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6838发布日期:2018-12-11 20:40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幅员辽阔,每年的用电消耗量是极大的,而建成一所太阳能发电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个家庭平均至少拥有一辆汽车,为了方便人们大多自驾出行,越来越多的车辆也使得公路两旁的车位相当紧张,供不应求。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轨道交通如云轨等的发展也成为城市交通变革的一种必然趋势,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公路现有空间实现太阳能发电、缓解车位紧张及使公共交通立体化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以实现充分利用公路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太阳能发电,缓解车位紧张,以及使公共交通立体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应用于公路,包括:

支撑装置,设置在所述公路的两侧,所述公路的两侧的支撑装置均为多个,每侧的所述支撑装置均沿所述公路的延伸方向分布,所述公路的两侧的所述支撑装置一一对应,各个所述支撑装置均包括相对靠近所述公路中央的第一支撑柱和相对远离所述公路中央的第二支撑柱;

横梁,两端分别与所述公路两侧的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

纵梁,两端分别与位于所述公路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相连接;

太阳能发电板,铺设在所述横梁和/或所述纵梁上;

供轨道车辆通行的轨道,所述轨道铺设在所述横梁和/或所述支撑装置上;

各个所述支撑装置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连接有供车辆停放的平台,且所述平台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

优选地,所述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公路两侧的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支撑装置上,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可拆卸地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横梁还包括连接在所述公路同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的第三横梁。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收卷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收卷装置和供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移动的导向装置,所述收卷装置和所述导向装置均位于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横梁可转动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的另一端设有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用于调整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升起高度的第一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通过机械锁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支撑装置的相连处均设有第二升降装置。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上设有加热装置。

优选地,设置在所述第三横梁上的所述太阳能发电板之间还设置有预留空隙。

优选地,所述预留空隙设置有钢化玻璃板。

优选地,所述横梁和/或所述纵梁上还设置有路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公路两侧的支撑装置,横梁,纵梁,太阳能发电板,以及供轨道车辆通行的轨道。公路两侧的支撑装置均为多个,每侧的支撑装置均沿公路的延伸方向分布,公路两侧的支撑装置一一对应,各个支撑装置均包括相对靠近公路中央的第一支撑柱和相对远离公路中央的第二支撑柱;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公路两侧的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装置相连接;纵梁的两端分别与位于公路同一侧的相邻的两个支撑装置相连接;太阳能发电板铺设在横梁和/或纵梁上;轨道铺设在横梁和/或支撑装置上。同时,各个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连接有供车辆停放的平台,且平台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

如此设置,无需占用额外土地、充分利用公路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太阳能发电,增加了车位数量、缓解了车位紧张,同时在公路上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使城市交通立体化设置,从而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公路现有空间实现太阳能发电、缓解车位紧张及使公共交通立体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板平铺状态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板升起状态示意图。

图1-图3中:

第一支撑柱-1、第二支撑柱-2、太阳能发电板-3、轨道车辆-4、平台-5、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第三横梁-8、收卷装置-9、机械锁-10、第二升降装置-11、路灯-12、绿化带-13、人行道-14、非机动车道-15、机动车道-1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该装置是结合太阳能发电、车库、轨道交通为一体的装置,以实现充分利用公路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太阳能发电,缓解车位紧张,以及使公共交通立体化。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请参考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应用于公路,包括支撑装置,设置在公路的两侧,公路两侧的支撑装置均为多个,可根据实际需求、现有条件等因素设置支撑装置的数目,每侧的支撑装置均沿公路的延伸方向分布,公路两侧的支撑装置一一对应,各个支撑装置均包括相对靠近公路中央的第一支撑柱1和相对远离公路中央的第二支撑柱2;

横梁,两端分别与公路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装置相连接,可以起到支撑、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

纵梁,两端分别与位于公路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支撑装置相连接,可以起到支撑、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

太阳能发电板3,铺设在横梁和/或纵梁上,也就是说,既可以铺设在横梁和纵梁上,也可以铺设在横梁或者纵梁上,具体铺设位置可根据设计条件来确定;

供轨道车辆4通行的轨道,轨道铺设在横梁和/或支撑装置上,也就是说,既可以铺设在横梁和支撑装置上,也可以铺设在横梁或者支撑装置上,具体铺设位置可根据建设要求、结构设计等因素来确定;

