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桁梁单节拼装分段纵向拖拉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8981发布日期:2019-01-16 06:23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桁梁单节拼装分段纵向拖拉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桁梁单节拼装分段纵向拖拉的方法。



背景技术:

钢桁梁的拼装方式一般采用整体拼装,先修建跨河支架,再在跨河支架上修建完整的胚架桥,再在胚架桥上整体完成钢桁梁的拼装,但是钢桁梁在施工过程中,会面对一些地形比较狭窄的情况,钢桁梁现场拼装困难,难以展开,只得采取在工厂分节段制作,其中最重节段为19t,如果利用水上施工栈桥完成钢桁梁杆件运输、吊运拼装,经计算需采用130t的吊车。栈桥设计承载力为50t,但130t吊车加配重总重量达75t左右,需对栈桥进行二次搭设,不仅增加了成本,耽误了工期,还增加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桁梁单节拼装分段纵向拖拉的方法,采用分段钢桁梁,以解决钢桁梁在地形狭窄的施工领域难以整体拼装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桁梁单节拼装分段纵向拖拉的方法,包括钢桁梁、用于支撑钢桁梁的胎架、跨河支架、拖拉轨道、拖拉设备和起吊装置,所述钢桁梁由若干钢桁梁单元拼接而成,所述胎架由若干胎架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拖拉轨道沿跨河支架长度方向铺设,所述起吊装置设置在所述跨河支架的一端,所述拖拉设备滑动设置在所述拖拉轨道上,所述胎架单元(3)安装在所述拖拉设备上,所述钢桁梁单元(4)通过起吊装置(2)吊装在所述胎架单元(3)上;

包括以下步骤:

a.在桥梁建设点修建跨河支架;

b.沿跨河支架长度方向铺设拖拉轨道,在拖拉轨道上设置拖拉设备;

c.安装好第一单元的胎架单元和钢桁梁单元后,拖拉设备向前拖动,留出第二单元的拼装位置,再进行第二单元的拼装,并与第一单元联接在一起,如此反复直到将整个钢桁梁安装完毕。

进一步优化,所述胎架单元包括顶面和至少一根用于支撑顶面的支撑柱,相邻所述胎架单元的顶面的首尾端可拼合连接,所有的所述顶面拼合成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和待支撑桥梁的底面相匹配。

进一步优化,所述顶面为弧形状,所有的所述胎架单元的顶面拼合成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和待支撑的拱形状的桥梁底面相匹配。

进一步优化,所述胎架单元包括至少两根用于支撑顶面的竖直的支撑柱,相邻所述支撑柱之间通过加强杆首尾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柱和顶面均采用工字钢构建。

进一步优化,所述拖拉轨道包括安放在跨河支架的横垫梁上的轨道梁,所述轨道梁均匀间隔设置,在钢桁梁的主桁下方对应的胎架的纵梁处各布置一道所述轨道梁。

进一步优化,所述轨道梁之间设有连接梁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拖拉设备包括滚动小车、钢绞线和水平的千斤顶,所述胎架放置在所述滚动小车上,所述滚动小车放置在所述轨道梁上,所述钢桁梁的两侧主桁的中心线上各设至少一台所述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与滚动小车之间通过钢绞线牵引连接,所有的所述千斤顶均由同一油泵控制,以实现同步控制。

进一步优化,所述滚动小车包括横向设置在轨道梁上方,并与轨道梁滚动接触的若干滚动轴,所述滚动轴的两端设有侧板,所述滚动轴与侧板的下部转动连接,两所述侧板之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胎架安装在所述顶板上。

进一步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均为工字钢轨道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钢桁梁单节拼装分段纵向拖拉的方法,分段完成钢桁梁的拼装,解决在狭窄的地形,钢桁梁的拼装工作难以展开的问题,钢桁梁每一段安装好后,通过拖拉设备拖动安装好的钢桁梁,为下一单元留出安装位置,因此只需要在桥头修建拼装场地,不需要过大的拼装场地,满足狭窄地形施工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第一单元的胎架单元和钢桁梁单元的拼装示意图;

图2是第二单元的胎架单元和钢桁梁单元的拼装示意图;

图3是胎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钢桁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滚动小车在拖拉轨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滚动小车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钢桁梁单节拼装分段纵向拖拉的方法,包括钢桁梁、用于支撑钢桁梁的胎架、跨河支架1、拖拉轨道、拖拉设备和起吊装置2,钢桁梁由若干钢桁梁单元拼接而成,胎架由若干胎架单元拼接而成,拖拉轨道沿跨河支架长度方向铺设,起吊装置2设置在跨河支架的一端,拖拉设备滑动设置在拖拉轨道上,胎架单元3安装在拖拉设备上,钢桁梁单元4通过起吊装置2吊装在胎架单元3上;

