对应的横向杆件102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增强了整体架体的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1所示,内置架单元1的上端两根横向杆件102之间和下端两根横向杆件102之间还设置有平联杆件105,平联杆件105沿顺桥向水平等间距设置于上端的两根横向杆件102之间和下端的两根横向杆件102之间,且平联杆件105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横向杆件102相焊接,进一步增强内置架单元1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增强整个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的强度和稳定性。

优选地,如图11所示,当竖向杆件101的数量为四根使得内置架整体成矩形时,沿矩形内置架的长度方向的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设置有两根斜撑杆件103,两根斜撑杆件103分别对应于两根竖向杆件101相固定连接,且两根斜撑杆件103的延伸方向沿内置架的纵向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沿矩形内置架的宽度方向的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设置有一根斜撑杆件103。在保证内置架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该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降低支架自重。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适用于铁路桥梁双线圆端形实体直墩及坡墩的施工。施工时,首先根据墩身3建造需求设计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单元1的高度和尺寸,将内置架单元1的各结构件相焊接,之后将多个墩身内置架单元1固定连接,形成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如图3所示,再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置于墩身3上,以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为工作平台进行一节墩身3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之后吊出墩身内置架,完成该节墩身3的建造;在该节墩身3建造完成后,再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置于完成的墩身3上,进行下一节墩身3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实心墩墩身3整体建造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适用于桥梁实心墩的施工,尤其适用于铁路桥梁双线圆端形实体直墩及坡墩。本申请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采用整体拼装的施工方式,一方面以内置架单元1作为标准节,相比传统钢管架,材料使用更少,减少了架子工的数量,成本节约显著;一方面通过直接采用标准节进行拼装,大大节约支架搭设时间,且在占据空间小,避免了场地限制,减简化了支架体系,节省了支架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成倍快速的提高了工效。另一方面,单节重量轻,方便转运与安装,可适用于不同的墩高,且能够采用内置架避免了材料运输的碰撞。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内置架单元1还包括加强杆件104,加强杆件104竖向等间距设置于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且加强杆件104的两端分别与横向杆件102相连接;

斜撑杆件103的一端与竖向杆件101相连接,斜撑杆件103的另一端与加强杆件104和横向杆件102的连接处相连接。

为进一步增强内置架单元1的强度和稳定性,在该实施例中,内置架单元1还包括加强杆件104,加强杆件104等间距设置于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加强杆件104沿竖直方向设置,且加强杆件104的两端分别与该相邻两根竖向杆件101之间的横向杆件102相连接,形成稳定的框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所示,相邻两节内置架单元1的斜撑杆件103与横向杆件102的连接点在同一竖直线上。

在该实施例中,相邻两节内置架单元1的斜撑杆件103与横向杆件102的连接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保证各斜撑杆件103受力的均匀性,从而增强内置架整体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1至图4及图9所示,在多个内置架单元1拼接时,以最底层内置架单元1为第一节,最底层内置架单元1上层的一节内置架为第二节,按照此标记方法,墩身内置架的奇数节内置架单元1沿横桥向的两根斜撑杆件103呈“八字”型结构,墩身内置架的偶数节内置架单元1沿横桥向的两根斜撑杆件103呈“倒八字”型结构,且相邻两节内置架单元1的斜撑杆件103与横向杆件102的连接点在同一竖直线上,从而形成稳定均匀的支撑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图6和图8所示,竖向杆件101的两端水平设置有固定钢板106,固定钢板106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相邻内置架单元1通过固定钢板106相固定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竖向杆件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水平固定钢板106,固定钢板106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相邻两个内置架单元1的对应的竖向杆件101通过端部的固定钢板106相连接,并通过固定螺钉穿过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螺母紧固使相邻两个竖向杆件101相固定连接。多个内置架单元1沿竖直方向顺次连接形成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

优选地,固定钢板106采用厚度为1cm的钢板,的其尺寸可以尺寸为20×20cm,但具体尺寸根据不同的结构进行选择,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和图12所示,内置架单元1上设置有支撑板107,且顶层内置架单元1上环绕支撑板107设置有护栏108。

在该实施例中,内置架单元1上设置有支撑板107,支撑板107给予工作人员施工站立活行走的平台。优选地,内置架单元1的纵桥向小里程、大里程满铺支撑板107,支撑板107为宽度为35cm,厚度为3mm的压花钢板,在保证对施工人员提供稳定支撑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工作人员施工的防滑性能。

顶层内置架单元1上环绕支撑板107还设置有护栏108,用于对在顶层内置架单元1上工作的工作人员起到防护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4及图9和图10所示,内置架单元1还包括爬梯109;爬梯109沿竖直方向设置于内置架单元1的侧面。

在该实施例中,内置架单元1的侧面还设置有爬梯109,即沿内置架单元1的横桥向一侧布置上下爬梯109,用于工作人员攀爬;爬梯109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爬梯109与支撑板107相连接,使工作人员能够沿爬梯109登上支撑板107进行工作。

优选地,如图9和图10所示,当多个内置架单元1顺次相连接时,各内置架单元1的爬梯109也顺次连接,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爬梯109,便于工作人员攀爬。

优选地,爬梯109采用φ22的螺纹钢筋焊接,采用螺纹钢筋增加了工作人员攀爬时的防滑性能。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置架单元1侧面上对应爬梯109处设置有人洞。

