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拱拼装波形钢板桥通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6664发布日期:2018-11-07 20:39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凸拱拼装波形钢板桥通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中的桥,具体涉及一种凸拱拼装波形钢板桥通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桥面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面的底部采用托板或模板定型,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待混凝土干固后,将托板或模板拆除,留下浇筑好的混凝土的底面。混凝土的桥底,长时间使用后,混凝土容易发生脱落,从而对桥下的行人或者车辆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凸拱拼装波形钢板桥通道。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凸拱拼装波形钢板桥通道,包括拱身、拱脚、拱底、拱侧和拱顶,所述拱身由多个拱圈组成,所述拱圈由钢波纹板组成,所述钢波纹板包括两侧板和一个搭接在两侧板外部的顶面板,各拱圈之间依次搭接设置;两侧板与底面板之间、相邻拱圈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间隔的两个拱圈的两侧板高度相同设置,相邻的两个拱圈的两侧板高度不同设置。

两侧板与顶面板的搭接处、相邻拱圈连接处均设置有橡胶密封条,两侧板与顶面板的搭接的长度为120mm。

所述拱脚为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所述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包括上、下两层条形基础,下层条形基础的截面为矩形,上层条形基础的截面呈梯形,下层条形基础内设置内、外两排预埋地锚;所述混凝土条形基础上设置槽钢,所述槽钢上设置有与预埋地锚对应的螺栓孔,内排的预埋地锚向上伸出上层条形基础与槽钢螺栓连接。

所述拱身的内外分别喷涂一层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的总厚度不小于1mm。

所述拱侧和拱底均为现浇混凝土,拱顶为普通回填土,所述拱顶的高度大于拱身的高度,拱顶内均匀布置上下两排拉索,上排拉索位于拱身的上方,下排拉索位于拱身的两侧。

所述拱顶上设置混凝土路面,所述混凝土路面内铺设钢筋网。

本装置以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作为拱脚,拼装波形板作为拱身,结合拱侧混凝土和普通回填土,形成以拱形结构受力为主的复合结构体,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1、通过施工条形基础过程中预留锚筋,在浇筑混凝土底板时,使底板与条形基础(拱脚)形成联结,可加强拱脚的稳定性;

2、工艺简单,易于控制成品质量,检测方便;

3、作业时间短,进度快,工效高。

4、无需大型施工设备,作业便捷,适合多种地形条件,特别是狭窄空间条件下施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钢波纹板和乳化沥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拱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拱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凸拱拼装波形钢板桥通道,包括拱身1、拱脚2、拱底3、拱侧4和拱顶5,所述拱身1由多个拱圈11组成,各拱圈11之间依次搭接设置;所述拱圈11由钢波纹板组成,所述钢波纹板包括两侧板111和一个搭接在两侧板外部的顶面板112,两侧板111与底面板112之间、相邻拱圈11之间均通过螺栓连接,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间隔的两个拱圈11的两侧板高度相同设置,相邻的两个拱圈11的两侧板高度不同设置,这样更有利于拱身稳固。

两侧板111与顶面板112的搭接处、相邻拱圈11连接处均设置有橡胶密封条(图中未显示),两侧板111与顶面板112的搭接长度为120mm。

所述拱脚2为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所述现浇混凝土条形基础包括上、下两层条形基础,下层条形基础21的截面为矩形,上层条形基础22的截面呈梯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有利于稳固基础,且施工方便。下层条形基础21内设置内、外两排预埋地锚23;所述混凝土条形基础上设置槽钢6,所述槽钢6上设置有与预埋地锚23对应的螺栓孔,内排的预埋地锚23向上伸出上层条形基础22与槽钢6螺栓连接。

所述拱身1的内外分别喷涂一层乳化沥青12,乳化沥青12的总厚度不小于1mm。

所述拱侧4和拱底3均为现浇混凝土,拱顶5为普通回填土,所述拱顶5的高度大于拱身1的高度,拱顶5内均匀布置上下两排拉索51,上排拉索位于拱身1的上方,下排拉索位于拱身1的两侧。

所述拱顶5上设置混凝土路面7,所述混凝土路面7内铺设钢筋网8。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为:由下至上顺序施工,与混凝土拱涵施工原理相同,先施工条形基础的拱脚2,并留置预埋地锚23,再逐环拼装拱圈11,形成拱身1,再施做端墙(未示出),固定拱圈11,施工底板混凝土做拱底3和拱侧混凝土4做拱侧,进一步稳固拱身1,之后填土做拱顶5,拱顶5内铺设拉索,最后拱顶上部铺设混凝土路面并内设钢筋网,完成施工。

其中,拱身的拼装过程为:

1)先拼装第一环拱圈:总体由拱涵下游开始,向上游逐环拼装波纹板,施工中注意上游管节的端头应置于下游管节的内侧。从下游起点开始,对第一张波纹板定位,使其螺栓孔与槽钢对齐,一端座与槽钢上,定位好之后,由内向外穿入10.9级M24*75高强度螺栓,注意螺栓内侧采用凸垫片,在槽钢外侧套上螺母、套筒扳手预紧螺母;

两侧板定位好后,安装顶面板,顶面板从两侧板外侧安装,提前粘贴好橡胶密封条,搭接长度皆为120mm,对正连接孔,螺栓由内向外插入螺孔,对面套上垫圈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母,用气动扳手固紧所有螺母,完成第一环拱圈拼装;

2)拼装第二环拱圈:第二环拱圈首片安装为两侧板,从内侧与上一环侧板的孔位对正,让该两侧板在密贴上一环两侧板的同时,落入槽钢内,先与上一环纵向连接。连接前,先将橡胶密封条粘贴在纵向搭接面上,搭接长度为50mm,对正连接孔,螺栓由外向内插入螺孔,对面套上垫圈螺母,用套筒扳手预紧螺母。纵向连接完成后,再与槽钢连接,最后安装顶面板,安装也是先与上一环纵向连接,再进行本环横向连接,最后用气动扳手固紧所有螺母。

3)按上述工序逐环拼装,直至全部拼装完成。

注意:每环拼装成型后,要测定截面尺寸,采用钢尺沿轴线竖向和拱高1/2高度水平方向测尺寸,偏差在设计值的1%范围内,再继续拼装,超过1%范围,应及时调整,(一般为管顶收敛变形,采取在拱高1/2高度设水平向拉筋的方式进行调整)避免下一环无法拼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