各个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之间连接有供车辆停放的平台5,且平台5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之间,此外平台5还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电脑、电话等方式预约停车位,可方便车主在到达预定停车位时能尽快停放车辆,保证车位能有效、有序、合理地利用。

如此设置,无需占用额外土地、充分利用公路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太阳能发电、提供电力资源,增加了车位数量、缓解了车位紧张,同时在公路上方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缓解了地面交通压力、使城市交通立体化设置,从而解决了如何充分利用公路现有空间实现太阳能发电、缓解车位紧张及使公共交通立体化的问题。

一些实施例中,横梁包括第一横梁6和第二横梁7,第一横梁6的一端和第二横梁7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公路两侧的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装置上,第一横梁6的另一端和第二横梁7的另一端可拆卸地相连接。如此设置,避免横梁过长造成制造和运输困难的问题,同时方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安装与拆卸,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从二者连接处打开升起、避免公路上有超高车辆出现时受到阻挡。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6的另一端和第二横梁7的另一端通过机械锁10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与支撑装置的相连处均设有第二升降装置11。第二升降装置11可以为液压升降装置,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活塞杆与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相连接。当有超高车辆通过时,机械锁10打开,液压缸推动活塞杆上升,活塞杆带动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向上升起;车辆通过后,液压缸带动活塞杆下降,从而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回落,机械锁10关闭。如此设置,可有效解决公路有超高车辆等无法通过的情况,且机械锁连接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进一步使装置更加稳固。当然,第二升降装置11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同等效果的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横梁还包括连接在公路同一侧的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7之间的第三横梁8。如此设置,加强了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整体强度,使其更加稳固。

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公路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支撑装置间的纵梁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一种方式为两个第一支撑柱1之间连接有纵梁,两个第二支撑柱2之间连接有纵梁;还有一种方式为纵梁交叉设置,即第一支撑柱1与其对角线位置上的第二支撑柱2之间连接有纵梁,另一条对角线上的第二支撑柱2和第一支撑柱1之间连接有纵梁;也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如图2所示;如此设置,加强了支撑装置的结构强度,增强了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沿公路延伸方向设置的相邻的两个第一横梁6以及相邻的两个第二横梁7之间均可以设置交叉布置的连接梁,如图2所示,这样设置,可进一步使装置更加稳固。

一些实施例中,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收卷太阳能发电板3的收卷装置9和供太阳能发电板3移动的导向装置,收卷装置9和导向装置均位于横梁和纵梁的上方。如此设置,可方便地根据需要使太阳能发电板移动至预定位置或者将其收起,比如遇到恶劣天气可将太阳能发电板迅速收起避免损坏装置,同时太阳能发电板沿一定的轨道移动,不会发生晃动或者意外脱落的情况。

一些实施例中,收卷装置9设有卷轴,卷轴带动太阳能发电板3收起或展开。太阳能发电板3两侧均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和相对于第一导轨可移动的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从而形成导向槽,太阳能发电板3伸入于导向槽、在导向槽内移动。当收卷装置9带动太阳能发电板3在导向槽内移动,到达预定位置时,太阳能发电板3停止运动,第二导轨向第一导轨靠拢,直至夹紧太阳能发电板3;当太阳能发电板3再次运动时,第二导轨远离第一导轨,放松太阳能发电板3,在收卷装置9的带动下太阳能发电板3在导向槽内移动。为了防止划伤太阳能发电板3,可以在导向槽内设置毛毡等,保护其免受损伤。如此设置,方便收起或展开太阳能发电板,且太阳能发电板固定牢靠,即使在大风情况下也不会晃动。

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板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梁可转动连接,太阳能发电板3的另一端设有设置在横梁上、用于调整太阳能发电板3升起高度的第一升降装置。如图3(a)所示为太阳能发电板3平铺时的状态,比如,冬季下雪时将太阳能发电板3平放,可阻挡大雪覆盖路面;图3(b)所示为太阳能发电板3升起时的状态,通过第一升降装置可以调节太阳能发电板3与横梁之间的距离。如此设置,可调整太阳能发电板升起的高度,增加太阳能发电板接收的光照,也使得太阳能发电板与路面之间有更多的通风口,促进路面的空气流通,改善公路的空气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装置包括与横梁固定连接的底座和用于连接太阳能发电板3的支座,底座设有可转动连接的丝杠,支座设有与丝杠相配合的螺纹孔,当丝杠转动时,带动支座沿丝杠的轴向方向作直线运动,以调节太阳能发电板3与横梁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太阳能发电板3与路面之间的通风口,改善路面的空气质量。当然,第一升降装置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起到同等效果的装置。

