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6010发布日期:2019-03-15 20:4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桥梁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



背景技术:

结构伸缩装置是延伸结构与结构之间预留缝隙功能性过渡的必要设备,常见于桥梁和建筑结构或其他需要预留缝隙的结构。它主要用于调节温度变化和地基沉降变形,满足结构使用功能过渡的需要。比如,桥梁结构一般在一定桥长范围需设置多道结构缝,以适应桥梁长联结构由于温度变化产生过大的结构温度内力;这种过大的温度内力会造成结构出现裂纹或难以控制,致使结构因温度力过大而丧失承载能力。因此,在结构所留缝隙处,为了满足桥上车辆能够平稳行驶通过,必须设置既满足温度变化产生的结构变形,又要能够承载车辆载重及其行驶所产生的振动力的一种伸缩装置。同时,这种伸缩装置还必须比较理想地、无障碍地适应桥梁结构间不同的纵向坡度变化,以及桥梁结构间的平面转角变形与结构弯曲度的布置要求。

到目前为此,传统桥梁伸缩装置在桥梁运营期间,由车辆带到桥梁面的砂石、泥块、垃圾等无法得到及时清理,不可避免地会在传统伸缩装置中的空隙、凹槽等结构衔接部位积存大量的污垢,因而阻碍其自由伸缩,并使其排水不畅。

目前的桥梁伸缩装置有钢板梳齿式和型钢模数式这两种,其中:

(1)钢板梳齿式桥梁伸缩缝装置:是把一块钢板的一部分切割成梳齿,未切割的部分跨越结构所预留的缝隙,利用搁置在无缝隙的结构基体平面面上的梳齿相互对应,来适应结构间预留缝隙由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变位。一般情况,为了满足结构间跨缝伸缩装置的受力要求,被切割削弱的梳齿钢板截面处在结构间缝隙之外,而用未切割削弱的部分实体钢板截面跨越缝隙。钢板梳齿式桥梁伸缩缝装置均采用螺栓固定,如图1所示。这类伸缩装置将带有梳齿的伸缩钢板用螺栓直接将钢板固定在结构基面上,为了保证伸缩装置能够正常伸缩滑动,必须在伸缩钢板下面铺设不锈钢板;同时为保证其能够具有多向转动功能,在一端的钢板下面还需设有转动铰。

1)这类伸缩装置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安装,但由于混凝土结构基面是在现场浇筑施工,其平整度难以保证,车辆行驶通过伸缩装置时就会产生疲劳振动,以致于造成固定梳齿钢板的螺栓螺帽脱落或螺栓断裂破坏,以及梳齿钢板脱离等严重病害。

2)跨缝板因车辆荷载反复作用的影响,会使伸缩装置梳齿板结构发生上下挠动,致使两侧紧固螺栓承受着无数次的拉压力,长此以往,螺栓会因此出现疲劳破坏。

3)这类伸缩装置存在梳齿凹陷缺口比较大,容易落入尘土杂质,长期积满污垢后,会影响梳齿的伸缩运动。

4)为了能够尽量少积污垢,就必须使梳齿间横向贴合比较紧密,以便梳齿在伸缩时自动铲除尘土杂质。事实上,由于伸缩装置是一种受温度变化而缓慢的位移,并不能起到铲除的作用。相反,会由于梳齿间横向密贴使水平转动位移受到约束,不适应结构较大平面转角要求。

5)梳齿钢板刚性较大,当预留缝隙两侧的结构出现纵坡方向的变位时,钢板在螺栓固定作用下,梳齿段钢板端部会成翘起状,对桥面行驶的车辆轮胎会造成比较危险的影响。

(2)型钢模数支承式伸缩装置:是由特制型钢作为横梁搁置连接在纵梁上,纵梁跨越结构所预留的缝隙。横梁按照等间距排列,分为中梁和边梁,其中边横梁同时通过焊接预埋钢板和焊接预埋钢筋锚固在桥面结构钢筋混凝土内,中横梁固定在按间隔排列的多片纵梁可移动的连接件上,并由多根定位链条将处于伸缩状态中的横梁定位。纵梁伸入预埋在预留缝隙两侧结构中的钢位移箱内,钢位移箱内设置有承压支座、压紧支座、压缩弹簧和剪切位移弹簧等部件,这些部件的目的是使纵梁能够适应结构坡度、转角、伸缩等位移的变化。横梁之间留有等间距的间隙,边中横梁槽口内嵌入V形橡胶条封闭缝隙,起到横向排水和防止尘土杂质落入,如图2所示。

