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式桥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534发布日期:2019-10-13 02:43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式桥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拼接式桥墩。



背景技术:

桥墩是支撑桥面的下部结构,一般都是采用现场浇筑的形式。在施工时,往往需要封堵很大一部分路面,给过往的行人车辆造成不便。并且,工程的进度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影响施工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接式桥墩,具有无需在现场浇筑、施工方便、工期短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拼接式桥墩,包括承台、承重柱和受力柱,所述承重柱位于承台上方,所述受力柱位于承重柱上方,所述承台顶部设有两个固定槽,所述承重柱包括两根相同的支撑柱,两根所述支撑柱分别插在两个固定槽内,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固定槽穿插配合,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凹槽,所述受力柱包括一号承梁柱和二号承梁柱,所述一号承梁柱和二号承梁柱的底部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支撑柱顶部的凹槽穿插配合,所述一号承梁柱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下连接柱,所述二号承梁柱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上连接柱,所述下连接柱的上顶面设有凹陷的连接槽,所述上连接柱的下底面设有向外凸起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连接槽相互配合,所述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的连接处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两侧分别与上连接柱的表面及下连接柱的表面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承重柱的定位柱放到承台的固定槽当中,一号承梁柱和二号承梁柱分别放到两根承重柱的顶端,通过承梁柱底部的固定块和承重柱顶部的凹槽将承梁柱固定在承重柱上,与二号承梁柱固定的上连接柱放到与一号承梁柱固定的下连接柱上,通过下连接柱上的连接槽和上连接柱上的连接块将两个连接柱固定,固定条将两个部件固定起来,使部件的连接处部不容易损坏,提高桥墩的牢固度,使桥墩连接得更加牢固,承重柱和受力柱都可以在其他地方完成,现场只需要完成对承台的浇筑,在承重柱和受力柱运过来后,只需要通过拼接的方式完成对桥墩的搭建,减少了对现场路面的占用时间。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槽的侧壁设有定位槽,所述支撑柱底部的定位块的侧壁上设有与定位槽相互配合的定位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条插入固定槽中,定位柱在固定槽内不会移动,保证支撑柱不会产生偏移,让桥墩总体的稳定性得到保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设置有稳固翼,所述稳固翼位于定位柱上方,所述稳固翼呈圆台结构,所述支撑柱穿过稳固翼的中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固翼的底面与地面直接接触,使支撑柱的结构更加稳固,不会摇晃,让整个桥墩的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承梁柱和下连接柱的相交处呈弧形结构,所述二号承梁柱与上连接柱的相交处也成弧形结构,所述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连接后的底部为圆弧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结构能将桥墩顶部受到的力均匀的分散到各个部位,使桥墩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提高桥墩的受压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受力柱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孔让风通过,提高桥墩的抗风能力,使桥墩在大风中不易倒塌。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及受力柱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料道,所述料道分别连接到定位柱的顶面和固定块的顶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料道可输送建筑材料,填在各部件连接处的缝隙中,使部件连接的更紧密,使桥墩能够更加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受力柱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由两个限位块组成,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一号承梁柱的顶端和二号承梁柱的顶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结构能卡住桥墩顶部要放置的桥面,使桥面与桥墩不会产生偏移,让桥梁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支撑柱剖视图。

附图标记:1、承台;2、承重柱;3、受力柱;4、支撑柱;5、一号承梁柱;6、二号承梁柱;7、料道;8、固定条;9、限位结构;11、固定槽;12、定位槽;31、固定块;32、通风孔;41、定位柱;42、凹槽;43、定位条;44、稳固翼;51、下连接柱;52、连接槽;61、上连接柱;62、连接块;9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拼接式桥墩,包括承台1、承重柱2和受力柱3,承重柱2位于承台1上方,受力柱3位于承重柱2上方,承台1顶部设有两个固定槽11,承重柱2包括两根相同的支撑柱4组成,支撑柱4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定位柱41,两根定位柱41分别插入两个固定槽11中。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槽11的内壁设有定位槽12,定位柱41的侧壁设有与定位槽12相应的定位条43,定位条43能插入定位槽12中,让定位柱41在固定槽11中无法移动,从而使支撑柱4与承台1固定;支撑柱4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往定位柱41的料道7,在支撑柱4放置在承台1上后,从料道7将一些建筑材料送到定位柱41上,填补定位柱41与固定槽11之间的空隙,使支撑柱4与承台1固定得更牢固。

如图2 所示,支撑柱4的顶部设有凹槽42,受力柱3包括一号承梁柱5和二号承梁柱6,一号承梁柱5和二号承梁柱6的底部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固定块31,一号承梁柱5与二号承梁柱6分别放置在两个支撑柱4的顶部,两个承梁柱底部的固定块31插入凹槽42中,一号承梁柱5和二号承梁柱6的侧壁均开设有通往底部固定块31的料道7,通过料道7将建筑材料送到固定块31上,填补固定块31与凹槽42间的空隙,让受力柱3与承重柱2的连接更稳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号承梁柱5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下连接柱51,二号承梁柱6的上端一侧固定设置有上连接柱61,下连接柱51的上顶面设有连接槽52,上连接柱61的下底面设有与连接槽52相互配合的连接块62,上连接柱61和下连接柱51通过连接槽52与连接块62相互连接,在连接处的表面通过多条固定条8固定,使上连接柱61和下连接柱51的连接状态更稳定。

一号承梁柱5和二号承梁柱6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32,可以让桥墩能够承受住更强烈的风,让桥墩更安全;上连接柱61和下连接柱51连接后的底面呈圆弧形,桥墩顶部受到的力会均匀的分散到桥墩的各部位,使桥墩能够承受更大的力;桥墩的顶部设有限位结构9,使桥墩上放置的桥面不会因外界环境与桥墩偏移,使桥梁更加安全。

工作原理:在需要建设桥墩的地方浇筑承台1,将其他地方浇筑的承重柱2和受力柱3运送到施工地点。支撑柱4放置在承台1上方,支撑柱4底部的定位柱41插入固定槽11中,让支撑柱4与承台1初步固定,之后通过料道7将建筑材料输送到定位柱41上,填补定位柱41与固定槽11之间的空隙,实现支撑柱4与承台1的进一步固定,支撑柱4上套设有稳固翼44,稳固翼44使支撑柱4更加稳定。受力柱3放置在承重柱2顶部,受力柱3底部的固定块31插入到承重柱2顶部的凹槽42中,将受力柱3与承重柱2固定,从受力柱3侧壁上的料道7将建筑材料输送到固定块31上,填补固定块31与凹槽42间的空隙,使受力柱3与承重柱2固定。上连接块62和下连接块52通过连接块62和连接槽52固定,在连接处的表面用固定条8将之进一步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