包括以下步骤:

a.在桥梁建设点修建跨河支架1;

b.沿跨河支架2长度方向铺设拖拉轨道,在拖拉轨道上设置拖拉设备;

c.安装好第一单元的胎架单元3和钢桁梁单元4后,拖拉设备向前拖动,留出第二单元的拼装位置,再进行第二单元的拼装,并与第一单元联接在一起,如此反复直到将整个钢桁梁安装完毕。

如图3和图4所示的胎架单元3包括顶面31和至少一根用于支撑顶面31的支撑柱32,所有的胎架单元3的顶面31的首尾端可拼合连接,相邻胎架单元3的顶面31拼合形成支撑面,支撑面和待支撑钢桁梁的底面相匹配。支撑柱32和顶面31均采用工字钢桥梁构建。

胎架由若干各胎架单元3拼合而成,可快速的完成胎架的装配,所有的顶面31首尾拼接成一个完整的支撑面,桥梁3的重量由整个支撑面承受,使得支撑顶面2的支撑柱32均匀受力,从而支撑柱32均匀沉降,不会因为支撑柱32沉降不均而导致桥梁3出现局部受力而变形的情况。

顶面31为弧形状,所有的胎架单元3的顶面31拼合成弧形状的支撑面,弧形支撑面和待支撑的拱形状的钢桁梁底面相匹配。

当构建的桥为拱形桥是,拱形桥的下桥面为弧形底面,常规的支架法拼装钢桥梁难以保证弧形底面的拼装要求,为了满足拱形桥的下桥面为为弧形底面的要求,将顶面31制造成一定弧形状,所有的顶面31拼合成一个和弧形底面的配合的拱形状的支撑面,支撑面和拱形底面保持一致,可以很好的完成弧形底面的拼装要求。

当支撑顶面31的跨度比较大,需要由多根竖直的支撑柱32支撑,为提高支撑柱32的稳定性和强度,相邻支撑柱32之间通过加强杆4首尾连接,构建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状。

拖拉轨道包括安放在跨河支架1的横垫梁上的轨道梁6,轨道梁6均匀间隔设置,在钢桁梁的主桁下方对应的胎架的纵梁处各布置1道轨道梁6。在轨道梁6之间设有连接梁7连接提高轨道梁6之间的强度和稳定性。

拖拉轨道是钢桁梁拖拉移动装置,主要由多根轨道梁6组成,轨道梁6优选工字钢轨道梁,不仅要有足够的刚度满足钢桁梁移动的要求,还要实现钢桁梁在轨道梁6上快速移动,而且须确保钢桁梁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较大横向偏移,确保钢桁梁逐段拖拉联结就位后,钢桁梁的轴线、标高、平整度等要求符合设计要求,不需要二次移梁或其他调整。

拖拉设备包括滚动小车81、钢绞线82和水平的千斤顶83,胎架放置在滚动小车81上,滚动小车81放置在轨道梁6上,钢桁梁的两侧主桁的中心线上各设至少一台千斤顶83,千斤顶83与滚动小车81之间通过钢绞线82牵引连接,所有的千斤顶83均由同一油泵控制,以实现同步控制。

滚动小车81的承载平台优选由若干承载单元拼合组成,安装好一段钢桁梁后,向前拖动后,再拼合下一承载单元。

拖拉设备是钢桁梁的动力,主要由滚动小车81、钢绞线82和水平的千斤顶83组成,最大拖拉需满足拖拉整座钢桁梁的要求,在拖拉过程中,须保证钢桁梁两侧同步拖拉移动,确保拖拉过程钢桁梁两侧受力均匀。如钢梁拖拉发生偏移时,能够采取单侧拖拉以实现对钢桁梁的纠偏。

滚动小车81包括横向设置在轨道梁6上方,并与轨道梁6滚动接触的若干滚动轴,滚动轴811的两端设有侧板812,滚动轴811与侧板812的下部转动连接,两侧板812之间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顶板813,胎架安装在顶板813上。

顶板813直接承受胎架垫梁,其顶板813宽度根据胎架的主垫梁33宽度确定,拖拉设备采用两台千斤顶串联,每侧钢桁梁的主桁中心线各布置一台,两台千斤顶由一台油泵控制,做到拖拉同步、匀速、缓慢进行。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