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6714发布日期:2019-03-02 02:04阅读:7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面构造,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



背景技术:

中小跨径桥梁通常采用梁式桥或拱式桥,桥面铺装即行车道铺装时,它是车轮直接作用的部位。行车道铺装存在多种形式,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沥青表面处治和泥结碎石等。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用的较广,能满足各项要求。但是水泥混凝土铺装的造价低,耐磨性能好,适合重载交通,但养生期长,日后修补较麻烦;沥青混凝土铺装质量较轻,维修养护方便,通车速度快,但易老化和变形。沥青表面处治和泥结碎石铺装,耐久性较差。无论是采用水泥混凝土,还是采用沥青混凝土做桥面铺装,在其破损后,都需要限行通车,将破损的地方进行切割凿除,然后浇筑养护,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和金钱。并且桥面的铺装时也需要消耗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桥梁构造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桥梁构造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降低维护成本,缩短维修周期,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包括有多块预制桥面板和纵梁,多块所述预制桥面板互相平行设置、搭设在所述纵梁的上表面,所述预制桥面板和纵梁之间通过卡和构造相固定;

所述卡和构造由板肋卡和在卡槽内组成,所述板肋设置在所述预制桥面板下表面端部位置,所述卡槽设置在所述纵梁上、与板肋相对应位置处。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还包括有横梁,所述横梁为倒置的“T”型结构,所述纵梁垂直的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上表面处,所述纵梁两端分别搭设在所述横梁倒置的“T”型结构上。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在相邻设置的预制桥面板之间设置有拼装缝,所述拼装缝内部设置有填充材料。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在所述预制桥面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吊装孔。

更进一步的,前述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所述吊装孔至少为两个,所述吊装孔为矩形结构。

前述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安装横梁,并控制标高,在所述横梁的节点位置浇筑混凝土,胶结成整体;

(2)与所述横梁相垂直的安装纵梁,所述纵梁下表面带有凹槽,所述纵梁为多根,调整纵梁的位置,使凹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3)浇筑上横梁(现浇)至桥面顶标高,使纵梁与横梁连成一个整体,增加桥梁的整体性;

(4)在横纵梁施工的同时,预制带有板肋的预制桥面板;

(5)铺装桥面板,将达到安装强度的桥面板,在预制桥面板留有吊装孔(4),通过吊装孔起吊预制桥面板,并调整桥面个板的间距,控制在1cm;

(6)用高强度砂浆填充连接构造中的缝隙,用柔性材料填充预制桥面板间的缝隙。

前述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的维修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检查桥面,发现有破损相对严重的桥面板;

(2)预制同等规格的桥面板;

(3)标准养护到设计强度,吊运至现场;

(4)将破损的桥面板,通过吊装孔进行与原桥面的分离与拆除;

(5)将新的预制桥面板安装在相应的位置;

(6)用高强度砂浆填充连接构造中的缝隙,用柔性材料填充预制桥面板间的缝隙。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采用拼装式的组合结构,在工厂预制桥面板,通过卡和构造固定在纵梁上,预制桥面板与预制桥面板之间和预制桥面板与纵梁之间在安装时留有一公分的拼接缝,使用柔性材料填充预制桥面板与预制桥面板,预制桥面板与纵梁之间的空隙,完成桥面的施工;本实用新型采用带有板肋的预制桥面板与带有卡槽的纵梁相连接,克服了预制桥面板在受到车辆动荷载作用下产生位移;方便施工的同时,由于刚性连接的部位通过柔性材料隔离,起到了缓冲的作用,延长了桥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恒本;在预制桥面板的上表面设置吊装孔是为了方便更换操作,不会大面积的破坏桥面结构,降低对交通的阻碍时间。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俯视图;

图2为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正面剖视图;

图3为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侧面剖视图;

图4为桥面板主视图;

图5为桥面板左视图;

图6为桥面板仰视图;

图中标记含义:1.预制桥面板,2.横梁,3.纵梁,4.吊装孔,5.卡和构造,6.拼装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及各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有预制桥面板1、横梁2、纵梁3、吊装孔4、卡和构造5和拼装缝6。

横梁2为倒置的“T”型结构,纵梁3垂直的设置在横梁2的上表面处,纵梁3两端分别搭设在横梁2倒置的“T”型结构上。多块预制桥面板1互相平行设置、搭设在纵梁3的上表面,预制桥面板1和纵梁3之间通过卡和构造5相固定;卡和构造5由板肋卡和在卡槽内组成,板肋设置在预制桥面板1下表面端部位置,卡槽设置在纵梁3上、与板肋相对应位置处。在相邻设置的预制桥面板1之间设置有一公分左右的拼装缝6,拼装缝6内部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

为了在桥面板破损时方便维修,在预制桥面板1的上表面对称的设置有四个矩形结构的吊装孔4,便于施工。

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在预制场预制横梁2、纵梁3(两端带有锚筋),预制桥面板1(表面均光滑平面);

(2)将预制横梁2安装到桩帽上,搭接长度30cm,并用高强度水泥砂浆找平及调整横梁2安装底标高,使其顶面标高至设计标高h1;

(3)安装横梁2后,在两片预制横梁2之间留有湿接缝(节点),通过混凝土的现场浇筑,使各片独立预制横梁连成一片整体横梁2(横梁的下半部分),并与下部结构刚接成一个整体;

(4)在与预制横梁2相垂直的方向安装预制纵梁3,其搭接长度30cm。预制纵梁3的上表面带有凹槽,预制纵梁3为多根,并排安置在横梁2(横梁的下半部分)。同样,使用高强度水泥砂浆,调整预制纵梁3的顶面标高,使预制纵梁的顶面标高为桥面的设计标高h0,其凹槽需处于同一平面上;

(5)浇筑横梁(横梁的下半部分为预制横梁,上半部分为现浇横梁)至桥面顶标高h0,使纵梁与横梁连成一个整体,增加桥梁(结构段)的整体性;

(6)铺装桥面板,将达到安装强度的桥面板(预制桥面板留有吊装孔4),通过吊装孔起吊预制桥面板,用板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调整桥面板的间距,控制在1cm;

(7)用高强度砂浆填充连接构造5中的缝隙,用柔性材料(例如挤塑型聚苯板、沥青麻丝、橡胶条等)填充预制桥面板间的缝隙6。

(8)桥面工程施工完成。

一种预制拼装混凝土桥面板的维修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检查桥面,发现有破损严重的桥面板,桥面板表面形成通长裂缝(裂缝宽度ω≥0.3mm)或混凝土发生脱落;

(2)记录破损桥面板的位置、规格、数量;

(3)将需要替换的桥面板,在预制品生产厂,预制生产相应规格、和数量的预制桥面板,并在桥面板上标志规格;

(4)在预制厂标准养护预制桥面板至设计强度,通过运输车运输将相应规格的预置桥面板至现场;

(5)将连接构造填充的高强度砂浆剔除,通过吊装孔起吊破损的预制桥面板,实现与原桥面的分离与拆除;

(6)将连接构造中的杂物清除干净,并将附着在预制桥面板上的柔性材质剔除干净;

(7)将新的预制桥面板安装在相应的位置,并调整新桥面板与原桥面板的间距,控制在1cm;

(8)用高强度砂浆填充连接构造中的缝隙,用柔性材料填充预制桥面板间的缝隙;

(9)重复上述步骤,将其它有破损的预制桥面板依次替换,直至全部替换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