一些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板3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设有加热丝。如此设置,在冬季下雪天气,太阳能发电板上会有积雪覆盖,打开加热装置,可使积雪融化,避免因积雪过多造成装置承受过大压力而出现装置被损坏的情况,同时减少了路面积雪覆盖,利用太阳能发电板的加热装置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三横梁8上的太阳能发电板3之间还设置有预留空隙。比如,公路两侧的第一支撑柱1分别设置在机动车道16两端的绿化带13中,第二支撑柱2分别设置在人行道14和非机动车道15之间的绿化带13中,绿化带13中可设有用于安装支撑装置的预埋件,便于后续安装。如此设置,在第三横梁上的太阳能发电板之间设有一定的预留空隙,使被遮挡的植被能照射到阳光,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不影响植被的生长。

一些实施例中,预留空隙还可设置钢化玻璃板。如此设置,钢化玻璃板可以充分透光,不影响植被的生长,且强度高,使用安全,其承载能力增大改善了易碎性质,即使钢化玻璃板破坏也呈无锐角的小碎片,其造成的伤害极大地降低了。

一些实施例中,横梁和/或纵梁上还设置有路灯12。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路面的照明需求,在横梁和纵梁上均设有路灯12,也可以在横梁或者纵梁上设置路灯12。如此设置,无需额外安装路灯所用的路灯支架等其他部件,节约材料,减少资金投入。

此外,在公路设置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当随着季节温度的升高,路面的温度也随之升高,铺设的太阳能发电板可使路面出现阴凉,从而降低路面温度,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

下面内容结合上述各个实施例,对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进行具体的说明,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横梁、纵梁、太阳能发电板3、供轨道车辆4通行的轨道,以及供车辆停放的平台5。其中,支撑装置设置在公路的两侧,公路两侧的支撑装置均为多个,每侧的支撑装置均沿公路的延伸方向分布,公路两侧的支撑装置一一对应,各个支撑装置均包括相对靠近公路中央的第一支撑柱1和相对远离公路中央的第二支撑柱2;横梁两端分别与公路两侧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装置相连接;纵梁两端分别与位于公路同一侧的相邻两个支撑装置相连接;太阳能发电板3铺设在横梁和/或纵梁上;供轨道车辆4通行的轨道铺设在横梁和/或支撑装置上;各个支撑装置的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之间连接有平台5,且可升降地设置在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之间,此外平台5还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电脑、电话等方式预约停车位。

在该实施例中,横梁包括第一横梁6和第二横梁7,第一横梁6的一端和第二横梁7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公路两侧的相对应的两个支撑装置上,第一横梁6的另一端和第二横梁7的另一端通过机械锁10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与支撑装置的相连处均设有第二升降装置11。横梁还包括连接在公路同一侧的第一支撑柱6和第二支撑柱7之间的第三横梁8。第一横梁6、第二横梁7、第三横梁8的设置使装置更加稳固,而且公路上若有超高车辆行驶也可安全通过。

在该实施例中,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收卷太阳能发电板3的收卷装置9和供太阳能发电板3移动的导向装置,收卷装置9和导向装置均位于横梁和纵梁的上方。导向装置还可以起到固定太阳能发电板3的作用。太阳能发电板3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横梁可转动连接,太阳能发电板3的另一端设有设置在横梁上、用于调整太阳能发电板3升起高度的第一升降装置。这样方便收起或展开太阳能发电板3,而且第一升降装置的设置有助于路面的空气流通,改善空气质量。

在该实施例中,太阳能发电板3上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可设有加热丝。在冬季下雪天气,打开加热装置,可使太阳能发电板3上的积雪融化,防止因积雪过多造成装置被损坏,同时减少了路面积雪,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在该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三横梁8上的太阳能发电板3之间还设置有预留空隙,预留空隙铺设有钢化玻璃板,使植被接受充足的阳光,不影响植被生长,且钢化玻璃的使用安全性高。此外,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还设有路灯,无需单独安装,充分利用装置的现有空间,节约资源,减低成本投入。

如此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立体化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发电、车库、轨道交通结合为一体,以实现充分利用公路现有土地资源进行太阳能发电,缓解车位紧张,以及使公共交通立体化。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