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45639发布日期:2019-09-12 08:5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标志是可以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路网越来越发达,道路交通标志作为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管理交通、保障安全的设施,交通标志托架是保证道路交通标志正常运行的重要组件,

对于现有的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技术而言,常用的道路交通托架是通过螺栓来直接穿过交通标志和托架,将交通标志和托架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但是这样使得交通标志的安装不方便,安装后容易锈蚀;若交通标志损坏,需要拆卸维修便,则传统的固定框架,不能够重复使用。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技术中,存在着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道路交通标志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现有的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技术中,存在着结构复杂,不便于安装和拆卸,道路交通标志的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支撑杆;套固机构,所述套固机构至少包括:套接件,所述套接件设置有第一套紧端、第二套紧端和第一中间段,所述第一套紧端和所述第二套紧端相卡接,所述第一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一套紧端和所述第二套紧端之间;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间段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支撑杆相垂直;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设置有第一紧固端、第二紧固端和第二中间段,所述第一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支撑杆相卡接,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中间段相平行,所述第二紧固端和所述第二中间段相垂直,所述第二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段相卡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中间段相垂直;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设置有第三紧固端、第四紧固端和第三中间段,所述第二固定架通过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支撑杆相卡接,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三中间段相平行,所述第四紧固端和所述第三中间段相垂直,所述第三中间段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三中间段和所述第二中间段相平行,所述第四紧固端和所述第二紧固端相平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中间段相卡接,所述第二限位件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和所述第四紧固端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三中间段相垂直,所述第二限位件和所述第一限位件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所述第一套紧端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套紧端设置有第二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套固机构还包括:螺栓,所述螺栓分别和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所述第二紧固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中间段设置有第二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有第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所述第四紧固端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相平行;所述第三中间段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所述第二限位件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还包括:交通标志牌,所述交通标志牌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五凹槽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三侧面分别和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相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四侧面分别和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相卡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通过套固机构中套接件的第一套紧端和第二套紧端相互卡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和套接件的第一中间段固定连接,使得套接件和支撑杆相互固定连接。紧固机构中第一固定架的第一紧固端和支撑杆相互卡接,第一限位件和第一固定架的第二中间段相互卡接,使得第一固定架可以沿着支撑杆两端的方向移动。第二固定架的第三紧固端和支撑杆相互卡接,第二限位件和第二固定架的第三中间段相互卡接,使得第二固定架可以沿着支撑杆两端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中间段分别与第二紧固端和第一限位件相互垂直,第三中间段分别与第四紧固端和第二限位件相互垂直,第二限位件和第一限位件相平行。这样可以依据需要固定的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在支撑杆上的位置,以及调节第一限位件和第二紧固端之间的间距,第二限位件和第四紧固端之间的间距,将道路交通标志牌设置在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上。从而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延长道路交通标志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中套固机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中第二固定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通过套固机构中套接件200的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相互卡接,连接杆24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100和套接件200的第一中间段230固定连接,使得套接件200和支撑杆100相互固定连接。紧固机构中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和支撑杆100相互卡接,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中间段330相互卡接,使得第一固定架300可以沿着支撑杆100两端的方向移动。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和支撑杆100相互卡接,第二限位件600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中间段530相互卡接,使得第二固定架500可以沿着支撑杆100两端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中间段330分别与第二紧固端320和第一限位件400相互垂直,第三中间段530分别与第四紧固端520和第二限位件600相互垂直,第二限位件600和第一限位件400相平行。这样可以依据需要固定的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在支撑杆100上的位置,以及调节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二紧固端320之间的间距,第二限位件600和第四紧固端520之间的间距,将道路交通标志牌设置在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上。从而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延长道路交通标志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所述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包括:支撑杆100、套固机构和紧固机构,现分别对支撑杆100、套固机构和紧固机构进行以下详细说明:

对于支撑杆100而言:

具体而言,支撑杆100可以呈现为长方体形状或者圆柱体形状。支撑杆100可以和下述套固机构中连接杆240固定连接,支撑杆100还可以和下述紧固机构中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固定连接,使得支撑杆100位于连接杆240和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之间,支撑杆100位于连接杆240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之间。将下述套固机构中的套接件200固定在柱状体(例如公路旁的灯杆)上之后,支撑杆100可以为下述紧固机构中的第一固定架300、第一限位件400、第二固定架500、第二限位件600提供支撑力,使得第一固定架300、第一限位件400、第二固定架500、第二限位件600位于固定的空间位置(例如固定的高度、固定的朝向等)。

支撑杆100可以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不锈钢材料可以是指不容易生锈的钢铁,它既有不锈性,又有耐酸性(耐蚀性)。例如在钢材的表面上设置富铬氧化膜(钝化膜)而形成。由于支撑杆100长期处于户外恶劣的环境(风雨、暴晒等)中,不锈钢材料能够使得支撑杆100具有坚固耐用的技术效果。

对于套固机构而言:

