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自动压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7797发布日期:2018-11-02 21:1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预应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自动压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速公路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各种各样的质量隐患甚至事故,其中尤其以桥梁垮塌带来的灾害或者损失最为严重,而桥梁工程中预应力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压浆工序是桥梁施工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控制性环节,压浆的施工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桥梁工程的后期运营安全。

国外的预应力工程技术发展较为成熟,在实际中预应力的施工质量也不尽如人意,预应力桥梁的一个共同缺点就是挠度超限,从而导致桥梁坍塌或不能正常使用,我国的预应力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过去一直沿用苏联标准到如今的自成体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为我国的预应力技术应用与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但在桥梁工程中,预应力相对落后,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操作油泵,人工测量和记录数据,这不仅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保证,需要进一步发展。

桥梁预应力施工是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关键工序,是结构安全的生命线。大量的预应力桥梁调查和监测表明,预应力桥梁质量隐患主要来源于缺乏有效的压浆质量控制手段。如何进行预应力施工技术,如何对桥梁预应力进行有效控制,已经成为现阶段预应力桥梁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自动压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自动压浆系统,包括制浆机、储浆桶和压浆泵;制浆机的出浆口连接储浆桶的浆液入口,储浆桶的浆液出口通过压浆泵连接预应力管道的入口,预应力管道的出口连接储浆桶的回流口;预应力管道的入口和预应力管道的出口均设有浆液压力传感器;浆液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控制压浆泵的压力。

储浆桶的浆液出口连接进浆管,进浆管末端连接预应力管道的入口;预应力管道的出口通过返浆管连接储浆桶的回流口。

进浆管和反浆管上均设有电动阀,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电动阀的工作。

储浆桶内设有搅拌部。

所述搅拌部包括升降液压缸,升降液压缸的末端连接搅拌叶片。

储浆桶的底面连接出液口。

储浆桶的外侧设有底座筒,储浆桶滑动套设于底座筒中。

底座筒内设有接液筒,接液筒上设排液口,排液口上连接末端位于底座筒外侧的排液管,接液筒的内底面朝向排液口向下倾斜设置。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系统可以对压浆过程进行控制,保证预应力管道出口压力满足灌浆压力值,降低压力损失对压浆过程的影响;

预应力管道内的浆液从出口导流至储浆桶,再从进口泵入预应力管道,形成大循环回路,浆液在预应力管道内持续循环,通过调整浆液压力,将预应力管道内空气通过预应力出口和钢绞线丝间空隙完全排出,还可带出孔道内残留杂质。

压浆过程通过单片机控制,不受人为因素影响保证了压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图3为储浆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4自动压浆系统,如图1~3所示,包括制浆机1、储浆桶2和压浆泵3。制浆机1和压浆泵3均为市售产品,本申请不涉及对其的改进。

制浆机1的出浆口连接储浆桶2的浆液入口8,储浆桶2的浆液出口9通过压浆泵3连接预应力管道4的入口。其中,在压浆泵3和预应力管道4的入口之间连接有进浆管5,从制浆机1出来的浆液进入到储浆桶2,在储浆桶2内通过压浆泵3进入到进浆管5,最终通过进浆管5进入到预应力管道4。

预应力管道4的出口连接储浆桶2的回流口10;在预应力管道4的出口和储浆桶2的回流口10之间连接有反浆管6,从预应力管道4的出口出来的浆液通过反浆管6回流到储浆桶2进行存储。

预应力管道4内浆液从出口导流至储浆桶2,再从储浆桶2泵入预应力管道4,形成大循环回路,浆液在预应力管道4内持续循环,通过调整压力和流量,将预应力管道4内空气通过预应力管道4出口和钢绞线丝间空隙完全排出,还可带出预应力管道4内残留杂质。

预应力管道4的入口和预应力管道4的出口均设有浆液压力传感器,两个浆液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控制压浆泵3的压力。预应力管道4入口和出口处的浆液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采集预应力管道4入口和出口处的浆液压力,并将采集到的浆液压力传输到处理单元,处理单元将其与阈值进行比对,看进入到预应力管道4中的浆液压力是否合格,当进入到预应力管道4的浆液压力小于阈值时,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压浆泵3,使得从压浆泵3出来的浆液压力增大。通过比对预应力管道4入口处和出口处的压力,可以实时得知预应力管道4内是否出现堵塞的现象。

其中,处理单元包括单片机,两个浆液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机调速电路,电机调速电路控制压浆泵3的出浆压力。其中,电机调速电路为成熟的现有技术,通过电机调速电路调整压浆泵3的出浆压力也为成熟的现有技术。

