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防冲击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3390发布日期:2019-07-19 23:1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防冲击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防冲击护栏。



背景技术:

公路护栏主要用于公路的中央及其两侧,它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主柱支撑的连续结构,车辆碰撞护栏时起到吸收能量的作用,不容易被撞毁,现有的公路护栏防护作用不佳,起到对车辆的阻尼作用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防冲击护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道路防冲击护栏,包括反光条、护栏柱顶盖、护栏骨架板、阻尼杆、阻尼孔、强力弹簧、右挡板、左挡板、护栏底座、固定螺栓、第一立杆、第二立杆,所述护栏骨架板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焊接连接,且第一立杆、第二立杆顶部分别焊接有护栏柱顶盖,护栏柱顶盖两侧面设置有反光条,所述阻尼孔设置于护栏骨架板上,且阻尼孔内部穿过阻尼杆,所述右挡板通过阻尼杆与左挡板相连,所述强力弹簧一端焊接于护栏骨架板,另一端焊接于右挡板中心处,且左挡板同样通过强力弹簧连接与护栏骨架板,所述第一立杆及第二立杆底部与护栏底座焊接,且护栏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地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阻尼杆为两端带有锯齿的长方体杆,且阻尼杆一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护栏骨架板四角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阻尼孔为长方体孔洞,且阻尼孔共有四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护栏骨架板为不锈钢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对于车辆碰撞时,起到的阻碍性更好,且两面共用四个阻尼杆,减少空间的浪费,有效减少了护栏的厚度,挡板受到外部的冲击后,会把能量分散到四个阻尼杆上,阻尼杆通过阻尼孔时会有效的释放能量,减少对车辆的伤害,避免人员伤亡,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内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刨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右挡板受到冲击对比图。

图中:1、反光条,2、护栏柱顶盖,3、护栏骨架板,4、阻尼杆,5、阻尼孔,6、强力弹簧,7、右挡板,8、左挡板,9、护栏底座,10、固定螺栓,11、第一立杆,12、第二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一种道路防冲击护栏,包括反光条1、护栏柱顶盖2、护栏骨架板3、阻尼杆4、阻尼孔5、强力弹簧6、右挡板7、左挡板8、护栏底座9、固定螺栓10、第一立杆11、第二立杆12,所述护栏骨架板3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立杆11、第二立杆12焊接连接,且第一立杆11、第二立杆12顶部分别焊接有护栏柱顶盖2,护栏柱顶盖2两侧面设置有反光条1,所述阻尼孔5设置于护栏骨架板3上,且阻尼孔5内部穿过阻尼杆4,所述右挡板7通过阻尼杆4与左挡板8相连,所述强力弹簧6一端焊接于护栏骨架板3,另一端焊接于右挡板7中心处,且左挡板8同样通过强力弹簧6连接与护栏骨架板3,所述第一立杆11及第二立杆12底部与护栏底座9焊接,且护栏底座9通过固定螺栓10固定于地面上。

所述阻尼杆4为两端带有锯齿的长方体杆,且阻尼杆4一共有四个,分别设置于护栏骨架板3四角上。

所述阻尼孔5为长方体孔洞,且阻尼孔5共有四个。

所述护栏骨架板3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左挡板受到车辆的撞击后,左挡板会把车辆撞击后的能量分散到左挡板四角上的阻尼杆上,阻尼杆受到力会向阻尼孔内移动,阻尼杆上下为锯齿状的小齿,阻尼杆上的小齿通过阻尼孔时,会被打掉,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同理当右挡板受到车辆的撞击后,也会由阻尼杆起到阻尼的作用,两个挡板共用四个阻尼杆,当发生车祸后,只要更换阻尼杆及其挡板就可以重新使用。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