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上的修补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4507发布日期:2018-12-18 22:0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上的修补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上的修补平台。



背景技术:

悬浇箱梁浇筑完成并拆模后,对箱梁体外局部进行色差及缺陷的处理,以达到整体外观和谐一致。为了方便施工,通常在箱梁一侧安装修补平台。

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水平设置且固定在悬浇箱梁1外侧上的支撑杆01,支撑杆01上设有水平设置的承接板02,通过承接板02对施工人员进行支撑。

上述技术方案所披露的一种修补平台,其通过将承接板固定在支撑杆上对施工人员进行支撑,而由于支撑杆固定在悬浇箱梁上,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施工范围受限,使得修补过程中,需要根据修补处的位置重新安装修补平台,导致修补过程中的施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上的修补平台,其具有能够方便调节施工范围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上的修补平台,包括两个一端固定在悬浇箱梁侧壁上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伸缩杆由若干个截面为“U”形的套杆套接构成,两侧所述伸缩杆上所述套杆一一对应且两侧所述套杆“U”形开口相对设置,相互对应所述套杆上设有固定在套杆上的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的伸长使得钢板承接面积增加,从而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有更大的施工面积,从而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面积受限导致施工效率降低的情况出现;且不需要使用时,通过缩短伸缩杆使得整体体积减小,从而使得修补平台整体方便携带。

优选的,所述套杆远离所述悬浇箱梁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竖杆,靠近所述悬浇箱梁的竖杆上设有与所述悬浇箱梁固定的横杆,其余所述竖杆上设有插设在所述横杆上的防护栏杆,所述防护栏杆逐个套接设置,远离所述悬浇箱梁的竖杆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护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竖杆、横杆及防护栏杆在伸缩杆上组成防护框架,施工过程中通过防护框架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安全。

优选的,两端相对距离最大的两个钢板相互背离一端的底部向下延伸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电动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气缸驱动远离悬浇箱梁一侧的固定板向外滑移,从而使得钢板向外滑移,实现了钢板位置的滑移,从而使得施工范围增大。

优选的,所述悬浇箱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燕尾槽,所述伸缩杆上靠近所述悬浇箱梁一端设有与所述燕尾槽相互配合的燕尾块,所述滑轨上设有驱动所述燕尾块上下滑移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燕尾块在燕尾槽内进行竖直方向上的滑移,从而使得两个伸缩杆沿竖直方向进行滑移,这样,施工过程中,承接施工人员的钢板可以在竖直方向进行滑移,使得在竖直方向上的施工范围得到了增加,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优选的,两侧所述滑轨顶部设有滑轮,两侧所述滑轨底部设有卷扬机,所述卷扬机有两个,两个所述卷扬机上绕卷有拉绳,所述拉绳绕过所述滑轮并固定在所述燕尾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卷扬机转动对拉绳进行收放,从而实现对燕尾块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悬浇箱梁上缺陷的位置对伸缩杆的高度方向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方便了施工人员进行缺陷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卷扬机同轴设置,且两个所述拉绳绕设方向相同,所述卷扬机一侧设有与之同轴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转动轴贯穿两个所述卷扬机并与所述卷扬机同步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贯穿两个卷扬机的转动轴,使得两个卷扬机能够同步进行转动,在进行竖直方向位置调节过程中,通过同步转动的卷扬机使得两个伸缩杆能够保证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靠近所述悬浇箱梁的套杆底部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一端位于所述套杆上远离所述悬浇箱梁一侧,其另外一端向下倾斜并指向所述悬浇箱梁设置,所述斜撑杆抵接在所述燕尾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斜撑杆的设置,对伸缩杆底部进行支撑,使得伸缩杆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避免伸缩杆支撑过程中,由于底部承载能力不足造成伸缩杆倾斜的现象产生。

优选的,所述套杆顶面位于所述第一钢板下方阵列设有若干凹槽,所述第一钢板上设有与所述凹槽相互匹配的凸块,所述凹槽内及所述凸块远离所述第一钢板一侧分别设有定位磁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与凹槽之间的相互配合对钢板位置进行固定,并通过定位磁石的磁力相互吸附对钢板进行位置的固定,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钢板滑移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伸缩杆的设置,使得修补平台水平位置上的面积能够增加,从而使得施工人员在水平面上施工范围得到了有效地增加,进而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提高;