1)这类伸缩装置整体性好,但结构复杂,连接件多,由承压支座、压紧支座、压缩弹簧和剪切位移弹簧等非金属连接构件控制着伸缩装置的整体寿命和维护周期,横梁连接件容易在车辆振动中脱落,造成横梁使纵梁集中受力而破坏。

2)型钢模数式伸缩装置嵌入的V形橡胶条,年久容易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换,会造成锚固件、滑动部件常常被雨水侵蚀损坏。

3)这类伸缩装置各间隔排列的横梁顶面凹凸不平,同时,桥面铺装施工会造成桥面与伸缩装置面有高差,车辆荷载在搓板式伸缩装置顶面行驶振动噪声大,疲劳损伤严重,纵横梁之间的锚固件和纵梁位移箱内承压支座、压紧支座、压缩弹簧和剪切位移弹簧等会因为长期振动而出现脱落。

4)型钢模数式伸缩装置嵌入的V形橡胶条内很容易积存大量的尘土杂质,堆满的污垢引起V形橡胶条被挤破损,影响伸缩装置正常伸缩。

5)边横梁焊接在桥面铺装结构层的预埋钢筋钢板上,受锚固力的影响会出现松脱。

目前,传统用于道路路面结构接缝的伸缩装置,如图3所示,由滑盖和驱动板组成,驱动板包含弯曲部分和紧邻的平行滑动面的水平部分,弯曲部分及水平部分均带有滑动面。滑动面上平放着弹性材料与均匀厚度的滑板,滑板用螺栓固定在路面缝隙另一侧路面结构中,其水平段用桥跨越两侧道路面之间的缝隙。水平段滑板用抗弯刚性钢板加强,弯曲段滑板则由薄的柔性板组合加劲。叠加在滑板上的舌板紧固在道路一侧路面结构中。

1)由于一般道路接缝宽度与桥梁结构预留缝宽度相比较而言非常小,不同于桥梁结构需要根据桥梁跨度和桥型来设置所预留的缝隙宽度,因此,桥上所设置的伸缩装置与道路设置的伸缩装置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伸缩装置直接采用特殊的弹性板材是为了满足路面结构膨胀伸缩时弯曲的需要,同时,构造上需要把特殊的弹性板材通过螺栓与弯曲滑槽内地滑块连接,才能形成滑块在弯曲滑槽内做伸缩移动,以致于强迫弹性板材弯曲并做伸缩移动。其螺栓固定连接方式与桥梁钢板梳齿板式伸缩装置螺栓固定类似,其道路两侧的滑板、舌板均用螺栓紧固,均会因为车辆荷载通过的影响反复受桡,致使紧固螺栓承受反复的拉压力而出现疲劳破坏。

2)这种道路接缝伸缩装置的滑盖、驱动板、滑板及其叠加的舌板均是平铺紧贴路面结构,由于路面层施工精度不高,其平整度难以保证,会出现跷跷板现象,当车辆行驶通过时就会产生振动,进而造成固定跨缝的水平桥滑板、叠加在滑板上的舌板紧固螺栓、螺帽受振动而脱落,甚至断裂。

3)由柔性薄板组合加劲的弯曲段滑板,必须靠螺栓固定专用弯曲滑槽内的滑块上,才能使弹性材料滑板弯曲,并通过所用螺栓连接的滑块按照专用滑槽方向滑动。同样,滑块受弯曲伸缩滑板反复运动,其连接螺栓会脱落,造成弯曲滑板不能按照设置要求弯曲滑动,起不到伸缩作用。

4)采用弹性驱动滑板或柔性细薄的滑板,由于材料受环境影响变化较大,功能性和耐久性不易保证。

综上所述,传统伸缩装置的梳齿板、弯曲板、横梁、纵梁普遍都是结构构造相对比较复杂,相应的连接件如螺栓、滑块、链条、承压支座、压紧支座、压缩弹簧和剪切位移弹簧等,是伸缩装置产生振动疲劳损伤、脱落、影响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同时,表面凹坑、不连续,平整性相对较差,车辆行驶噪声较大、行驶的平稳性和舒适性都将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构造简单,无空隙,缝隙小,无障碍,车辆行驶平稳舒适,有效避免跳车和减少噪音,防腐性能好,伸缩量范围大等具有诸多优势的新型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由标准宽度为1000mm至1500mm、可自由伸缩的若干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组成,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包含一弧形坡口盖板、一履带弧形滚轴板、一弧形滚轴端板、一铰接伸缩板、两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及两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两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对称分设在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两端的边缘处,且一个所述端支墙倒“L”形侧板对应与所述弧形坡口盖板端部相反扣连接,另一个所述端支墙倒“L”形侧板对应与所述铰接伸缩板端部相反扣连接,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两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对称分设在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两端的下部,且一组所述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支承在弧形坡口盖板一端的下方,另一组所述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支承在铰接伸缩板一端的下方;

