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排水路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2950发布日期:2018-11-30 20:0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排水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水损破坏(如冻胀、融沉和翻浆)是寒区公路常见的冻害现象,也是导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尤其是寒区道路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进入路面的自由水是造成路面损坏的首要因素。目前,解决公路水损害需要尽量减少或防止水进入路面,或是设计一种快速排水路基结构,尽快将进入路面的水排除。

在公开号为CN20489845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快速排水路基结构”,其通过底部水平设置的排水层进行排水,提高了路基的排水效果,但是其排水层为水平设置,因此排水层中积水不能很好的排出,仍然容易导致相应部位发生积水问题,破坏路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排出路基内部积水的快速排水路基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快速排水路基结构,包括路面表层、路基填土层和地基,所述路面表层设置于路基填土层上,所述路基填土层设置于地基上,在路基填土层内设置有底部加强筋排水层和底部排水结构,所述底部排水结构设置在底部加强筋排水层下方;所述底部排水结构包括左右两侧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弯折排水层,所述弯折排水层包括倾斜段排水层和水平段排水层,所述水平段排水层设置于路基填土层的底部,并且水平段排水层的外端从路基填土层的侧边穿出,水平段排水层的内端与倾斜段排水层的底端相连,倾斜段排水层的上端与底部加强筋排水层相连。

进一步的是:在路面表层和路基填土层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在护栏底端对应的地基上设置有排水槽;所述水平段排水层的外端从护栏穿出后与对应侧的排水槽对应。

进一步的是在路面表层与路基填土层之间设置有顶部加强筋排水层。

进一步的是在路基填土层内竖向地设置有排水通道,并且排水通道的上端与顶部加强筋排水层相连,排水通道的下端与底部加强筋排水层相连。

进一步的是在路基填土层内还设置有中部加强筋排水层,所述中部加强筋排水层位于顶部加强筋排水层与底部加强筋排水层之间,并且所述排水通道穿过中部加强筋排水层。

进一步的是在中部加强筋排水层内设置有通风管道,并且通风管道的两端分别从路基填土层的两侧穿出。

进一步的是顶部加强筋排水层、中部加强筋排水层和底部加强筋排水层三者分别包括土工隔水材料层和土工加筋材料层,并且土工隔水材料层位于土工加筋材料层下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土工隔水材料层为防水板,所述土工加筋材料层为钢塑土工格栅,并且在土工加筋材料层内填充有细沙材料。

进一步的是底部排水结构为碎砾石填充层,并且在碎砾石填充层内穿插有钢丝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部排水结构,同时采用弯折排水层的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防止路基底部的积水问题,提高路基底部排水效果。另外,通过设置多层的加强筋排水层以及进一步通过结合排水通道等结构后可形成立体式的排水路基结构,实现对路基的分层、快速排水,有效防止路面出现冻胀、融沉及翻浆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排水路基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路面表层1、路基填土层2、地基3、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弯折排水层5、倾斜段排水层51、水平段排水层52、护栏6、排水槽7、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排水通道9、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通风管道11、土工隔水材料层12、土工加筋材料层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快速排水路基结构,其包括路面表层1、路基填土层2和地基3,所述路面表层1设置于路基填土层2上,所述路基填土层2设置于地基3上,在路基填土层2内设置有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和底部排水结构,所述底部排水结构设置在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下方;所述底部排水结构包括左右两侧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弯折排水层5,所述弯折排水层5包括倾斜段排水层51和水平段排水层52,所述水平段排水层52设置于路基填土层2的底部,并且水平段排水层52的外端从路基填土层2的侧边穿出,水平段排水层52的内端与倾斜段排水层51的底端相连,倾斜段排水层51的上端与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相连。

通过设置底部排水结构,并且采用左右两侧呈“八”字形对称分布的弯折排水层5,可有效地提高底部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避免在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以及底部排水结构内形成较多的积水而造成对路基的破坏。通常情况下,可将水平段排水层52设置为与地基3的表层向贴,即设置水平段排水层52位于路基填土层2的最底层位置。

更具体的,为了提高底部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设置底部排水结构为由碎砾石填充后形成的一层碎砾石填充层;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结构强度,在碎砾石填充层内进一步穿插有钢丝网。当然,上述碎砾石填充层以及钢丝网的设置形状也应当根据弯折排水层5的形状进行设置。

更具体的,通常情况下在路面表层1和路基填土层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护栏6,如附图1中所示,并且进一步在护栏6底端对应的地基3上设置有排水槽7;在此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平段排水层52的外端从护栏6穿出后与对应侧的排水槽7对应;如参照附图1中所示的结构进行设置。这样,从水平段排水层52的外端排出的路基内积水可直接排至排水槽7内。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还可进一步在路面表层1与路基填土层2之间设置有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可提高路基整体顶部区域内的排水效果,如路面表层1等区域内的排水效果。

在设置有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时,为了提高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收集的积水的排出效果,本实用新型中进一步在路基填土层2内竖向地设置有排水通道9,并且排水通道9的上端与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相连,排水通道9的下端与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相连。这样,可通过排水通道9将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所收集的积水快速地排放至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内,然后再通过底部排水结构排出。

更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还可进一步在路基填土层2内还设置有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所述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位于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与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之间,并且所述排水通道9穿过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并且,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理论上可设置有多层。通过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可进一步将路基结构分成多层的排水结构,即分别通过多层的加强筋排水层10提高路基整体的排水效果。而排水通道9通过穿过相应的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后可提高相应层的排水效果。

在设置有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的情况下,还可进一步在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内设置有通风管道11,并且通风管道11的两端分别从路基填土层2的两侧穿出。通风管道11的作用是向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内通入一定的空气,以进一步增强其排水效果。当然,不失一般性,本实用新型也可在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和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内分别设置有相应的通风管道11。

上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和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等结构,其作用是用于增强路基的排水效果,并对路基内的积水进行一定的收集然后再进行排出。理论上,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和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可采用相同的材料层结构。参照附图3中所示,顶部加强筋排水层8、中部加强筋排水层10和底部加强筋排水层4三者均可采用相同的复合层结构,其复合层结构包括土工隔水材料层12和土工加筋材料层13,并且土工隔水材料层12位于土工加筋材料层13下方。土工隔水材料层12主要作用是用于隔水;而土工加筋材料层13则主要是用于积水的收集和排出,及便于积水在该层内流动,同时土工加筋材料层13应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具体的,所述土工隔水材料层12为防水板,所述土工加筋材料层13为钢塑土工格栅,并且在土工加筋材料层13内填充有细砂材料。其中,通过设置钢塑土工格栅,可加强并确保相应排水层的结构强度;而填充细沙材料,则为了提高相应排水层的排水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