2、通过同轴设置的卷扬机及燕尾槽与燕尾块之间的相互配合,施工过程中,当需要对竖直位置进行调节时,通过同轴设置的卷扬机使得两个伸缩杆在竖直方向上同步进行位移,且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块对伸缩杆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滑移过程中,伸缩杆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修补平台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上的修补平台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上的修补平台收缩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01、支撑杆;02、承接板;1、悬浇箱梁;11、滑轨;111、螺钉;112、燕尾槽;113、滑轮;2、伸缩杆;21、套杆;211、燕尾块;212、斜撑杆;213、凹槽;22、竖杆;221、横杆;222、防护栏杆;223、第二护栏;3、钢板;31、固定板;32、电动气缸;33、凸块;331、定位磁石;4、驱动电机;42、卷扬机;421、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附着在悬浇箱梁1上的修补平台,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固定在悬浇箱梁1上的伸缩杆2,这里,伸缩杆2相互平行设置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且如图2所示,伸缩杆2由若干个截面为“U”形的套杆21套接构成,两侧伸缩杆2上套杆21一一对应且两侧套杆21上“U”形开口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同侧套杆21数量为三个,且相互对应的套杆21上设有固定在套杆21顶面的钢板3,这里,如图4和图5所示,套杆21顶面设有若干凹槽213,钢板3底部设有与凹槽213相互匹配的凸块33,凹槽213底面与凸块33远离钢板3一端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磁石331。这样,使用过程中,通过钢板3进行支撑,当单一钢板3的位置不足以对施工范围进行覆盖时,通过伸缩杆2的伸长使得施工范围增大,从而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有更大的施工范围进行施工;当施工完成后,通过收缩伸缩杆2使得整体体积减少,从而使得整体结构能够方便地进行携带。

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对伸缩杆2进行驱动,如图3所示,相对距离较大的两个钢板3相背离一侧向下延伸设有固定板31,固定板31之间设有电动气缸32。这样,通过电动气缸32的伸长使两个钢板3之间距离增大,从而使得施工面积得以增加,且电动气缸32驱动方便,使得施工人员操作更加流畅。

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水平方向上的施工范围进行调节,还需要对竖直方向上的施工范围进行调节,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悬浇箱梁1上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滑轨11,滑轨11内设有竖直设置的燕尾槽112,这里,滑轨11通过螺钉111固定在悬浇箱梁1上,伸缩杆2上设有与燕尾槽112相互匹配的燕尾块211,滑轨11上设有驱动燕尾块211上下滑移的驱动装置;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用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两侧滑轨11之间的两个卷扬机42,滑轨11顶部设有滑轮113,这里,滑轮113圆形底面与悬浇箱梁1侧壁相互平行设置,卷扬机42上绕卷有拉绳421,两个拉绳421分别绕过两侧的滑轮113并固定在同侧燕尾块211上方。这样,通过卷扬机42的转动对拉绳421的收放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伸缩杆2的上下滑移,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悬浇箱梁1上缺陷的位置对底部伸缩杆2进行调节,方便了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需要始终保持钢板3的水平,如图3所示,两个卷扬机42同轴设置,且卷扬机42一侧设有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上转动轴贯穿两个卷扬机42轴心并与两个卷扬机42同步转动。这样,施工过程中,在对竖直方向进行调节时,通过两侧卷扬机42同步转动,使得两侧伸缩杆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同步滑移,从而保证了伸缩杆2沿竖直方向滑移过程中,钢板3能够始终保持水平。

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如图3所示,在套杆21远离悬浇箱梁1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竖杆22,靠近悬浇箱梁1的竖杆22上设有与悬浇箱梁1固定的横杆221,其余竖杆22上设有插设在横杆221上的防护栏杆222,防护栏杆222逐个套接设置,远离悬浇箱梁1的竖杆22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第二护栏223,第二护栏223及防护栏杆222与竖杆22之间设有安全网。通过防护栏杆222及横杆221的设置对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避免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失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为了提高伸缩杆2的承载能力,如图2所示,靠近悬浇箱梁1的套杆21底部设有斜撑杆212,斜撑杆212一端位于套杆21上远离悬浇箱梁1一侧,其另外一端向下倾斜并指向悬浇箱梁1设置,斜撑杆212抵接在燕尾槽112内。这样,在进行支撑过程中,通过斜撑杆212的设置使得伸缩杆2承载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避免了承载过程中,由于负载过大导致伸缩杆2弯折的现象产生。

工作原理:

施工过程中,通过螺钉111将滑轨11固定在悬浇箱梁1上,打开驱动电机4对伸缩杆2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伸缩杆2的高度能够适用于悬浇箱梁1上的缺陷位置;调节完成后,通过驱动电动气缸32使伸缩杆2伸长,从而使得竖直方向上,钢板3位置适用于悬浇箱梁1上的缺陷位置;施工完成后,收缩钢板3,使得整体面积缩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