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履带弧形滚轴板与弧形滚轴端板及铰接伸缩板之间通过在各板侧边沿处设有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相互咬合、并通过穿设在所述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中的若干根卡扣式销轴相铰接在一起;

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弧形坡口盖板一端搭接在弧形滚轴端板与部分履带弧形滚轴板的上侧,另一端与设置在弧形坡口盖板端部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相反扣连接、并支承在一组所述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上;

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弧形滚轴端板与履带弧形滚轴板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和若干卡扣式销轴相铰接;

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铰接伸缩板一端与履带弧形滚轴板通过若干段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和若干根卡扣式销轴相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设置在铰接伸缩板端部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相反扣连接、并支承在另一组所述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上;

位于所述弧形坡口盖板端部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及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共同支承在一个端支墙分块式底板上,位于所述铰接伸缩板端部的另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及另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共同支承在另一个端支墙分块式底板上;

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履带弧形滚轴板、弧形滚轴端板及铰接伸缩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一个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履带弧形滚轴板包含若干弧形滚轴板,在每个所述弧形滚轴板的两侧、以及在弧形滚轴端板与履带弧形滚轴板相连的一侧和在铰接伸缩板与履带弧形滚轴板相连的一端均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每个所述异形面套筒均通过铆焊定位在与之相对应的弧形滚轴板侧边、弧形滚轴端板侧边或铰接伸缩板端部;

所述弧形滚轴端板与相邻的弧形滚轴板之间、所述铰接伸缩板与相邻的弧形滚轴板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弧形滚轴板之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彼此咬合并通过穿设在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中的若干根卡扣式销轴相铰接在一起,所述每根卡扣式销轴依次对应穿过多个异形面套筒,并通过设置在其两端的两个卡扣将其穿过的多个所述异形面套筒相卡接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位于桥梁伸缩缝端部的两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两端均通过一个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或者一端通过一个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另一端均与相邻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相拼接并通过一个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

位于桥梁伸缩缝中间的两相邻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的两端均通过一个双拼的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还包含有一复合防水板,所述复合防水板设置在桥梁预留结构缝处,且复合防水板两侧分别通过螺栓粘结固定在桥梁预留结构缝两侧预埋的两个角钢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每个所述弧形滚轴板的两侧边沿处、以及在弧形滚轴端板与履带弧形滚轴板相连接的侧边沿处和在铰接伸缩板与履带弧形滚轴板相连接的端部均开设有一个与异形面套筒相吻合的边缘弧形槽口,位于每个所述弧形滚轴板侧边沿车的异形面套筒、以及位于弧形滚轴端板侧边沿处的异形面套筒和位于铰接伸缩板端部的异形面套筒均分别对应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边缘弧形槽口中,且每个所述异形面套筒顶面均隐匿在与之相对应的弧形滚轴端板或铰接伸缩板或弧形滚轴板顶面之下,在每个所述异形面套筒的底部均设有一个小平段,每个所述异形面套筒均通过底部设有的小平段与之相对应的弧形滚轴端板或铰接伸缩板或弧形滚轴板底面相平齐。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弧形坡口盖板与其中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相反扣连接的端部以及在所述铰接伸缩板与另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相反扣连接的端部均设有一个“R”形边缘,所述端支墙倒“L”形侧板为倒“L”形“虎齿”板结构,在所述倒“L”形“虎齿”板结构的顶部设有下圆弧“虎齿”状边缘,所述下圆弧“虎齿”状边缘对应与设置在弧形坡口盖板或铰接伸缩板的端部的“R”形边缘相反扣咬合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坡口盖板与端支墙倒“L”形侧板相连接端的边缘采用“R”形边缘与下圆弧“虎齿”状边缘相反扣咬合连接,所述弧形坡口盖板与部分履带弧形滚轴板及弧形滚轴端板相搭接部位的下边缘采用弧面坡口形状与支承在单边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上的履带弧形滚轴板和弧形滚轴端板的顶面相紧密贴合,所述弧形坡口盖板下边缘处设有的弧面坡口形状的坡口部位采用“QBQ”刀具涂层防护或烧制氟树脂自润滑涂料防护。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铰接伸缩板与端支墙倒“L”形侧板相连接端的边缘采用“R”形边缘与下圆弧“虎齿”状边缘相反扣咬合连接,所述铰接伸缩板与履带弧形滚轴板相连接端的边缘采用若干段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与若干根卡扣式销轴相铰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滚轴端板的整体成弧面形状,且所述弧形滚轴端板的底面对应与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的顶面相紧密贴合,,所述弧形滚轴端板的顶面与所述履带弧形滚轴板的顶面平齐,所述履带弧形滚轴板的顶面与所述弧形坡口盖板及铰接伸缩板的顶面平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包含有与履带弧形滚轴板和弧形滚轴端板弧形半径相一致的第一弧面顶板、第一弧形腹板、第一底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弧形腹板一侧连接第一弧面顶板与第一底板的若干第一加劲肋,在所述第一弧面顶板的顶部上还设置有第一弧面滑板;

