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湿热地区的排水降噪抗裂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128发布日期:2019-02-10 22:47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湿热地区的排水降噪抗裂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路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湿热地区的排水降噪抗裂式沥青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13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沥青路面占90%以上。在特殊的气候条件和重载交通作用下,我国部分高速公路特别是南方湿热重载地区沥青路面频频出现车辙、开裂、坑槽、剥落等早期损坏现象,甚至部分通车不久的路段即发生较为严重的车辙、开裂、坑槽等病害,这引起了工作者极大的反思。

半刚性基层材料由于其收缩特性而导致沥青路面早期开裂严重,裂缝如果不能及时修补,在水和车辆的综合作用下,出现基层的唧浆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沥青路面的水损坏。因此,在湿热重载条件下,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车辙能力及承载力,解决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及内部排水问题,是提高沥青路面性能及耐久性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湿热地区的排水降噪抗裂式沥青路面结构。

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湿热地区的排水降噪抗裂式沥青路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基层、下基层、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碾压混凝土上基层、级配碎石过渡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环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和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所述底基层厚度为18cm,所述下基层厚度为18cm,所述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碾压混凝土层厚度为20-24cm,所述级配碎石过渡层厚度为15-20cm,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厚度为6-8cm,空隙率为3-6%,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厚度为5-6cm,空隙率为3-5%,所述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厚度为4-5cm,空隙率为18-24%。

作为优选,所述底基层和下基层为传统水泥稳定碎石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GAC-25型沥青混凝土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为GAC-20国产环氧沥青混凝土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OGFC-16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级配碎石过渡层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之间设置有防水粘结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具有承载能力强、高抗裂、抗车辙能力强,集排水、降噪、抗滑功能于一体的有点,本申请提供的路面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湿热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数量,提高沥青路面排水及抗滑能力,降低车辆行驶的噪音,进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看,可大大节约高速公路总投资,并降低路面长期维修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适用于湿热地区的排水降噪抗裂式沥青路面结构,由下而上依次包括底基层7、下基层6、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碾压混凝土上基层5、级配碎石过渡层4、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环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和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级配碎石过渡层置于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与机无机复合改性碾压混凝土上基层之间,既改善了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易出现反射裂缝、基层排水性能差的缺点,又大大减少碾压混凝土由于干缩和以往刚度过大而引起的温缩裂缝、疲劳裂缝等开裂病害。

所述底基层7厚度为18cm,所述下基层6厚度为18cm,所述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碾压混凝土层5厚度为20-24cm,所述级配碎石过渡层4厚度为15-20cm,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厚度为6-8cm,空隙率为3-6%,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厚度为5-6cm,空隙率为3-5%,所述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厚度为4-5cm,空隙率为18-24%。

有机无机复合改性碾压混凝土层分为乳化沥青、粉煤灰、硅灰、高炉矿渣、胶粉等;其中乳化沥青为改性阳离子乳化沥青,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2%;粉煤灰、硅灰、高炉矿渣及胶粉等组合成复合膨胀源,粉煤灰、硅灰、高炉矿渣复合掺量为胶凝材料的20-30%,胶粉掺量为胶凝材料的2-3%;其7d抗折强度可达到1.0MPa,28d抗折强度可达到2.5MPa。

为了提高承载能力,所述底基层7和下基层6为传统水泥稳定碎石结构。组合式路面基层承载能力比传统半钢基层强。

所述级配碎石过渡层4和沥青混凝土下面层3之间设置有防水粘结层。所述沥青混凝土下面层为GAC-25型沥青混凝土结构。

为了提高抗车辙能力,所述环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2为GAC-20国产环氧沥青混凝土结构。车辙动稳定度从3000-6000次/min提高至20000次/min以上,较大的提高了沥青面层抗车辙能力和承载能力,同时环氧沥青混合料致密且抗疲劳性能强,能防止路面基层被雨水冲刷的可能性。

为了实现排水、降噪、抗滑功能,所述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1为OGFC-16大孔隙排水式沥青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排除路面积水,消除弦光、水雾,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并能一定程度地降低路面噪音,提高路面的雨天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

本申请提供的路面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湿热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数量,提高沥青路面排水及抗滑能力,降低车辆行驶的噪音,进而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角度来看,可大大节约高速公路总投资,并降低路面长期维修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