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0913发布日期:2019-03-20 00:42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路面铺装结构,特别是一种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下垫面越来越多的被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不透水垫面覆盖,使雨水无法渗入土地并隔绝了大气中的水汽能量交换,导致城市地下水位下降、城市内涝加剧及热岛效应显著发生。

传统的城市园林路面虽然也铺设了可供渗水的透水砖,但园林路面的下垫面多采用水泥混凝土等无机胶材料结合,隔断了园林路面的雨水渗透至地下的路径,从而无法达到透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它既具有渗透路面雨水的作用,又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基层土壤上的砂性土壤层、级配碎石垫层、净化透水层、粗砂找平层、土工格栅层、粗砂隔离层及透水砖层。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砂性土壤层由基层土壤混合中粗砂拌合再压实而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净化透水层由珍珠岩、蛭石、陶粒、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均匀后使用粘接剂粘接制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土工栅格层由双层土工合成材料错开叠合而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粗砂隔离层和粗砂找平层均均仅由洁净粗砂组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透水砖层由多块透水砖采用干铺形式(所述干铺即不采用胶结料)铺设而成,所述透水砖为混凝土透水砖或透水无粘土烧结砖,雨水可经透水砖表面或相邻透水砖之间的间隙下渗。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粗砂隔离层的厚度为100mm,粗砂找平层的厚度为20mm,净化透水层的厚度为50mm,级配碎石垫层的厚度为20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在不改变传统透水砖铺装工艺的前提下,运用铺装层的不同材料组合,既保证了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又具有良好的渗透雨水的效果。

2、本发明兼具渗水和过滤的功能,园林路面雨水下渗后,可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减轻了雨水面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并延长了该铺装结构的使用年限。

3、本发明铺装结构中设有净化透水层和土工栅格层,增加了园林路面的承载能力,不会因为没有水泥混凝土等胶结材料而降低园林路面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以下结合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基层土壤1上的砂性土壤层2、级配碎石垫层3、净化透水层4、粗砂找平层5、土工格栅层6、粗砂隔离层7及透水砖层8。

砂性土壤层2由基层土壤1混合中粗砂拌合再压实,其相比基层土壤既增加了强度又能做到渗透雨水。级配碎石垫层3为园林道路的主要承重层。净化透水层4由珍珠岩、蛭石、陶粒、石英砂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均匀后使用粘接剂粘接制成,其用于渗透和净化雨水。土工栅格层6由横纵向网孔边长均为40mm的双层土工合成材料错开叠合而成,其可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粗砂隔离层7和粗砂找平层5均仅由洁净粗砂组成。透水砖层8由多块透水砖采用干铺形式铺设而成,所述透水砖为混凝土透水砖或透水无粘土烧结砖,雨水可经透水砖表面或相邻透水砖之间的间隙下渗。

优选,粗砂隔离层7的厚度为100mm,粗砂找平层5的厚度为20mm,净化透水层4的厚度为50mm,级配碎石垫层3的厚度为200mm。

优选,为增加路基的稳定性,可沿园林路面两侧边向外300mm的范围内掺加适量胶结料(例如水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利于透水的城市园林道路铺装结构,包括设在基层土壤上的砂性土壤层;其还包括从下至上依次铺设在砂性土壤层上的级配碎石垫层、净化透水层、粗砂找平层、土工格栅层、粗砂隔离层及透水砖层。本发明在不改变传统透水砖铺装工艺的前提下,运用铺装层的不同材料组合,既保证了路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又具有良好的渗透雨水的效果。另外,本发明兼具渗水和过滤的功能,园林路面雨水下渗后,可得到进一步的净化,减轻了雨水面源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并延长了该铺装结构的使用年限。

技术研发人员:李维;孟亚萍;朱捷;黄益国;高静;王春发;马玉勇;刘绍杰;陈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8.12.29
技术公布日:2019.03.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