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脱模的大体积混凝土支撑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552发布日期:2018-12-18 22:03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脱模的大体积混凝土支撑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民航机场箱涵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具体是一种方便脱模的混凝土支撑模板。



背景技术:

传统的箱涵大体积模板支撑由人工搭设脚手架进行安装和拆卸,满堂脚手架施工由于单块模板的面积小,模板接缝多,在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出现漏浆、跑浆、模板变形、错台等现象,造成混凝土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人工拆装存在安全隐患,且人工拆模工序繁琐速度慢,工作效率低,现场凌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大体积箱涵模板拆装效率低的缺陷,提出一种高效率的方便拆装的大体积支撑模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脱模的大体积混凝土支撑模板,其要点在于,模板分为内模和外模两部分;内模由内模板、内模板运动机构及内模板固定机构组成,所述的内模板由两块内侧模、一块内顶模及两块八字模组成,八字模连接于内侧模和内顶模之间,所述的内模板固定机构由支撑桁架、上横梁、水平丝杆、行走支腿及行走装置总成组成,外模主要由两块外侧模及外模板固定机构组成,所述的外模板固定机构由顶部拉梁、竖向主梁、纵向主梁、水平丝杆、行走支腿及行走装置组成。

所述八字模一端铰接在内顶模上,八字模另一端和内侧模一体成型。

所述行走支腿由上到下依次是立柱、竖向油缸、竖向伸缩杆和加高座。

所述的内模板运动机构由侧向油缸、竖向油缸、竖向伸缩杆组成,侧向油缸一端铰接在立柱上,另一端铰接在内侧模。

所述内顶模和上横梁之间设有两个上纵梁,两上纵梁之间对称设有两水平油缸,水平油缸一端铰接固定在上横梁上,另一端铰接在上纵梁上,上纵梁可在上横梁上滑动。

伸缩两水平油缸调节内顶模的位置,使内模中心线与箱涵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第一、模板设有行走机构,使得固定在支撑机构上的模板能够整体移动,拆装时只需利用行走机构将模板移动到工作位上,然后借助油缸使大体积模板移动即可,代替了原本人工搭建满堂脚手架的工作方式,拆装方便快捷;第二、拆卸模板时先将内侧模及其上端的八字模绕着八字模与内顶模之间的铰接点旋转拆卸内侧模,收缩伸缩机构拆卸内顶模,相对于整片模板平移离开箱涵表面,拆卸更省力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箱涵横断面示意图

图2为模板伸出时的横截面图

图3为内模纵向视图

图4为外模纵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模拆模时的原理示意图

其中:1内顶模、2水平油缸、3上纵梁、4上横梁、5内侧模、51、八字模、6立柱、7侧向油缸、8侧向丝杆、9竖向油缸、10竖向伸缩杆、11加高座、12支撑桁架、13行走装置总成、14内模千斤顶、15内模轨道、16顶部拉梁、17竖向主梁、18水平丝杠、19伸缩油缸、20外模竖向油缸、21外模竖向伸缩杆、22外模千斤顶、23外模轨道、24纵向主梁、25外侧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模板用于浇注如图1所示的箱涵的上部,如图2至4所示,大体积混凝土模板由内模和外模组成,外模包括两块外侧模25、顶部拉梁16、竖向主梁17、纵向主梁24、水平丝杆18、伸缩油缸19、行走支腿及行走装置。行走支腿上具有外模竖向油缸20和外模竖向伸缩杆21用于调整外模高度。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和电机,外模台车固定时,外侧模下端的外模千斤顶22固定在外模轨道23上。伸缩油缸19和水平丝杠18固定在外侧模25和行走支腿之间,水平丝杠18用于侧向支撑外侧模25使其固定在工作位上,伸缩油缸19使外侧模侧向移动。内模包括一块内顶模1,两块内侧模5及与内侧模一体成型的八字模51,还包括上横梁4、行走支腿、行走装置总成、水平油缸2、侧向油缸7和侧向丝杠8。八字模连接于内侧模和内顶模之间,八字模51和内侧模5一体成型,另一端与内顶模铰接。内顶模1和上横梁4之间设置两个上纵梁3,上纵梁3和上横梁4之间是可滑动连接,在两个上纵梁3之间对称设置两个水平伸缩的水平油缸2,水平油缸2一端铰接固定在上横梁4,另一端铰接在上纵梁3上,调节两水平油缸2使内模台车中心线与箱涵中心重合。行走支腿由上到下依次是立柱6、竖向油缸9、竖向伸缩杆10和加高座11,立柱6上端与上横梁4固定,下端与竖向油缸9固定连接,竖向油缸9和加高座11使内模整体达到设计高度,伸缩竖向伸缩杆10用于内顶模1的顶高和脱模。行走支腿和内侧模5之间设有侧向油缸7和侧向丝杠8,侧向丝杠8用于固定内侧模5,侧向油缸7可调整内侧模5,使其以八字模51和内顶模1之间的铰接点为圆心旋转,从而完成拆装模板。行走支腿之间的下部设置支撑桁架12。行走装置总成设置在行走支腿下方,由电机提供动力。内模台车固定时,内侧模5下端的内模千斤顶14固定在内模轨道15上。

工作过程:利用行走装置将内外模台车移动到工作位上,操作内模千斤顶14和外模千斤顶22使台车固定。利用水平油缸2使内模台车的中心线与箱涵中心线重合,工人操作伸出侧向油缸7,旋转内侧模5使其保持竖直方向,调节侧向丝杠8使内侧模5固定。操作外模的伸缩油缸,使外侧模平移到工作位,调节外模丝杠使外侧模固定。进行浇筑砼。

如图5所示,拆模时,拆除侧向丝杠8,收缩侧向油缸7使内侧模5和八字模51以八字模51与内顶模1之间的铰接点为圆心旋转,从而拆除内侧模5,图中虚线为收缩后的状态。收缩竖向伸缩杆10,拆除内顶模1。拆除外模水平丝杠18,收缩伸缩油缸19,脱出外侧模25。操作内模千斤顶14和外模千斤顶22使台车可移动。启动电机,行走装置带动模板整体移出箱涵位置,从而进行下一个箱涵施工。

其余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