套固机构可以包括套接件200、连接杆240和螺栓250。套接件200设置有第一套紧端210、第二套紧端220和第一中间段230,所述第一套紧端210和所述第二套紧端220相卡接,所述第一中间段230位于所述第一套紧端210和所述第二套紧端220之间;所述第一套紧端210设置有第一螺纹孔;连接杆240的一端和所述第一中间段230固定连接,连接杆240的另一端和所述支撑杆10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0和所述支撑杆100相垂直;所述第二套紧端220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栓250分别和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1和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中套固机构的示意图。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可以是套接件200的两端,第一中间段230位于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之间。第一中间段230可以具有弹性,当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之间受到挤压力时,第一中间段230能够发生弯曲,即第一中间段230可以呈现为圆形,此时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是圆形中的开口。第一中间段230可以和连接杆240固定连接,使得连接杆240和上述支撑杆100连接后,通过套接件200为连接杆240提供支撑力。

在第一套紧端210上可以设置有与螺栓250相匹配的第一螺纹孔,使得旋转螺栓250穿过第一螺纹孔时,螺栓250和第一套紧端210上的第一螺纹孔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朝着相反方向旋转螺栓250时,螺栓250可以和第一套紧端210上的第一螺纹孔相互分离。在第二套紧端220上可以设置有与螺栓250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孔,使得旋转螺栓250穿过第二螺纹孔时,螺栓250和第二套紧端220上的第二螺纹孔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朝着相反方向旋转螺栓250时,螺栓250可以和第二套紧端220上的第一螺纹孔相互分离。这样当需要在圆柱体(例如公路旁的灯杆)上安装套固机构时,可以先将套接件200的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相互分离,再将圆柱体设置在第一套紧端210、第二套紧端220和第一中间段230合围所构成的圆形之中,然后将螺栓250依次穿过第一套紧端210上的第一螺纹孔、第二套紧端220上的第二螺纹孔,通过旋转螺栓250来使得第一中间段230不断弯曲,继而将第一套紧端210、第二套紧端220和第一中间段230卡住圆柱体。若需要拆卸套接件200时,则朝着相反的方向旋转螺栓250,使得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相互分离,继而松开被卡住的圆柱体。从而达到便于将套接件200进行安装和拆卸的技术效果。

对于紧固机构而言:

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架300、第一限位件400、第二固定架500、第二限位件600。第一固定架300设置有第一紧固端310、第二紧固端320和第二中间段330,所述第一固定架300通过所述第一紧固端310和所述支撑杆100相卡接,所述第一紧固端310和所述第二中间段330相平行,所述第二紧固端320和所述第二中间段330相垂直,所述第二中间段33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31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320之间;所述第二紧固端320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中间段330设置有第二凹槽。

第一限位件400和所述第二中间段330相卡接,所述第一限位件400位于所述第一紧固端31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320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400和所述第二中间段330相垂直;所述第一限位件400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固定架500设置有第三紧固端510、第四紧固端520和第三中间段530,所述第二固定架500通过所述第三紧固端510和所述支撑杆100相卡接,所述第三紧固端510和所述第三中间段530相平行,所述第四紧固端520和所述第三中间段530相垂直,所述第三中间段530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51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520之间,所述第三中间段530和所述第二中间段330相平行,所述第四紧固端520和所述第二紧固端320相平行。其中,所述第四紧固端520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和所述第一凹槽相平行;所述第三中间段530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第五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平行。第二限位件600和所述第三中间段530相卡接,所述第二限位件600位于所述第三紧固端510和所述第四紧固端520之间,所述第二限位件600和所述第三中间段530相垂直,所述第二限位件600和所述第一限位件400相平行。所述第二限位件600设置有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相平行。

请参见图1和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中第二固定架500的示意图。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可以和上述支撑杆100相互卡接,使得第一限位件400可以在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中间段330上朝着第一紧固端310的方向移动,或者第二限位件600可以在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中间段330上朝着第二紧固端320的方向移动,例如可以在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中间段330之间设置有与上述套固机构结构、原理相同的套固部件,来实现第一限位件400和所述第二中间段330的相互卡接。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也可以和支撑杆100相互卡接,使得第二限位件600可以在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中间段530上朝着第三紧固端510的方向移动,或者第二限位件600可以在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中间段530上朝着第四紧固端520的方向移动,例如可以在第二限位件600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中间段530之间设置有与上述套固机构结构、原理相同的套固部件,来实现第二限位件600和所述第三中间段530的相互卡接。继而依据需要固定的道路交通标志牌的长度(即下述交通标志牌中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之间的间距大小)来调节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二紧固端320之间的间距,调节第二限位件600和第四紧固端520之间的间距。

同时,可以在第二紧固端320设置有与交通标志牌中第三侧面相互匹配的第一凹槽,使得交通标志牌中第三侧面可以和第一凹槽相互卡接;在第四紧固端520设置有与交通标志牌中第三侧面相互匹配的第四凹槽,使得交通标志牌中第三侧面可以和第四凹槽相互卡接。由于第一凹槽和第四凹槽相互对齐,继而使得第一凹槽和第四凹槽可以将交通标志牌中的第三侧面卡紧,以对交通标志牌进行固定。可以在第一限位件400中设置有与交通标志牌中第四侧面相互匹配的第三凹槽,使得交通标志牌中第四侧面可以和第三凹槽相互卡接;在第二限位件600中设置有与交通标志牌中第四侧面相互匹配的第六凹槽,使得交通标志牌中第四侧面可以和第六凹槽相互卡接。由于第三凹槽和第六凹槽相互对齐,继而使得第三凹槽和第六凹槽可以将交通标志牌中的第四侧面卡紧,以对交通标志牌进行固定。

