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越式桥梁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659发布日期:2019-08-21 00:55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越式桥梁检修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检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越式桥梁检修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交通的立体化,我国建造了越来越多的桥梁,桥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每一个桥梁都需要定期检查来保证其安全。桥梁检测主要有人工检测与无人机检测两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人工检测维修,依靠肉眼或辅助工具(桥梁检测车等等)来检测桥梁的主要部件是否有裂纹,内部是否有空气,有无钢筋锈蚀,桥面破损等危害。桥梁检测车使用悬臂将桁架或载人吊篮结构送至桥下,技术人员在桁架或载人吊篮上对桥梁进行检测。因此,桥梁检测车工作装置的结构尺寸比较大,为了预防悬臂引起的翻车问题,需要对底盘车辆提出更高要求,也使得底盘车辆不可避免地占用车道,严重影响交通通行能力;而且需要工人去桥下进行人工检测和修补,技术人员处于高空作业,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越式桥梁检修平台,解决现有的检测装置占用车道且检测过程不安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跨越式桥梁检修平台,包括桥面行走机构、检修平台、连接桥面行走机构和检修平台的连接机构;所述的桥面行走机构对称设置在桥梁本体的两侧,并沿车辆行进方向行走;所述的检修平台包括轨道和设置在轨道上的检修小车;

所述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臂和连接在连接臂端部的套筒,所述的连接臂连接在桥面行走机构上,所述的轨道的两端横跨桥桥梁本体底部安装在所述的套筒上;所述的套筒内设置有齿轮,所述的轨道上设置有能够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所述的齿轮转动带动轨道沿桥梁本体宽度方向移动;所述的轨道由两个短型轨道通过插接接头拼接而成,在两个短型轨道的拼接处附近设置有两个检修小车,所述的检修小车可沿短型轨道移动,在两个短型轨道相互远离和靠近的过程中检修小车沿轨道移动以保持短型轨道的平衡。

具体的,所述的插接接头的一端包括第一凹孔和第一凸起,所述的第一凹孔设置在轨道端面的中心,所述的第一凸起有多个,多个第一凸起绕第一凹孔均匀分布;所述的插接接头的另一端包括第二凹孔和第二凸起,所述的第二凸起设置在另一个轨道端面的中心,所述的第二凹孔有多个,多个第二凹孔绕第二凸起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二凹孔与第一凸起匹配,所述的第二凸起与第一凹孔匹配。

具体的,所述的套筒筒壁上设置有一腔室,所述的腔室内设置有齿轮传动系统,齿轮传动系统包括十字转向器、转轴、联轴器、轴承支座和齿轮,所述的十字转向器和轴承支座通过一支撑板安装在腔室内,所述的齿轮连接在转轴两端;所述的导向轮分别设置在套筒内部的上壁和下壁;所述的轨道的主体截面形状为“工”字型,所述的齿条对称设置在轨道两侧,所述的套筒内还设置有支撑轨道的导向轮,所述的轨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供导向轮移动的导轨。

具体的,所述的连接臂包括L型杆件和连接在L型杆件一端的横梁,所述的L型杆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轨道连接;所述的桥面行走机构包括悬臂,所述的横梁上设置有供悬臂穿过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通孔的四周设置有悬臂卡紧装置,所述的卡紧装置为电机驱动的凸轮装置;所述的悬臂位于横梁侧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槽,所述的悬臂伸出与横梁连接时,所述的凸轮转动卡紧在环形槽中。

具体的,所述的腔室上部设置有法兰盘,L型杆件位于轨道的一端也设置有法兰盘,套筒与连接臂之间通过法兰盘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轨道两端的端部沿轨道周向设置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工”字型轨道的腹板和翼缘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所述的腔室壁与套筒壁之间设置有加强肋。

具体的,述的桥面行走机构包括驱动车、悬臂和液压缸,所述的驱动车底部设置有滚轮,驱动车靠近桥梁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浮动轮,所述的浮动轮与桥梁本体的侧面接触;所述的驱动车上方设置有一箱形体,箱形体上横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的悬臂有多个,所述的悬臂一端与液压缸连接,悬臂另一端穿过箱形体上的第二通孔连接在所述的连接机构上。

具体的,所述的驱动车上方设置有一槽钢,所述的槽钢一端固定在驱动车上表面,另一端悬空设置,槽钢的悬空端与驱动车车壁之间设施有加强肋;所述的槽钢上设置有L型支撑件,支撑件一端连接在槽钢上,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车侧壁靠上方位置;所述的L型支撑件上设置有与箱形体上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第三通孔,所述的液压缸上设置有第三通孔个数匹配的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穿过第三通孔与悬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检修平台为跨越式结构,检修小车行走的轨道为两个插接结构的短型轨道拼接而成,当检修过程中桥底碰到桥墩时,轨道通过齿轮带动相互远离,拆分成两个短型轨道,此时,检修小车可起到配重的作用,检修小车会根据短型轨道的位置在轨道上进行移动,从而保证整个轨道处于平衡位置,当整个平台通过桥墩之后,两个短型轨道又合并成一个轨道进行检修工作。