内置架单元1侧面对应爬梯109处设置有人洞,工作人员攀爬过程中可通过人洞进入内置架单元1内部的支撑板107上,从而进行工作。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内置架单元1的高度为2m。

本申请设计内置架单元1的高度为2m,即按2m一个标准节进行加工布置,占据空间小,单节重量轻,方便转运与安装,可适用于不同的墩高。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竖向杆件101为∠100mm×100mm×6mm的角钢;横向杆件102和斜撑杆件103均为∠63mm×63mm×4mm的角钢。

在该实施例中,竖向杆件101作为主骨架采用∠100mm×100mm×6mm的角钢,横向杆件102采用∠63mm×63mm×4mm的角钢,斜撑杆件103也采用∠63mm×63mm×4mm的角钢并与竖向杆件101和横向杆件102焊接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上述结构尺寸能够在保证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支架自重,减少单节重量,方便转运与安装。

优选地,上述实施例提到的平联杆件105也采用∠63mm×63mm×4mm的角钢,与横向杆件102和斜撑杆件103的规格相同,便于材料统一采购。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施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施工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由于施工装置包括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因而具有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实施例的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进行实心墩墩身施工工艺流程,适用于铁路桥梁双线圆端形实体直墩及坡墩,工艺原理为利用墩身内置架作为施工平台,替代墩身施工脚手架;结合模板外架,提高工效,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样→混凝土凿毛→墩身內架安装→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内架吊出→砼浇筑。

具体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0、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在承台面上放出桥墩横桥向圆弧中心顶点、顺桥向墩中心前后点、直线段四个角点,共计8个点,并弹出墩身外轮廓线及模板外轮廓线;

步骤200、混凝土凿毛;

利用切割机沿轮廓线对承台面进行切槽,然后进行混凝土面凿毛;

其中承台面凿毛采用利用切割机沿轮廓线进行切槽,深度约2cm,后进行混凝土面凿毛;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强度不低于2.5mpa;机械凿毛时则不低于10mpa,凿毛后进行清理;桥墩分节处,为保证接缝处平整,下节混凝土浇筑时浇筑顶面标高出过模板顶约0.5-1cm,利用角磨机沿模板顶进行切边,内部采用空压机凿毛或人工凿毛;

步骤300、墩身内置架安装;

根据墩身3的高度和墩颈尺寸,设计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单元1的结构和尺寸并搭建焊接,然后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置于墩身3上;

以实体坡墩为例进行说明。实体坡墩墩颈尺寸为7.8m*1.8m,内置架平面尺寸为5.7m×1.5m,主骨架采用4根∠100mm×100mm×6mm的角钢,斜撑、平联部分采用∠63mm×63mm×4mm的角钢;型钢内置架按2m一节进行加工,每节顶部横桥向按间距30cm布置φ16光圆钢筋,纵桥向小里程、大里程及横桥向左、右侧满铺35cm宽3mm压花钢板作为工作平台;在横桥向一侧布置尺寸不小于60cm×60cm进人洞,并设置由φ22钢筋焊接而成的爬梯109,爬梯109每档竖向间距40cm,横向间距50cm;

步骤400、钢筋绑扎;

采用墩身内置架作为作业平台,由墩身底部依次向上对墩身钢筋进行绑扎;

步骤500、模板安装;

模板采用翻模施工;翻模时,把最上一节模板留置墩身上,将下面的模板翻至最上节模板之上;模板重复施工,使内外圆弧板满配,内外模板采用对拉杆的形式固定;

墩台所用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能足够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荷载。模板支架支撑于可靠的基础上,并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和排水措施;

模板外侧设层间爬梯,采用每层作业平台之间在大小里程侧交错设置上下爬梯通行,爬梯由竖向两根∟63×6mm+横向∟50×5mm角钢加工而成,梯步间距21.6cm一道,顶部采用直径25mm以上圆钢,加工成倒u型,倒挂与上一层角钢支架上;

步骤600、内置架吊出;

在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完毕后,采用吊车将内置架整体吊出;若墩身3过高,可分节吊出;

步骤700、砼浇筑;

连续不间断对墩身进行混凝土灌注,完成实心墩身的施工。

具体地,桥梁墩台混凝土的灌注保证连续不间断施工,灌注墩台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超过时应用滑槽、串筒或减速筒来降低自由倾落度,尽量减少离析现象;墩台混凝土的灌注要水平分层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70~100mm以内,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施工过程中在应用墩身内置架来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时,步骤300到步骤700是重复进行的,首先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置于墩台上,以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为工作平台进行一节墩身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之后吊出墩身内置架,完成该节墩身的建造;在该节墩身建造完成后,再将实心墩墩身内置架2置于完成的墩身上,进行下一节墩身的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实心墩墩身整体建造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施工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内置架结构简单,主骨架采用角钢焊接成型,侧面上下爬梯109采用圆钢焊接,顶面铺压花钢板作为作业平台,单节长度2m,体积虽小,但具有独立使用功能;

2.采用墩身内置架施工搭设简单,工效高。内置架单节长度为2m,重量轻;每节内置架采用m22×60螺栓连接固定,安装方便,节省时间,工效提高显著;

3.采用墩身内置架施工节约成本;该工法相比传统钢管脚手架使用钢材少、安装所需人工少、安装时间短,成本节约。

4.符合标准化管理;内置架统一采用角钢制作,标准节统一采用2m一节,全线采用统一标准进行施工,便于统一协调管理。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