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闸杆的封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6971发布日期:2019-10-19 04:07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闸杆的封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停车场、小区等场所通道中的道闸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也越来越多。在单位大院、停车场、住宅小区、校园等场所的主要出入口都会安装道闸系统。大多数的道闸都包括有主机和闸杆,闸杆与主机连接成可上下旋转结构,由于闸杆一般都是空心的,因此通常要对闸杆的两端进行封口,一是更为完全,二是更为美观,而封口一般是将封口盖固定在闸杆端口处。传统闸杆的封口盖都是直接压进闸杆里面或者钻孔固定,直接压进闸杆的封口盖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闸杆频繁起落震动,会导致封口盖容易松动脱落。而钻孔固定会增加人工成本和现场施工难度,且钻孔精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更合理、安全性更高、不会脱落、容易安装、无需钻孔的道闸杆的封口结构,此结构还可应用于其它领域的管状结构封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闸杆的封口结构,包括有闸杆和封口盖,封口盖固定在闸杆的端口处形成对道闸杆的封口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套和螺栓,在封口盖的背面设有倾斜结构的挤压圈,挤压圈朝外扩张倾斜并形成有内倾斜面,且挤压圈围成的形状及尺寸与闸杆的内孔相适配,并略小于闸杆的内孔尺寸;固定套的形状及尺寸与挤压圈围成的空间相适配,且固定套的外侧壁形成与挤压圈的内倾斜面相适配的外倾斜面,使固定套可以完全挤入挤压圈并将挤压圈朝外挤压扩张;将封口盖的挤压圈连同固定套一起装设在闸杆的端口内,通过螺栓穿过封口盖后与固定套旋紧固定使挤压圈与闸杆紧固。

进一步地,所述挤压圈上开设有若干缺口,使挤压圈分成若干片底部相互连接并具有弹性的挤压片,整个挤压圈与封口盖主体为一体结构;位于上部的挤压片在压入闸杆内部后顶紧闸杆上部的上顶面。

进一步地,在挤压圈的中心设有一螺栓座,螺栓座具有用于螺栓穿过的螺栓孔,在螺栓座与各挤压片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加强架,使挤压片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加强架与挤压圈及螺栓座为一体结构;螺栓穿过螺栓座的螺栓孔与固定套连接。

进一步地,在固定套中设有一螺母,螺栓穿过封口盖后与位于固定套中的螺母连接。

进一步地,在固定套中设有一螺母座,螺母设置于螺母座中,螺母座中具有放置螺母的螺母孔,螺母座与固定套的侧壁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加强架,使固定套的结构强度更高,加强架与螺母座及固定套的侧壁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螺栓为内六角螺栓,在封口盖的外端面设有沉头孔,螺栓拧紧后陷入于沉头孔内,这样更为安全和美观。

进一步地,在封口盖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朝闸杆方向伸出的下卡部和上卡部,封口盖固定在闸杆的端口后,所述上卡部卡紧闸杆端部的顶面,下卡部卡紧闸杆端部的底面,这样一是可以将闸杆的端部尖锐处包住,更为安全,二是可以防止雨水渗进杆内。

基于前述道闸杆的封口结构的实现方法,首先在固定套的螺母座中套入螺母,然后用螺栓穿过封口盖的螺栓孔,并拧入螺母中;将固定套及封口盖的挤压圈一起塞入闸杆的内孔中,拧紧螺栓,使固定套完全被压入挤压圈围成的空间内,通过斜面接触使挤压片朝外扩展膨胀,通过扩展膨胀的挤压片与闸杆的内壁挤压紧固。拆卸时,用六角工具松开螺栓,此时封口盖会与固定套弹开,便可轻松拆下封口盖。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封口盖的内侧面设计倾斜的挤压圈以及与挤压圈相配的固定套,通过螺栓将固定套压入挤压圈的中间,利用固定套的斜面对挤压片的斜面形成挤压,类似膨胀螺丝的原理,使挤压片朝外膨胀而挤压闸杆的内壁,从而形成稳固的固定结构,起锁紧作用,简单而实用,安装和拆卸方便,现场安装如果道闸杆太长需切短使用时,可拆卸重复使用,不需另外钻孔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为闸杆,11为上顶面,2为封口盖,21为挤压片,22为缺口,23为螺栓座,24为加强架,25为螺栓孔,26为下卡部,27为上卡部,28为内倾斜面, 3为固定套,31为外倾斜面,32为螺母座,33为螺母孔,34为加强架,4为螺栓, 5为防松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述道闸杆的封口结构,包括有闸杆1和封口盖2,封口盖21固定在闸杆的端口处形成对道闸杆的封口结构,还包括有固定套3和螺栓4,在封口盖2的背面设有倾斜结构的挤压圈,挤压圈朝外扩张倾斜并形成有内倾斜面28,且挤压圈围成的形状及尺寸与闸杆 1的内孔相适配,并略小于闸杆1的内孔尺寸,使挤压圈能够顺畅塞入闸杆1内,而稍膨胀一些就可以锁紧;固定套3的形状及尺寸与挤压圈围成的空间相适配,且固定套3的外侧壁形成与挤压圈的内倾斜面28相适配的外倾斜面31,使固定套3可以完全挤入挤压圈并将挤压圈朝外挤压扩张而锁紧闸杆1;将封口盖2的挤压圈连同固定套3一起装设在闸杆1的端口内,通过螺栓4穿过封口盖2后与固定套3旋紧固定使挤压圈与闸杆1紧固。

所述挤压圈上开设有若干缺口22,使挤压圈分成若干片底部相互连接并具有弹性的挤压片21,整个挤压圈与封口盖2主体为一体结构;位于上部的挤压片21在压入闸杆1内部后顶紧闸杆1上部的上顶面11。

在挤压圈的中心设有一螺栓座23,螺栓座23具有用于螺栓4穿过的螺栓孔 25,在螺栓座23与各挤压片21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加强架24,使挤压片21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加强架24与挤压圈及螺栓座25为一体结构;螺栓4穿过螺栓座23的螺栓孔25与固定套3连接。

在固定套3中设有一螺母5,螺栓4穿过封口盖2后与位于固定套4中的螺母5连接。

在固定套3中设有一螺母座32,螺母5设置于螺母座32中,螺母座32中具有放置螺母5的螺母孔33,螺母座32与固定套3的侧壁之间设有相互连接的加强架34,使固定套3的结构强度更高,加强架34与螺母座32及固定套3的侧壁为一体结构。

螺栓4为内六角螺栓,在封口盖2的外端面设有沉头孔,螺栓4拧紧后陷入于沉头孔内,这样更为安全和美观。

在封口盖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朝闸杆方向伸出的下卡部26和上卡部 27,封口盖21固定在闸杆的端口后,所述上卡部27卡紧闸杆1端部的顶面,下卡部26卡紧闸杆1端部的底面,这样一是可以将闸杆1的端部尖锐处包住,更为安全,二是可以防止雨水渗进杆内。

基于前述道闸杆的封口结构的实现方法,首先在固定套3的螺母座32中套入螺母5,然后用螺栓4穿过封口盖2的螺栓孔25,并拧入螺母5中;将固定套3及封口盖2的挤压圈一起塞入闸杆1的内孔中,拧紧螺栓4,使固定套3完全被压入挤压圈围成的空间内,通过斜面接触使挤压片21朝外扩展膨胀,通过扩展膨胀的挤压片21与闸杆1的内壁挤压紧固。拆卸时,用六角工具松开螺栓 4,此时封口盖2会与固定套3弹开,便可轻松拆下封口盖。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