(2)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在行走过程中遇见桥上灯柱等障碍物时,可通过桥面行走机构上的多个悬臂之间的间隔性伸缩,使整个平台通过桥面上的灯柱等障碍物。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检修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短型轨道的插接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齿轮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桥面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桥面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悬臂与横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横梁与L型杆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为:1-桥面行走机构,2-检修平台,3-连接机构,4-桥梁本体,5-加强肋;

101-驱动车,102-悬臂,103-液压缸,104-环形槽,105-滚轮,106-浮动轮,107-箱形体,108-第二通孔,109-槽钢,110-支撑件,111-第三通孔, 112-活塞杆;

201-轨道,202-检修小车,203-导轨,204-限位块,205-插接接头,206- 短型轨道,207-第一凹孔,208-第一凸起,209-第二凹孔,210-第二凸起, 211-齿条;

301-连接臂,302-套筒,303-齿轮,305-导向轮,306-腔室,307-十字转向器,308-转轴,309-联轴器,310-轴承支座,311-支撑板,312-L型杆件, 313-横梁,314-第一通孔,315-卡紧装置,316-第一法兰盘,317-第二法兰盘。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越式桥梁检修平台,包括桥面行走机构1、检修平台2、连接桥面行走机构1和检修平台2的连接机构3;桥面行走机构1对称设置在桥梁本体4的两侧,并沿车辆行进方向行走;检修平台2包括轨道201和设置在轨道201上的检修小车202;连接机构3包括连接臂301和连接在连接臂301端部的套筒302,连接臂301连接在桥面行走机构1上,轨道201的两端横跨桥桥梁本体4底部安装在套筒302上;套筒302内设置有齿轮303,轨道201上设置有能够与齿轮303啮合的齿条 211,齿轮303转动带动轨道201沿桥梁本体4宽度方向移动;

轨道201由两个短型轨道206通过插接接头205拼接而成,在两个短型轨道206的拼接处附近设置有两个检修小车202,检修小车202可沿短型轨道206移动,在两个短型轨道206相互远离和靠近的过程中检修小车202 沿轨道移动以保持短型轨道206的平衡。检修小车202即起到检修的作用,还可起到配重的作用,当在检修过程中在桥底碰到桥墩时,桥下轨道201 通过齿轮带动相互远离,会拆分成两个短型轨道206,在拆分过程中,检修小车202车会根据短型轨道206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保证整个轨道处于平衡位置,当整个平台通过桥墩之后,两个短型轨道206又合并成一个轨道,来进行检修工作。

具体的,如图2所示,插接接头205的一端包括第一凹孔207和第一凸起208,第一凹孔207设置在轨道201端面的中心,第一凸起208有多个,多个第一凸起208绕第一凹孔207均匀分布;插接接头205的另一端包括第二凹孔209和第二凸起210,第二凸起210设置在另一个轨道201端面的中心,第二凹孔209有多个,多个第二凹孔209绕第二凸起210均匀分布,第二凹孔209与第一凸起208匹配,第二凸起210与第一凹孔207匹配。其中,第一凸起208与第二凹孔209为支撑结构,第二凸起210与第一凹孔207 为对中机构,接头在对接时,需要先通过第一凸起208和第一凹孔207对中,然后第二凹孔209与第二凸起210进行配合作为支撑结构,可达到稳定插接的过程,保证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套筒302筒壁上设置有一腔室306,腔室306内设置有齿轮传动系统,如图5所示,齿轮传动系统包括十字转向器307、转轴308、联轴器309、轴承支座310和齿轮303,十字转向器307和轴承支座310通过一支撑板311安装在腔室306内,齿轮303连接在转轴308两端;套筒302内还设置有支撑轨道201的导向轮305,导向轮305分别设置在套筒302内部的上壁和下壁。轨道201可以穿过套筒302,依靠导向轮305来引导轨道201进行运动。齿轮303可以与轨道上的齿条211进行配合用来传递动力。

进一步的,套筒302与腔室306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强肋5,可以改善套筒302的挠度特性。

具体的,如图4所示,轨道201的主体截面形状为“工”字型,齿条 211对称设置在轨道201两侧,轨道2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供导向轮移动的导轨203。