所述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包含有与履带弧形滚轴板和弧形滚轴端板弧形半径相一致的第二弧面顶板、第二弧形腹板、第二底板以及分设在在第二弧形腹板两侧连接第二弧面顶板与第二底板的若干第二加劲肋,在所述第二弧面顶板的顶部上还设置有第二弧面滑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每组所述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包均含一个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及一个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所述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及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均分别包含有一个上支座板及一个下支座板,所述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与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各自所对应的上支座板均通过设置在各自上支座板上的剪力卡榫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坡口盖板或铰接伸缩板底部预留的上支座孔相嵌入连接,所述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与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各自所对应的下支座板分别嵌入在与之相配合的端支墙分块式底板上所预留的下支座孔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弧形坡口盖板、履带弧形滚轴板、弧形滚轴端板、铰接伸缩板、异形面套筒、卡扣式销轴、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端支墙倒“L”型侧板及端支墙分块式底板的表面均经冷喷锌长效防腐技术处理形成有金属锌封闭膜,所述弧形坡口盖板及铰接伸缩板外露用于车辆通行的顶面均采用高性能甲基丙烯酸树脂与混合砂粒进行防滑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不存在拉压受力同时的构件状况,连接件仅承受压、剪或拉、剪,无焊接件连接,无螺栓连接,避免了出现连接件疲劳损伤;

(2)伸缩装置构件之间不留间隙,不出现凹槽,表面平整平坦,满足车辆行驶无障碍要求;

(3)采用嵌入式微型盆式橡胶支座单点支承钢板的方式,增加了构件的平稳性,避免了因将板件结构直接搁置在精度不高的结构面上出现板块跷跷板现象,造成振动致使板块脱落的问题;

(4)全部采用插板式活扣拼装式构件,在车辆行驶通过伸缩装置时可释放振动能量,同时,有利于运输、安装、拆卸,方便安装维修;

(5)由于弧形坡口盖板的弧形坡口范围支撑在弧形履带滚轴板和弧形滚轴端板之上,当结构纵坡坡度发生变化时或出现不同坡度时或其平面相互间发生转角位移或其需要设置为弯、斜状态时,伸缩装置的弧形坡口盖板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自动调整姿态适应结构弯、坡、斜各种状态的要求;

(6)伸缩装置通过端支墙的保护、支承和咬合作用,能够使其自成体系,自我保护;同时,端支墙高度较矮,浅埋于结构,补偿桥面工作量少。

(7)采用履带弧形滚轴板与弧形滚轴端板相结合设计,实现了承载的刚性钢板可以自由卷曲伸缩功能,避免了梳齿板为实现伸缩必须把钢板切割成梳齿,才能达到钢板伸缩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需要用特殊的弹性材料薄板,并将薄板弹性材料通过螺栓与弧形滑槽内的滑块连接,利用弧形滑槽内的导向作用使弹性材料薄板弯曲并作弧形伸缩的目的;

(8)伸缩装置表面平整无障碍,避免了为使型钢横梁等间距排列所必须采取定位链条、V形橡胶条等复杂措施,才能使型钢横梁适应伸缩变化的要求,以及避免了纵梁需采取的承压支座、压紧支座、压缩弹簧和剪切位移弹簧等复杂并容易受损的部件。