并且,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可以和支撑杆100相互卡接,例如可以在第一紧固端310和支撑杆100设置有与上述套固机构结构、原理相同的套固部件,该套固部件和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固定连接,当需要固定安装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时,可以将套固部件的两个套紧端相互分离,再将套固部件套设在支撑杆100的外部,然后通过螺栓250来紧固套固部件的两个套紧端,来将套固部件卡紧在支撑杆100上,继而将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和支撑杆100相互固定连接。当需要调节第一固定架300的高度时,可以再将套固部件的两个套紧端相互分离,使得套固部件松开支撑杆100,此时第一固定架300可以在支撑杆100上朝着支撑杆100的两端方向移动,从而达到了便于安装第一固定架300和调节第一固定架300的高度的技术效果。

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可以和支撑杆100相互卡接,例如可以在第三紧固端510和支撑杆100设置有与上述套固机构结构、原理相同的套固部件,该套固部件可以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固定连接,当需要固定安装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时,可以将套固部件的两个套紧端相互分离,再将套固部件套设在支撑杆100的外部,然后通过螺栓250来紧固套固部件的两个套紧端,来将套固部件卡紧在支撑杆100上,继而将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和支撑杆100相互固定连接。当需要调节第二固定架500的高度时,可以再将套固部件的两个套紧端相互分离,使得套固部件松开支撑杆100,此时第二固定架500可以在支撑杆100上朝着支撑杆100的两端方向移动,从而达到了便于安装第二固定架500和调节第二固定架500的高度的技术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当需要对下述交通标志牌进行固定安装时,可以先将交通标志牌放置在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紧固端320和第一限位件400之间,将交通标志牌放置在第二固定架500的第四紧固端520和第二限位件600之间,将交通标志牌放置在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中间段330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中间段530之间。通过调节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紧固端320之间的间距,调节第二限位件600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四紧固端520之间的间距,调节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中间段330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中间段530之间的间距。能够将交通标志牌的第一侧面和第二凹槽相互卡接,第二侧面和第五凹槽相互卡接,第三侧面分别和第一凹槽、第四凹槽相互卡接,第四侧面分别和第三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相互卡接。这样可以依据需要固定的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在支撑杆100上的位置,以及调节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二紧固端320之间的间距,第二限位件600和第四紧固端520之间的间距,将道路交通标志牌设置在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上。从而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延长道路交通标志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为了将交通标志安装在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还可以包括交通标志牌。交通标志牌设置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五凹槽相卡接。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三侧面分别和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相卡接。所述交通标志牌通过所述第四侧面分别和所述第三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相卡接。

请继续参见图1,可以由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合围形成交通标志牌,交通标志牌可以呈现为长方体形状。交通标志牌的第一侧面可以和第二侧面相互平行,第三侧面可以和第四侧面相互平行。交通标志牌的第一侧面可以和上述第二凹槽相匹配,使得交通标志牌的第一侧面可以和上述第二凹槽相互卡接;交通标志牌的第二侧面可以和上述第五凹槽相匹配,使得交通标志牌的第二侧面可以和上述第五凹槽相互卡接;交通标志牌的第三侧面可以和上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第三侧面也可以和上述第四凹槽相匹配,使得交通标志牌的第三侧面可以分别和第一凹槽、第四凹槽相互卡接;交通标志牌的第四侧面可以和上述第三凹槽相匹配,第四侧面可以和上述第六凹槽相匹配,使得第四侧面可以分别和第三凹槽、所述第六凹槽相互卡接。这样可以依据需要固定的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在支撑杆100上的位置,以及调节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二紧固端320之间的间距,第二限位件600和第四紧固端520之间的间距,将道路交通标志牌设置在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上。从而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延长道路交通标志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道路交通标志的托架装置,通过套固机构中套接件200的第一套紧端210和第二套紧端220相互卡接,连接杆240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杆100和套接件200的第一中间段230固定连接,使得套接件200和支撑杆100相互固定连接。紧固机构中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一紧固端310和支撑杆100相互卡接,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一固定架300的第二中间段330相互卡接,使得第一固定架300可以沿着支撑杆100两端的方向移动。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紧固端510和支撑杆100相互卡接,第二限位件600和第二固定架500的第三中间段530相互卡接,使得第二固定架500可以沿着支撑杆100两端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二中间段330分别与第二紧固端320和第一限位件400相互垂直,第三中间段530分别与第四紧固端520和第二限位件600相互垂直,第二限位件600和第一限位件400相平行。这样可以依据需要固定的道路交通标志牌的大小,来调节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在支撑杆100上的位置,以及调节第一限位件400和第二紧固端320之间的间距,第二限位件600和第四紧固端520之间的间距,将道路交通标志牌设置在第一固定架300和第二固定架500上。从而达到简化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延长道路交通标志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