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054发布日期:2019-04-23 23: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人行道面层(1)、机动车道面层(2)和雨水收集井(3),雨水收集井(3)设置在机动车道面层(2)靠近人行道面层(1)的一侧,雨水收集井(3)的井口处设有带有入水孔(4)的井盖(5),人行道面层(1)为透水性人行道面层,其特征是:还包括雨水收集管(6)和渗入管(7),所述雨水收集管(6)和渗入管(7)均设置在人行道面层(1)内,且雨水收集管(6)与雨水收集井(3)连通,所述渗入管(7)的一端与雨水收集管(6)连通,另一端朝向背离人行道面层(1)表面方向设置,雨水收集管(6)和渗入管(7)相互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雨水收集管(6)外壁和渗入管(7)外壁均包覆土工布(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井盖(5)和雨水收集井(3)之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井盖(5)上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底部设有贯穿井盖(5)的腰形孔(10),所述井盖(5)与雨水收集井(3)之间通过锁止构件(15)连接,所述锁止构件(15)包括第一连接杆(151)、第二连接杆(152)、第一锁止杆(153)、第二锁止杆(154)、第一锁止槽(155)、第二锁止槽(156)、丝杠(157)和螺母(158),丝杠(157)设置在凹槽(9)内,第一连接杆(151)和第二连接杆(152)均通过通孔套设在丝杠(157)上,螺母(158)与丝杠(157)螺接,且第一连接杆(151)的两侧和第二连接杆(152)的两侧均与螺母(158)抵触,所述第一连接杆(151)背离丝杠(157)的一端穿过腰形孔(10)与第一锁止杆(153)连接,第二连接杆(152)背离丝杠(157)的一端穿过腰形孔(10)与第二锁止杆(154)连接,第一锁止槽(155)和第二锁止槽(156)分别设置在雨水收集井(3)的侧壁上,且第一锁止槽(155)和第二锁止槽(156)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锁止杆(153)背离第一连接杆(151)的一端处于第一锁止槽(155)内,所述第二锁止杆(154)背离第二连接杆(152)的一端处于第二锁止槽(156)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井盖(5)上还设有用于遮挡凹槽(9)的挡板(16),所述井盖(5)上设有限位孔(18),所述挡板(16)上设限位杆(17),所述限位杆(17)插设在限位孔(18)内,且所述挡板(16)上设有滤水孔(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还包括溢流井(20),所述溢流井(20)设置在机动车道面层(2)上,所述溢流井(20)的井口处设有溢流盖(21),所述溢流盖(21)与机动车道面层(2)的表面齐平,所述雨水收集井(3)和溢流井(20)之间通过溢流管(27)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溢流井(20)的侧壁上设有溢流杆(22),所述溢流杆(22)通过弹簧(23)连接有溢流球(24),所述溢流球(24)将溢流管(27)的管口封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溢流管(27)连通雨水收集井(3)的一端设有过滤网(2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溢流盖(21)与溢流井(20)之间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人行道面层(1)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透水砖(11)、水泥砂浆(12)、无砂砼(13)和级配碎石(14),所述雨水收集管(6)处于无砂砼(13)和级配碎石(14)之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