(9)采用端支墙倒“L”型侧板及其分块底板结构,通过在端支墙倒“L”型侧板顶部设有下虎齿,与在弧形坡口盖板或铰接伸缩板端部的“R”边反扣咬合连接,便于伸缩装置拼装式安装、拆卸,避免了采用螺栓固定等连接方式出现的疲劳问题,解决了连接件因振动常常出现松脱的痼疾。

(10)采用嵌入式微型盆式橡胶支座的上下支座板同时嵌入的方式,即上支座板嵌入弧形坡口盖板或铰接伸缩板中,下支座板嵌入端支墙底板中,取消螺栓固定支座,不仅消除了振动疲劳的影响,而且安装维修更加方便。

(11)采用异形面套筒隐形连接技术,即套筒与销轴完全隐藏于所连接的弧形履带滚轴板、弧形滚轴端板、铰接伸缩板顶面边缘面之下,各板顶面间紧密贴合,表面见不到套筒与销轴,外观平整,达到了车辆行驶平稳的目的;通过铆焊对异形面套筒进行焊接定位,异形面套筒咬合后相互之间通过卡扣式销轴连接,既可以实现转动且相互不影响,又能作为连接的结构整体同步实现水平位移。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梳齿型桥梁伸缩缝装置的现场应用实施例图;

图2为传统模数支承式伸缩装置的现场应用实施例图;

图3为传统用于道路路面结构接缝的伸缩装置的现场应用实施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或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基于图4去除顶盖后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基于图4第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7基于图6单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的A-A截面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B-B截面示意图;

图10a基于图8单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处于伸展状态的示意图;

图10b基于图8单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处于闭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11为弧形坡口盖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仰视图;

图13为铰接伸缩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仰视图;

图15为图14的A-A截面示意图;

图16为弧形滚轴端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6的仰视图;

图18为图17的A-A截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履带弧形滚轴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单个弧形滚轴板的俯视图;

图21为图20中的A-A截面示意图;

图22为履带弧形滚轴板、弧形滚轴端板及铰接伸缩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23为基于图22的平面爆炸图;

图24为第一实施例中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4中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的右视图;

图26为图24中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双拼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第一种实施例中端支墙倒“L”形侧板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28基于图4去除顶盖后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9基于图4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立体结构图;

图30基于图29单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的立体示意图;

图31为第二种实施例中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2为图31中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的右视图;

图33为本实用新型现场的具体应用例的俯视图;

图34为图33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弧形坡口盖板;1a、上支座孔;1b、弧面坡口形状;2、履带弧形滚轴板;2a、弧形滚轴板;2b、边缘弧形槽口;3、弧形滚轴端板; 4、铰接伸缩板;5、异形面套筒;6、卡扣式销轴;7a、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b、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8a、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1、第一弧面顶板;8a-2、第一腹板;8a-3、第一加劲肋; 8a-4、第一底板;8a-5、第一弧面滑板;8b、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1、第二弧面顶板;8b-2、第二腹板;8b-3、第二加劲肋;8b-4、第二底板; 8b-5、第二弧面滑板;9、端支墙倒“L”形侧板;10、端支墙分块式底板;10a、下支座孔;11、复合防水板;12、角钢;13、端支墙预埋钢板及锚固件;14、弧面支承架预埋钢板及锚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实施例1: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由标准宽度为1000mm至1500mm、可自由伸缩的若干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组成,如图7至图10b所示,其中,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包含一弧形坡口盖板1、一履带弧形滚轴板2、一弧形滚轴端板3、一铰接伸缩板4、两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及两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两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对称分设在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两端的边缘处,且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与弧形坡口盖板1端部相反扣连接,另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与铰接伸缩板4端部相反扣连接,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两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对称分设在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两端的下部,且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支承在弧形坡口盖板1一端的下方,另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支承在铰接伸缩板4 一端的下方;

如图22所示,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履带弧形滚轴板2 与弧形滚轴端板3及铰接伸缩板4之间通过在各板侧边沿处设有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相互咬合、并通过穿设在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中的若干根卡扣式销轴6相铰接在一起;如图23所示,每根卡扣式销轴6依次对应穿过多个异形面套筒5,将这个并通过其两端设有的两个卡扣 (图中未示出)将这多个串联在一起的异形面套筒5卡接在一起,设置在履带弧形滚轴板2、弧形滚轴端板3及铰接伸缩板4侧边沿处的异形面套筒 5数量和将这些异形面套筒5串接在一起的卡扣式销轴6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设置。