为了便于控制,在预应力管道4入口和出口处均设有浆液粘度传感器,浆液粘度传感器为市售产品,本申请不涉及对其的改进。

浆液粘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两个浆液粘度传感器分别将采集到预应力管道4入口和出口处的浆液粘度传输到单片机,单片机根据比较判断是否可以停止浆液的排出过程。

为了实施监控本系统的工作情况,在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实质为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报警电路,当预应力管道4出口处的浆液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值与预应力管道4入口处的浆液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压力值相差超过差值阈值时,单片机判断预应力管道4出现堵塞现象,单片机输出信号到报警电路,使得报警电路发出报警声,对周围的工作人员进行提醒,使其及时进行排查。

为了方便进浆和返浆的控制,在进浆管5和反浆管6上均设有电动阀,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电动阀的工作。具体实现方式为: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动阀驱动电路,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电动阀驱动电路,电动阀驱动电路驱动电动阀的动作。通过电动阀的动作,实现进浆管5和反浆管6的导通或截止,方便工作过程。

为了保证储浆桶2内浆液的流动性,在储浆桶2内设有搅拌部。其中,搅拌部包括升降液压缸13,升降液压缸13的末端连接搅拌叶片14。升降液压缸13带动搅拌叶片14升降。为了方便连接,在储浆桶2顶部设置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连接座12,连接座12连接升降液压缸13的顶端。工作的时候,驱动电机11带动升降液压缸13和搅拌叶片14在储浆桶2内转动,升降液压缸13带动搅拌叶片14在储浆桶2内升降,最终,搅拌叶片14在储浆桶2内转动的同时进行升降,提高搅拌效果。

为了便于储浆桶2内残余浆液的排出,在储浆桶2的底面连接出液口17,出液口17上也设置有电动阀,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该电动阀的动作。处理单元输出信号控制该电动阀动作的实现方式与控制进浆管5和反浆管6上电动阀动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储浆桶2的外侧设有底座筒7,储浆桶2滑动套设于底座筒7中,从而便于储浆桶2置于底座筒7中或者从底座筒7内取出。实现方式为:底座筒7内设置中空的升降平台18,储浆桶2放置于升降平台18上,同时,在升降平台18上设置放置槽,放置槽内壁上设缓冲层,将储浆桶2设置于放置槽内。通过设置放置槽可以保证储浆桶2在升降平台18上的稳定性,而缓冲层可以降低储浆桶2工作过程中的振动。升降平台18的升降通过液压缸实现即可。

在底座筒7内设有接液筒19,实质接液筒19设置于升降平台18的中空处。接液筒19上设排液口,排液口上连接末端位于底座筒7外侧的排液管20,接液筒19的内底面朝向排液口向下倾斜设置。

当需要将储浆桶2内的残余浆液排出时,处理单元输出信号使得出液口17上的电动阀开启。储浆桶2内的浆液流入到接液筒19内,最终通过排液管20排出。

为了便于储浆桶2的清洗,在储浆桶2内顶壁设喷嘴16支架15,喷嘴16支架15上设朝向储浆桶2内部的喷嘴16,喷嘴16通过管道连接水泵,水泵通过管道连接水源。工作的时候,水源处的水通过水泵进入到喷嘴16,通过喷嘴16喷入到储浆桶2,再通过储浆桶2的出液口17排出,实现对储浆桶2的清洗,使用方便。

工作过程为:首先处理单元输出信号使得反浆管6和进浆管5的电动阀均开启,出液口17的电动阀关闭;从制浆机1出来的浆液进入到储浆桶2,储浆桶2中的浆液在压浆泵3的作用下进入到预应力管道4,实时对预应力管道4入口和出口处的浆液的粘度和浆液的压力进行检测,直到预应力管道4出口处的浆液的粘度与入口处的浆液的粘度相当,此时,处理单元输出信号使得反浆管6的电动阀关闭。进浆管5继续进浆,直至浆液充满预应力管道4。

当需要对储浆桶2进行清洗时,将水源与水泵接通,开启出液口17处的电动阀,升降液压缸13带动搅拌叶片14旋转,水通过喷嘴16进入到储浆桶2,通过储浆桶2的出液口17排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自动压浆系统,通过本系统能让混凝土构件形成牢固的有效预应力体系,使预应力结构使用年限显著延长,安全性和耐久性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使整个桥梁生命周期成本明显降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