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6751发布日期:2019-03-02 02:04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



背景技术:

在斜拉桥中,主梁承受的自重和车辆活载通过斜拉索传递给主塔,形成了斜拉桥的受力体系。斜拉索与主梁之间牢固的连接构造是斜拉索传递荷载的前提,也是斜拉桥受力体系成立的基础。对采用边箱钢主梁截面形式的斜拉桥,传统的斜拉索的索梁锚固方式主要由以下2种:

(1)钢锚箱锚固于边箱钢主梁箱室中间,若斜拉索通过钢锚箱锚固于边箱钢主梁箱室中间,由于钢锚箱置于边箱钢主梁的内部,在运营过程中,后期维修养护不便;

(2)钢锚箱锚固于边箱钢主梁箱室外腹板侧面,若斜拉索锚固于边箱钢主梁箱室外腹板侧面,由于斜拉索与腹板间传力不直接,索梁锚固结构局部应力较大,耐疲劳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保证斜拉索与纵桥向外腹板之间的传力直接、顺畅,避免局部应力过大,后期养护维修也较方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其包括用于锚固斜拉索底端的锚拉板式锚固结构,所述锚拉板式锚固结构组设于边箱钢主梁的上翼缘上表面上,且所述锚拉板式锚固结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翼缘与所述边箱钢主梁纵桥向外腹板的交汇处。

进一步地,所述锚拉板式锚固结构位于所述纵桥向外腹板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锚拉板式锚固结构包括锚拉板、用于锚固所述斜拉索的锚筒和设于所述锚筒底部且与所述锚筒垂直安装的锚垫板;所述锚拉板组设于所述上翼缘上表面上,且其顶部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一盲孔;所述锚筒至少部分安装在所述盲孔内,所述锚垫板与所述盲孔底部存在间隙;所述锚垫板上设有与所述锚筒筒口相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锚筒的外壁焊接于所述盲孔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锚垫板焊接于所述锚筒上。

进一步地,所述锚拉板内沿其中轴线对称设有两加劲肋,两所述加劲肋与所述锚拉板中轴线平行,且其底端与所述上翼缘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翼缘下表面设有竖向的加劲板,所述加劲板垂直于所述纵桥向外腹板的板面,所述加劲板顶端与所述加劲肋的底端相交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锚拉板式锚固结构设在上翼缘上与纵桥向外腹板对应的位置,斜拉索锚固于锚拉板式锚固结构上,形成索梁锚固结构。桥梁结构的恒载和车辆荷载通过边箱钢主梁的纵桥向外腹板传递至上翼缘后,再传递至与之相对应的锚拉板式锚固结构,最终传递至斜拉索上,实现边箱钢主梁与斜拉索之间的直接传力,改善了索梁锚固结构的受力,提高了索梁锚固结构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锚拉板式锚固结构设于上翼缘上与纵桥向外腹板对应的位置处,再将斜拉索锚固于锚拉板式锚固结构上,保证斜拉索与纵桥向外腹板之间的传力直接、顺畅。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锚拉板式锚固结构位于桥面上,很容易到达,因而后期的养护维修也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沿纵桥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锚拉板式锚固结构沿横桥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0、锚拉板;11、锚筒;12、锚垫板;13、盲孔;14、加劲肋;2、斜拉索;3、边箱钢主梁;30、上翼缘;31、纵桥向外腹板;32、加劲板;4、钢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其包括用于锚固斜拉索2底端的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组设于边箱钢主梁3的上翼缘30上表面上,且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至少部分位于上翼缘30与边箱钢主梁3纵桥向外腹板31的交汇处。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将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设在上翼缘30上与纵桥向外腹板31对应的位置,斜拉索2锚固于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上,形成索梁锚固结构。

桥梁结构的恒载和车辆荷载通过边箱钢主梁3的纵桥向外腹板31传递至上翼缘30后,再传递至与之相对应的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最终传递至斜拉索2上,实现边箱钢主梁3与斜拉索2之间的直接传力,改善了索梁锚固结构的受力,提高了索梁锚固结构的耐久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设于上翼缘30上与纵桥向外腹板31对应的位置处,再将斜拉索2锚固于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上,保证斜拉索2与纵桥向外腹板31之间的传力直接、顺畅。同时,由于本发明的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位于桥面上,很容易到达,因而后期的养护维修也较方便。

参见图1所示,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位于纵桥向外腹板31正上方。

参见图2所示,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包括锚拉板10、用于锚固斜拉索2的锚筒11和设于锚筒11底部且与锚筒11垂直安装的锚垫板12,锚垫板12采用熔融焊接的方式焊接于锚筒11上;锚拉板10组设于上翼缘30上表面上,且其顶部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一盲孔13,锚拉板10根据斜拉索2索力的大小选取合适的尺寸,盲孔13的开口尺寸应该满足斜拉索2挂设作业的空间需要;锚筒11至少部分安装在盲孔13内,锚筒11的外壁采用焊接方式焊接于盲孔13内壁上,锚垫板12与盲孔13底部存在间隙,用于安装与斜拉索2相连的锚头;锚垫板12上设有与锚筒11筒口相对应的通孔。

参见图2所示,锚拉板10内沿其中轴线对称设有两加劲肋14,两加劲肋14与锚拉板10中轴线平行,且其底端与上翼缘30相连。加劲肋14可以补偿由于开设盲孔13而对锚拉板10截面的削弱作用,增强锚拉板10与上翼缘30焊接后的横向刚度和整体性。

参见图2所示,上翼缘30下表面设有竖向的加劲板32,加劲板32垂直于纵桥向外腹板31的板面,加劲板32顶端与加劲肋14的底端相交汇。

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H型、Y型、倒Y型、A型索塔的斜拉桥,一种实施例斜拉桥中,索塔呈H型,其还包括钢横梁4、多个如上的边箱结合梁斜拉桥索梁锚固构造以及斜拉索2,钢横梁4横桥向两侧均设有边箱钢主梁3,钢横梁4横桥向两侧的边箱钢主梁3均设于索塔的横梁上,并且分别位于该横梁的两侧,斜拉索2一端锚固于索塔上,另一端锚固于锚拉板式锚固结构1上。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