如图7至图10b所示,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弧形坡口盖板1一端搭接在弧形滚轴端板3与部分履带弧形滚轴板2的上侧,另一端与设置在弧形坡口盖板1端部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9相反扣连接、并支承在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上;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弧形滚轴端板3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之间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和若干卡扣式销轴6相铰接;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铰接伸缩板4一端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通过若干端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 和若干根卡扣式销轴6相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与设置在铰接伸缩板4端部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9相反扣连接、并支承在另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上;

如图4和图5所示,位于弧形坡口盖板1端部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 9及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共同支承在一个端支墙分块式底板10上,位于铰接伸缩板4端部的另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及另一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共同支承在另一个端支墙分块式底板10上;

如图5所示,每组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包均含一个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a及一个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b,即弧形坡口盖板1和铰接伸缩板4底部均分别设置一个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a及一个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b,且设置在距弧形坡口盖板1和铰接伸缩板4各边缘的“R”形反扣咬合结构一定距离,并与端支墙倒“L”形侧板9的顶部“虎齿”状连接结构组成一个反向受力系统;

如图9所示,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a及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b均分别包含有一个上支座板及一个下支座板,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a与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b各自所对应的上支座板均通过设置在各自上支座板上的剪力卡榫(图中未标记)同与之相配合的弧形坡口盖板1或铰接伸缩板4底部预留的上支座孔 1a相嵌入连接,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a与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b各自所对应的下支座板分别嵌入在与之相配合的端支墙分块式底板10上所预留的下支座孔10a中;这种嵌入式拼装安装支座方式优点是安装、更换方便,抗疲劳、使用寿命长久。

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a及单向活动式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7b均与目前市售的常见盆式橡胶支座产品在结构类似,其与现售的盆式橡胶支座产品相比唯一不同之处仅在于:各支座所包含的上支座板与下支座板分别采用嵌入式的安装方式进行安装,即上支座板通过设置剪力卡榫进行嵌设入上安装结构中,下支座板直接嵌设如下安装结构中。至于各支座内部结构都是本领域通用的设置,故而不再此处赘述。

如图6和图7所示,位于桥梁伸缩缝端部的两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两端均通过一个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位于桥梁伸缩缝中间的两相邻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的两端均通过一个双拼的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其中,如图24至26所示,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包含有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和弧形滚轴端板3弧形半径相一致的第一弧面顶板8a-1、第一弧形腹板8a-2、第一底板8a-4以及设置在第一弧形腹板8a-2一侧连接第一弧面顶板8a-1 与第一底板8a-4的若干第一加劲肋8a-3,在第一弧面顶板8a-1的顶部上还设置有第一弧面滑板8a-5;该第一弧面滑板8a-5采用聚合材料制成,用于减少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对履带弧形滚轴板2和弧形滚轴端板3往复运动时的摩檫阻力。

如图19所示,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对应的履带弧形滚轴板2 均包含若干弧形滚轴板2a,如图20所示,在每个弧形滚轴板2a两侧边沿处、以及如图16和图17所示,在弧形滚轴端板3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相连的侧边沿处和如图13和14所示,在铰接伸缩板4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 相连的端部均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每个异形面套筒5均通过铆焊定位在与之相对应的弧形滚轴板2a侧边沿处、弧形滚轴端板3侧边沿处或铰接伸缩板4端部;

如图22和图23所示,相邻两个弧形滚轴板2a之间、以及弧形滚轴端板3与相邻的弧形滚轴板2a之间和铰接伸缩板4与相邻的弧形滚轴板2a 之间之间均通过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彼此咬合并通过穿设在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中的若干根卡扣式销轴6相铰接在一起;其中,每个根卡扣式销轴6依次对应将多个异形面套筒5串接在一起,即每根卡扣式销轴6由每个异形面套筒5内孔穿入,并将彼此之间相互咬合的多个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串联起来,然后使依靠每根卡扣式销轴6两端设有的卡扣(图中未示出)将这些串联起来的异形面套筒5相卡接住,履带弧形滚轴板2、弧形滚轴端板3及铰接伸缩板4彼此之间依靠这些异形面套筒5及卡扣式销轴6铰接在一起,从而达到自由伸缩和弯曲运动的目的;设置在每根卡扣式销轴6两端的卡扣,主要是为避免每根卡扣式销轴销轴6 在长期使用履带弧形滚轴板2、弧形滚轴端板3、铰接伸缩板4做往复卷曲运动时,从异形面套筒5中脱出。

