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就地热再生的薄层罩面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132发布日期:2019-02-10 22:4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就地热再生的薄层罩面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使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养护维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铺设薄层罩面的可就地热再生的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路面因长期暴露在自然条件下,受到气候的反复作用,且随着交通量和荷载量的日益增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不同类型的表面破坏,如产生坑洞、裂缝、变形等。这些表面破坏现象会严重影响路面的功能,导致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并可能会危害行车的安全。因此为了减缓路面的破坏,通常会采用各种措施对路面进行养护。

薄层罩面即是一种常用的预防性路面养护技术,薄层罩面用作沥青路面罩面时可以有效填补旧路面的缺陷,给旧路面提供一个新的表面,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旧路面的高温稳定性能、抗滑性能等,可有效对路面的功能进行改进。目前,薄层罩面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薄层罩面的厚度较薄,例如采用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的AC-10、SMA-10或ECA-10(其中AC代表沥青混凝土,SMA代表沥青玛蹄脂混合料,ECA代表易密实沥青混凝土)等矿料的薄层罩面,一般厚度仅为2.5cm甚至更薄。这种结构特征决定了薄层罩面作为一种养护措施,虽然能有效填补路面、恢复路面功能,但其本身并不是起到主要承载作用的结构层。薄层罩面本身也有设计使用年限,当年限临近时同样需要进一步进行养护。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养护方式有在薄层罩面上直接再加铺一层罩面层,或者采用铣刨重铺的方式进行养护维修。

但是,上述薄层罩面的修复养护存在的问题在于:如采用进一步铺设罩面的方式进行养护,由于薄层罩面本身厚度较薄且不具有承载功能,当再次铺设罩面层后,原薄层罩面会以薄弱夹层的形式存在于面层结构中,从而影响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容易使新路面再次发生破坏;而采用铣刨重铺的方式进行养护维修,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废弃沥青混合料大量堆积,侵占土地,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技术中在对薄层罩面进行修复时,采用再次铺设罩面修复会导致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差、易发生破坏,而采用铣刨重铺的方式进行修复,则会产生大量废弃物,影响环境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能够就地热再生的铺设有薄层罩面的路面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就地热再生的薄层罩面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最上方的表面可回收层,所述表面可回收层由薄层罩面和位于所述薄层罩面下方的上面层组成,其中所述薄层罩面为沥青混凝土层、稀浆封层、微表处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薄层罩面的厚度为1~3cm;所述上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上面层的厚度为2.5~4cm;在所述上面层的下方沿由上向下方向还依次铺设有中下面层和基层。

所述上面层为矿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

所述薄层罩面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薄层罩面中的矿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小于所述上面层。

所述薄层罩面为矿料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薄层罩面的厚度为2~3cm。

所述薄层罩面为矿料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的砂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薄层罩面的厚度为1.0~1.5cm。

所述薄层罩面为矿料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的稀浆封层或微表处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薄层罩面的厚度为1.0~1.5cm。

所述表面可回收层的厚度大于或者等于4.5cm。

所述中下面层由位于上方的第一沥青混凝土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下方的第二沥青混凝土层成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为AC-20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沥青混凝土层为AC-25沥青混凝土层。

所述基层由位于上方的基层和位于所述基层下方的底基层组成,其中所述基层的厚度为35~45cm;所述底基层的厚度为15~25cm。

本申请中的所述薄层罩面路面结构,其表面可回收层可利用热再生工艺进行回收和再生,在进行热再生处理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将所述薄层罩面部分全部回收再生,在对所述薄层罩面进行再生时,可同时回收所述上面层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从而生成新的、具有适宜厚度的新路面;除此之外,也可以只回收薄层罩面部分,而不回收所述上面层,这种情况下,优选通过添加新的掺料,适当增加薄层罩面的厚度,使新的路面层具有适宜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铺设薄层罩面的可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就地热再生的薄层罩面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表面的表面可回收层,所述表面可回收层由薄层罩面和位于所述薄层罩面下方的上面层组成,所述上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路面结构可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进行修复,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将旧路面加热破碎后,添加配料和新的混合料后再重新搅拌摊铺﹑压实成型的修复技术。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对铺设薄层罩面的沥青路面进行养护维修,可以充分利用旧路面材料,节约了工程投资,而且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环保效益。此外,施工时只需要封闭一个车道,对交通出行的影响小,而且待路表温度达到规定温度后即可开放交通,具有施工周期短的优点。利用就地热再生技术对铺设有薄层罩面的路面进行修复时存在的技术难点在于,由于薄层路面的厚度较薄,就地热再生后掺杂新的混合料铺设成的新路面易产生过度增厚现象,难以实现原厚度修复;且热再生时的物料均匀性难以得到保证,容易影响新铺路面的稳定性。

