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4659发布日期:2019-10-08 21:2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是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为满足桥面变形的要求,通常在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设置伸缩缝。桥梁伸缩缝的主要作用在于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建筑材料所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联结。一般来说,伸缩缝应具有较好耐久性、行驶舒适性、良好防水性、施工方便性、维修简单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6721664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12月08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包括伸缩缝型钢、止水胶带、台阶槽和耐磨滑板。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车辆通过桥梁时会直接碾压伸缩缝型钢,使得伸缩缝型钢受到重大震动冲击,由于桥梁伸缩缝长期且频繁的受到车辆碾压,伸缩缝型钢容易产生变形和磨损,从而影响行车速度、舒适性与安全,增加了维修次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其解决了桥梁伸缩缝构造物由于频繁地受到过路车辆的直接碾压,容易导致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包括第一桥梁主体、第二桥梁主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桥梁主体和所述第二桥梁主体之间的伸缩缝,所述第一桥梁主体和所述第二桥梁主体顶部向下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伸缩缝位于所述安装槽底部,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桥梁主体和所述第二桥梁主体顶面平齐,所述顶板底部固定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底部的所述第一桥梁主体和所述第二桥梁主体上,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槽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一端固定在所述顶板侧部边缘,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侧壁上;

所述伸缩缝内设置有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所述第一型钢固定在所述第一桥梁主体上,所述第二型钢固定在所述第二桥梁主体上,所述第一型钢与所述第二型钢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第一型钢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型钢上固定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型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套筒并连接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二连接杆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型钢上,另一端穿过所述套筒并连接有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位于所述套筒的内部两端,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车辆在桥面行驶时,将碾压在顶板上,部分碾压力被缓冲板吸收,另一部分碾压力将通过缓冲板传递到安装槽底部的第一桥梁主体和第二桥梁主体上,伸缩缝内的构造物受力较小,因此不易变形损坏。满足了桥梁变形要求,当第一桥梁主体和第二桥梁主体膨胀或压缩变形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将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得伸缩缝的宽度能顺应桥梁变形而变化。第一密封胶条起到密封防水、防尘的作用,防止雨水、尘土等进入到伸缩缝内。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套筒上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套筒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固定在所述套筒中部。

采用上述结构,提高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的连接强度,便于顺应桥梁变形而移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连接柱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倾斜设置且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柱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套筒两端。

采用上述结构,提高第一型钢和第二型钢的连接强度,以及套筒和连接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伸缩缝内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密封胶条位于所述套筒上方,所述第二密封胶条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桥梁主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桥梁主体上。

采用上述结构,第二密封胶条起到密封防水、防尘的作用,防止雨水、尘土等进入到伸缩缝内,和第一密封胶条一起起到了双重防水和防尘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顶板与所述安装槽底部之间填充有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

采用上述结构,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的设置,具有减震、减噪、缓冲和密封的作用。

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第一型钢上设置有第一延伸部和第一锚固钢筋,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一锚固钢筋均向所述第一桥梁主体方向延伸且固定在所述第一桥梁主体内;

所述第二型钢上设置有第二延伸部和第二锚固钢筋,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锚固钢筋均向所述第二桥梁主体方向延伸且固定在所述第二桥梁主体内。

采用上述结构,提高第一型钢与第一桥梁主体、第二型钢与第二桥梁主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车辆在桥面行驶时,将碾压在顶板上,部分碾压力被缓冲板和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吸收,另一部分碾压力将通过缓冲板和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传递到安装槽底部的第一桥梁主体和第二桥梁主体上,伸缩缝内的构造物受力较小,因此不易变形损坏。满足了桥梁变形要求,当第一桥梁主体和第二桥梁主体膨胀或压缩变形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将压缩或拉伸弹簧,使得伸缩缝的宽度能顺应桥梁变形而变化。第一密封胶条起到密封防水、防尘的作用,防止雨水、尘土等进入到伸缩缝内。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桥梁伸缩缝结构的具体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套筒的内部结构。

图中,1、第一桥梁主体;2、第二桥梁主体;3、伸缩缝;4、顶板;5、缓冲板;6、第一密封胶条;7、导水槽;8、安装槽;9、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10、第一型钢;11、第二型钢;12、第一延伸部;13、第二延伸部;14、第一锚固钢筋;15、第二锚固钢筋;16、第一连接杆;17、第二连接杆;18、套筒;19、弹簧;20、连接柱;21、加强筋;22、第一限位板;23、第二限位板;24、第二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桥梁伸缩缝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第一桥梁主体1、第二桥梁主体2以及位于第一桥梁主体1和第二桥梁主体2之间的伸缩缝3。第一桥梁主体1和第二桥梁主体2顶部向下开设有安装槽8,伸缩缝3位于安装槽8底部中心处。安装槽8内设置有顶板4,顶板4采用钢板制成,顶板4上表面与第一桥梁主体1和第二桥梁主体2顶面平齐。顶板4底部固定有缓冲板5,缓冲板5设置有多个,多个缓冲板5均固定在安装槽8底部的第一桥梁主体1和第二桥梁主体2上。顶板4与安装槽8侧壁之间存在间隙,间隙内设置有第一密封胶条6,第一密封胶条6一端固定在顶板4侧部边缘,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槽8侧壁上,第一密封胶条6顶部开设有导水槽7,导水槽7位于第一密封胶条6中部。

参照图1、2,伸缩缝3内设置有第一型钢10和第二型钢11,第一型钢10固定在第一桥梁主体1上,第二型钢11固定在第二桥梁主体2上。第一型钢10与第二型钢11之间设置有套筒18,第一型钢10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6,第二型钢11上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7。第一连接杆16一端固定在第一型钢10上,另一端穿过套筒18并连接有第一限位板22,第二连接杆17一端固定在第二型钢11上,另一端穿过套筒18并连接有第二限位板23。第一限位板22和第二限位板23分别位于套筒18内部两端,套筒18内设置有弹簧19,弹簧19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限位板22和第二限位板23上。套筒18上下设置有多个,多个套筒18之间均连接有连接柱20,连接柱20固定在套筒18中部。连接柱20上还设置有加强筋21,加强筋21为倾斜设置且一端固定在连接柱20上,另一端固定在套筒18两端。

参照图1、2,伸缩缝3内设置有第二密封胶条24,第二密封胶条24位于套筒18上方,第二密封胶条24一端固定在第一桥梁主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桥梁主体2上。顶板4与安装槽8底部之间填充有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9。第一型钢10上设置有第一延伸部12和第一锚固钢筋14,第一延伸部12和第一锚固钢筋14均向第一桥梁主体1方向延伸且固定在第一桥梁主体1内,第一延伸部12与第一型钢10一体设置。第二型钢11上设置有第二延伸部13和第二锚固钢筋15,第二延伸部13和第二锚固钢筋15均向第二桥梁主体2方向延伸且固定在第二桥梁主体2内,第二延伸部13与第二型钢11一体设置。

车辆在桥面行驶时,将碾压在顶板4上,部分碾压力被缓冲板5和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9吸收,另一部分碾压力将通过缓冲板5和减震聚氨酯泡沫塑料9传递到安装槽8底部的第一桥梁主体1和第二桥梁主体2上,伸缩缝3内的构造物受力较小,因此不易变形损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