如图10至图10b所示,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还包含有一复合防水板11,复合防水板11设置在桥梁预留结构缝处,且复合防水板11两侧分别通过螺栓粘结固定在桥梁预留结构缝两侧预埋的两个角钢12上,角钢12用于起到固定合防水板11的作用,达到防排水的目的。

如图21所示,在每个弧形滚轴板2a的两侧边沿处、以及如图18所示,在弧形滚轴端板3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相连接的侧边沿处和如图15所示,在铰接伸缩板4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相连接的端部均开设有一个与异形面套筒5相吻合的边缘弧形槽口2b,如图20所示,位于每个弧形滚轴板2a 两侧边沿处的异形面套筒5、以及如图17所示,位于弧形滚轴端板3侧边沿处的异形面套筒5和如图14所示,位于铰接伸缩板4端部的异形面套筒 5均分别对应设置在与之相对应的边缘弧形槽口2b中,且如图13、图16 及图19所示,每个异形面套筒5顶面均隐匿在与之相对应的弧形滚轴端板 3或铰接伸缩板4或弧形滚轴板2a顶面之下,在每个异形面套筒5的底部均设有一个小平段5a,该小平段5a可便于每个异形面套筒5与其焊接的履带弧形滚轴板2、弧形滚轴端板3或铰接伸缩板4的底部相平齐,同时使其具有方向性,有利于其焊接定位;另外,在每个弧形滚轴板2a的底部边缘均采用了倒圆弧均角,有利于以分散受力和满足滑移要求。

如图11所示,在弧形坡口盖板1与其中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 相反扣连接的端部以及如图13所示,在铰接伸缩板4与另一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相反扣连接的端部均设有一个“R”形边缘,如图28所示,端支墙倒“L”形侧板9为倒“L”形“虎齿”板结构,在倒“L”形“虎齿”板结构的顶部设有下圆弧“虎齿”状边缘,下圆弧“虎齿”状边缘对应与设置在弧形坡口盖板1或铰接伸缩板4的端部的“R”形边缘相反扣咬合连接,这种反扣咬合连接结构,很好地承受来自弧形坡口盖板1或铰接伸缩板4 所传递的拉力,可避免螺栓连接受振动脱落的顽疾,它不仅可以保证所连接的弧形坡口盖板1或铰接伸缩板4在车辆产生振动时不会脱落,又可以进行拼装式分块安装和拆卸维修,并能够有效地释放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振动能量,从而大大地提高整体结构的抗疲劳性能和增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11和图12所示,弧形坡口盖板1在与端支墙倒“L”形侧板9相连接端的边缘处采用“R”形边缘与下圆弧“虎齿”状边缘相反扣咬合连接,弧形坡口盖板1在与部分履带弧形滚轴板2及弧形滚轴端板3搭接部位处的下边缘处采用弧面坡口形状1b与支承在单边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 或8b上的履带弧形滚轴板2和弧形滚轴端板3的顶面相紧密贴合,该弧面坡口形状1a能很好的适应履带弧形滚轴板2和弧形滚轴端板3做履带式卷曲往复运动,弧形坡口盖板1的弧面坡口形状1b的坡口部位采用“QBQ”刀具涂层防护或烧制氟树脂自润滑涂料防护。

如图13和图15所示,铰接伸缩板4在与端支墙倒“L”形侧板9相连接端的边缘处采用“R”形边缘与下圆弧“虎齿”状边缘相反扣咬合连接,铰接伸缩板4在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相连接端的边缘处采用若干间隔设置的异形面套筒5与若干卡扣式销轴6相铰接。

如图16和图18所示,弧形滚轴端板3的整体成弧面形状,且弧形滚轴端板3的底面对应与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 的顶面相紧密贴合,弧形滚轴端板3的顶面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的顶面平齐,履带弧形滚轴板2的顶面与弧形坡口盖板1及铰接伸缩板4的顶面平齐。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由铰接伸缩板4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及弧形滚轴端板3构成的整体结构,不仅可随温度变化沿单边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或8b作弧形伸缩,还能随结构变形产生往复运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坡口盖板1、履带弧形滚轴板2、弧形滚轴端板3、铰接伸缩板4、异形面套筒5、卡扣式销轴6、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端支墙倒“L”型侧板9及端支墙分块式底板10的表面均经冷喷锌长效防腐技术处理形成有金属锌封闭膜,弧形坡口盖板1及铰接伸缩板4外露用于车辆通行的顶面均采用高性能甲基丙烯酸树脂与混合砂粒进行防滑处理。