具体的,如图9所示,连接臂301包括L型杆件312和连接在L型杆件312一端的横梁313,L型杆件312的另一端与轨道201连接;桥面行走机构1包括悬臂102,横梁313上设置有供悬臂102穿过的第一通孔314,最好的,横梁313和L型杆件312均为中空杆件,可以减轻重量。

具体的,如图3和图9所示,腔室306上部设置有第一法兰盘316,L 型杆件312位于轨道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盘317,套筒302与连接臂 301之间通过第一法兰盘316和第二法兰盘317连接,方便安装拆卸。

具体的,如图6和图7所示,桥面行走机构1包括驱动车101、悬臂102 和液压缸103,驱动车101底部设置有滚轮105,驱动车101靠近桥梁本体 4的一侧设置有浮动轮106,浮动轮106与桥梁本体4的侧面接触,可以给行走机构提供一个基点和基准。驱动车101上方设置有一箱形体107,箱形体107上横向并列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08;悬臂102有多个,至少为三个。悬臂102一端与液压缸103连接,悬臂另一端穿过箱形体上的第二通孔108 连接在连接机构3上。具体的,驱动车101上方设置有一槽钢109,槽钢109 一端固定在驱动车101上表面,另一端悬空设置,槽钢109的悬空端与驱动车101车壁之间设施有加强肋5,用于改善槽钢的挠度性能。槽钢109上设置有L型支撑件110,支撑件110一端连接在槽钢109上,支撑件的另一端连接在驱动车101侧壁靠上方位置,其中,支撑件110与槽钢109之间设置有加强肋,支撑件110与驱动车101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加强肋;支撑件111 上设置有与箱形体上的第二通孔108相对应的第三通孔111,液压缸103上设置有与第三通孔111个数匹配的活塞杆112,活塞杆112穿过第三通孔111 与悬臂102连接。

在行走过程中遇见桥上灯柱等障碍物时,可通过桥面行走机构1上的三个悬臂102之间的间隔性伸缩,使整个平台通过桥面上的灯柱等障碍物,具体为:当装置的行走过程中遇见桥上灯柱障碍物时,悬臂102会分别打开,当第一个悬臂打开时,第二个悬臂和第三个悬臂对整个装置进行连接支撑。当第一个悬臂通过的灯柱时,该悬臂缩回,此时第二个悬臂和第三个悬臂的液压缸属于锁死状态,当第一个悬臂的液压缸伸出后,卡紧装置315先动作,当卡紧装置的凸轮卡紧到悬臂的环形槽104中之后,第一个悬臂的液压缸缩回,使整个卡紧装置卡紧,这样可防止液压缸伸出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整个装置向外推,所以需要卡紧装置对整个装置进行卡紧。第二个悬臂和第三个悬臂依照上述过程依次通过灯柱。

进一步的,如图7和图8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4的四周设置有悬臂卡紧装置315,悬臂卡紧装置315为电机驱动的凸轮装置;悬臂102位于横梁313侧的一端设置有一圈内凹的环形槽104,悬臂102伸出与横梁313连接时,悬臂卡紧装置315中的凸轮转动卡紧在环形槽104中。当悬臂102伸出时,悬臂卡紧装置315动作,使凸轮卡紧到连接臂的环形槽104中,然后液压缸103收缩,实现卡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轨道201两端的端部沿轨道周向设置有限位块204,限制轨道201移动出套筒302。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工”字型轨道201的腹板和翼缘板之间设置有加强肋5;腔室306壁与套筒302壁之间也设置有加强肋5。加强肋5可以提高整个桥下平台的稳定性,为了避免三点焊接其都设计为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检修平台的具体工作过程:

启动本实用新型的检修平台上的动力系统,驱动车101带动整个平台沿着桥梁本体4上行走,并使用检修小车202进行检测;

当遇到桥底桥墩时,桥面下方的连个轨道201通过齿轮303的带动相互远离,会拆分成两个短型轨道206,在拆分过程中,检修小车202车会根据短型轨道206的位置进行移动,从而保证整个轨道处于平衡位置,当整个平台通过桥墩之后,两个短型轨道206又合并成一个轨道,来进行检修工作;

当遇见桥上灯柱等障碍物时,多个悬臂102会分别打开,比如悬臂为三个时,当第一个悬臂打开时,第二个悬臂和第三个悬臂对整个装置进行连接支撑。当第一个悬臂通过的灯柱时,该悬臂缩回,此时第二个悬臂和第三个悬臂的液压缸103属于锁死状态,当第一个悬臂的液压缸伸出后,卡紧装置315先动作,当卡紧装置的凸轮卡紧到悬臂的环形槽104中之后,第一个悬臂的液压缸缩回,使整个卡紧装置卡紧,这样可防止液压缸伸出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整个装置向外推。第二个悬臂和第三个悬臂依照上述过程依次通过灯柱。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