对此,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薄层罩面为沥青混凝土层、稀浆封层、微表处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上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对其进行就地热再生修复时,其薄层罩面和上面层均可进行热再生,从而弥补了薄层罩面厚度不足的问题,使得操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原厚度修复或适当增加厚度的修复,厚度的可选择范围加大,更能适应不同场合、不同路面工况的要求;其中所述上面层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其热再生时能与新加入的沥青混合料充分混合,且粘结性能好,可促使再生沥青混合料形成“均质”料,有效提升了物料的均匀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就地热再生的薄层罩面路面结构,优选所述上面层中的矿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这一粒度范围有利于提升所述再生路面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本申请进一步优选所述薄层罩面中的矿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小于所述上面层,这种设置方式利于提升再生路面的密实性。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就地热再生的薄层罩面路面结构,优选所述薄层罩面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其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厚度优选为2~3cm;而当薄层罩面采用砂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或稀浆封层、微表处层时,其最大公称粒径为4.75mm,所述薄层罩面的厚度则优选为1.0~1.5cm,此时进行热再生修复时,所述薄层罩面与位于下方的上面层的至少一部分均可作为热再生处理的对象,从而使得采用不同矿料的薄层罩面在再生混合时的均匀性能够得以保证。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就地热再生的薄层罩面路面结构,优选所述中下面层由位于上方的第一沥青混凝土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下方的第二沥青混凝土层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为AC-20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沥青混凝土层为AC-25沥青混凝土层,这一设置的优点在于可有效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同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下面层由位于上方的第一沥青混凝土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下方的第二沥青混凝土层组成,且其中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为Superpave-20改性沥青层;所述第二沥青混凝土层为Superpave-25改性沥青层,这种设置方式同样可有效提高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铺设薄层罩面的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铺设薄层罩面的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是完成就地热再生后的路面结构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1-薄层罩面;12-上面层;2-中下面层;3-基层;4-再生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铺设薄层罩面11的可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路面结构包括铺设在表面的表面可回收层,所述表面可回收层由薄层罩面11和位于所述薄层罩面11下方的上面层12组成,其中所述薄层罩面11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薄层罩面11中的矿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9.5mm,所述薄层罩面11的厚度为2.5cm;所述上面层12同样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上面层12具体采用SMA-13沥青混凝土层,所述上面层12中的矿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为13.2mm;所述上面层12的厚度为4cm。

在所述上面层12的下方沿由上向下方向还依次铺设有中下面层2和基层3,所述中下面层2由位于上方的第一沥青混凝土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下方的第二沥青混凝土层成组成,其中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为AC-20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二沥青混凝土层为AC-25沥青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为6cm,所述第二沥青混凝土层的厚度为8cm。所述基层3由位于上方的水泥稳定碎石层和位于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下方的二灰稳定土层组成,其中所述水泥稳定碎石层的厚度为40cm,所述二灰稳定土层的厚度20cm。

对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路面结构进行就地热再生时,其再生深度为4.5cm,即对表面4.5cm厚度内的路面进行热再生处理,包括2.5cm厚的薄层罩面11和厚度为2cm的上面层12的上层部分;对再生部分进行原厚度再生,此时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量占再生深度部分的旧物料的11.0wt%。再生后的路面如图2所示,由上向下依次包括:就地热再生产生的新的再生层4、原上面层的下层部分、中下面层2和基层3,其中再生层4部分的厚度仍旧为4.5c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铺设薄层罩面11的可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所述的路面结构进行就地热再生时采用加厚再生,此时其再生深度仍为4.5cm,但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量占再生深度部分的旧物料的44.3wt%,使得再生后形成的再生层4的厚度达到6c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铺设薄层罩面11的可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所述的路面结构进行就地热再生时,再生厚度为6.5cm,即对薄层罩面11和整个上面层12进行热再生处理,采用原厚度再生,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上面层12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可有效增强新混合物料的粘结性和均匀性,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量只需占再生深度部分的旧物料的11.0wt%,即可满足热再生处理的需求。本实施例中就地热再生后,路面形成新的再生层4、中下面层2和基层3,不再具有原上面层。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铺设薄层罩面11的可就地热再生路面结构同实施例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对所述的路面结构进行就地热再生时,再生厚度为6.5cm,即对薄层罩面11和整个上面层12进行热再生处理,采用加厚度再生,此时添加的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量占再生深度部分的旧物料的34.1wt%,形成的新的再生层4的厚度为8cm。

上述实施例1-4中的所述薄层罩面11采用了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薄层罩面11也可以采用砂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稀浆封层或微表处层,所述砂粒式沥青混凝土层、稀浆封层和微表处层的最大公称粒径均为4.75mm,小于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层,此时优选所述薄层罩面11的厚度为1~1.5cm,而所述表面可回收层的整体厚度则大于或者等于3.5cm,使得上面层12具有足够的厚度,从而保证再生处理时物料的粘结和均匀性能,并使再生层具有适宜的厚度。

上述实施例1-4中的所述中下面层2优选由位于上方的第一沥青混凝土层和位于所述第一沥青混凝土层下方的第二沥青混凝土层成组成;同样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下面层也可优选由位于上方的Superpave-20改性沥青层和位于所述Superpave-20改性沥青层下方的Superpave-25改性沥青层组成,这种设置方式同样可进一步有效提升路面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