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7856发布日期:2018-11-02 21:12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属于混凝土输送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输送泵,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主要分为闸板阀混凝土输送泵和S阀混凝土输送泵。再一种就是将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而组成的泵车。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在进行输料时,料桶内部的混凝土容易溢出,造成混凝土出现的浪费、污染等问题,现有的混凝土输送泵减震效果不佳,混凝土输送泵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造成机体的损坏,所以现在急需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环保性能强,减震效果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料桶、防渗漏机构、输送泵主体以及高效减震机构,所述料桶固定在输送泵主体前端面,所述防渗漏机构设置在料桶环形侧面,所述高效减震机构设置在输送泵主体下端面,所述防渗漏机构包括盛放槽钢、下料口、输送管、存放盒以及安装板,所述盛放槽钢安装在料桶外侧,所述下料口开设在盛放槽钢内部下侧,所述输送管安装在下料口下端面,所述存放盒安装在输送管下端面,所述安装板固定在存放盒下端面,所述高效减震机构包括活动杆、减震弹簧、活塞板、储油缸以及万向轮,所述输送泵主体下端面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杆装配在活动腔内部,所述活动杆环形侧面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活塞板安装在储油缸内部,所述储油缸安装在输送泵主体下侧,所述万向轮固定在储油缸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料桶前端面下侧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泵主体下端面设有两组移动轮,且两组移动轮规格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万向轮上端面设有支腿,所述万向轮通过支腿与储油缸下端面相连接,所述万向轮下端面设有脚踩制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盛放槽钢为”U”型结构,所述盛放槽钢与输送泵主体外壁通过高粘度防漏胶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缸内部填充有液压油。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板通过螺栓与活动杆下端面相连接,所述活塞板内部设有出油孔。

进一步地,所述高效减震机构设有四组,且四组高效减震机构规格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盛放槽钢、下料口、输送管、存放盒以及安装板,该设计混凝土的溢出,减少混凝土的浪费与污染,解决了原有混凝土输送泵输在输料时出现混凝土渗漏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环保性。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活动杆、减震弹簧、活塞板、储油缸以及万向轮,该设计能够降低震动对混凝土输送泵的损坏,解决了原有混凝土输送泵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稳定性。

因料桶前端面下侧设有出料口,该设计方便了料斗的输送,因输送泵主体下端面设有两组移动轮,且两组移动轮规格相同,该设计能够增加了混凝土输送泵的移动灵活性,因储油缸内部填充有液压油,该设计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环保性能强,减震效果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中防渗漏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中防渗漏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中高效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桶、2-防渗漏机构、3-输送泵主体、4-高效减震机构、21-盛放槽钢、22-下料口、23-输送管、24-存放盒、25-安装板、41-活动杆、42-减震弹簧、43-活塞板、44-储油缸、4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建设用混凝土输送装置,包括料桶1、防渗漏机构2、输送泵主体3以及高效减震机构4,料桶1固定在输送泵主体3前端面,防渗漏机构2设置在料桶1环形侧面,高效减震机构4设置在输送泵主体3下端面。

防渗漏机构2包括盛放槽钢21、下料口22、输送管23、存放盒24以及安装板25,盛放槽钢21安装在料桶1外侧,下料口22开设在盛放槽钢21内部下侧,输送管23安装在下料口22下端面,存放盒24安装在输送管23下端面,安装板25固定在存放盒24下端面,该设计混凝土的溢出,减少混凝土的浪费与污染,解决了原有混凝土输送泵输在输料时出现混凝土渗漏的问题。

高效减震机构4包括活动杆41、减震弹簧42、活塞板43、储油缸44以及万向轮45,输送泵主体3下端面设有活动腔,活动杆41装配在活动腔内部,活动杆41环形侧面安装有减震弹簧42,活塞板43安装在储油缸44内部,储油缸44安装在输送泵主体3下侧,万向轮45固定在储油缸44下端面,该设计能够降低震动对混凝土输送泵的损坏,解决了原有混凝土输送泵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料桶1前端面下侧设有出料口,输送泵主体3下端面设有两组移动轮,且两组移动轮规格相同,万向轮45上端面设有支腿,万向轮45通过支腿与储油缸44下端面相连接,万向轮45下端面设有脚踩制动结构,盛放槽钢21为”U”型结构,盛放槽钢21与输送泵主体3外壁通过高粘度防漏胶水固定连接,储油缸44内部填充有液压油,活塞板43通过螺栓与活动杆41下端面相连接,活塞板43内部设有出油孔,高效减震机构4设有四组,且四组高效减震机构4规格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在进行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检查,检查是否存在缺陷,如果不存在问题的话就可以进行使用,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输送泵主体3运行工作时容易产生震动,输送泵主体3震动带动活动杆41移动,当活动杆41向下移动时,活动杆41带动活塞板43在储油缸44内向下移动,因储油缸44内部填充有液压油,且活塞板43内部设有出油孔,所以该设计能够实现液压油通过出油孔向上流动,活塞板43压动液压油向上流动的过程能够产生阻力,进而实现了缓解震动的效果,活动杆41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减震弹簧42紧缩,减震弹簧42能够进一步增加了输送泵主体3的减震效果,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运行稳定性。

在使用时,混凝土进入料桶1时,料桶1周围会产生大量的残余混凝土,对周围环形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产生的浪费的问题,通过在料桶1外侧固定有盛放槽钢21,且盛放槽钢21为”U”型结构,盛放槽钢21与输送泵主体3外壁通过高粘度防漏胶水固定连接,所以盛放槽钢21方便对混凝土的集中收纳,同时盛放槽钢21内部下侧设有下料口22,下料口22方便混凝土通过输送管23进入存放盒24,存放盒24能集中收集从料桶1渗漏出来的混凝土,从而实现了混凝土的再次利用,该设计防止了混凝土掉落在地面上,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环保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