实施例2:如图28至图3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桥梁伸缩缝端部的两个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一端通过一个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另一端均与相邻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相拼接并通过一个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位于桥梁伸缩缝中间的两相邻低合金钢板伸缩拼装单元的两端均通过一个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支承在桥梁相应的梁体结构上;

其中,如图30至图32所示,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包含有与履带弧形滚轴板2和弧形滚轴端板3弧形半径相一致的第二弧面顶板8b-1、第二弧形腹板8b-2、第二底板8b-4以及分设在在第二弧形腹板8b-2两侧连接第二弧面顶板8b-1与第二底板8b-4的若干第二加劲肋8b-3,在第二弧面顶板8b-1的顶部上还设置有第二弧面滑板8b-5,该第二弧面滑板8b-5与实施例1中的第一弧面滑板8a-5结构及功能均相同,故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其现场具体实施如下:

如图33所示,在沿横桥向:在桥梁结构预留缝隙处,根据桥面横向实际宽度,选择标准宽度为1000mm至1500mm的多个低合金钢板伸缩伸缩装置拼装单元进行拼装,当标准单元组合布置完成后,剩余不满足桥梁实际宽度的部分采用非标准宽度的单元进行补充;

如图34所示,在顺桥向:根据桥梁结构预留缝隙宽度和结构需设置的伸、缩量之和,选用对应型号的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按照结构处于常温状态时的伸缩量对伸缩装置构件进行顺桥向安装布置,保证伸缩装置的伸缩量满足结构在高温或低温时的伸缩量要求。

其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a)在结构预留缝隙处,设置复合排水板11并将复合排水板11安装在桥梁结构预留缝隙两侧所预埋的角钢12上;

(b)在桥梁结构预留的缺口内,预埋安装履带弧形滚轴板拼装式伸缩装置所需的端支墙预埋钢板及锚固件13和弧面支承架预埋钢板及锚固件 14。

(c)将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伸缩装置拼装单元两侧对应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9安放在端支墙预埋钢板上,并通过端支墙预埋钢板上的螺栓与每个端支墙倒“L”形侧板9所对应的端支墙分块式底板10上的螺栓孔进行锚固定位;

(d)在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伸缩装置拼装单元的底部设置四个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其中在弧形坡口盖板端底部设置2个,铰接伸缩板底部设置2个,每个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通过下支座板嵌入到端支墙分块式底板10所预留的下支座孔10a内,通过上支座板嵌入到弧形坡口盖板或铰接伸缩板所预留的上支座孔1a内,

(e)在处于桥梁端部的低合金钢板伸缩装置拼装单元的两边缘处均布置一个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或者一端布置一个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另一端布置一个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在处于桥梁中间部位的两个相邻低合金钢板伸缩装置拼装单元的板边缘之间均安装一个双拼的单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a或一根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8b,将单边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安放在弧面支承架预埋钢板上,并将弧面支承架预埋钢板上的螺栓与单边或双边弧形支承架底板上的螺栓孔进行锚固定位。

(f)调整端支墙倒“L”形侧板9和单边或双边弧面支承架8a或8b 的平、立面姿态,使其与桥上路面铺装的平立面线形一致。

(g)将弧形履带滚轴板2与弧形滚轴端板3通过异形面套筒5和卡扣式销轴6连接成为一个可弯曲的履带式结构;

(h)将铰接伸缩板4的R形边缘插入到伸缩端的端支墙倒L型侧板9 的虎齿下口处,然后通过卡扣式销轴6与上述(g)中构成履带式结构连接,并将其放平后分别搁置在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和单边或双边弧面滑板支承架上。

(i)将弧形坡口盖板1的R形边缘插入另一侧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9 的虎齿下口处,然后旋转平置后,将其分别支撑在微型嵌入式盆式橡胶支座及上述(g)中构成的履带式结构上。

(j)采用压浆处理每个低合金钢板伸缩伸缩装置拼装单元两端的端支墙倒L形侧板9背部与路面结构的缝隙。

最后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