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钢轨跨股道拨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6928发布日期:2019-05-28 20:2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钢轨跨股道拨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钢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钢轨跨股道拨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不具备换铺法和单枕连续法施工的环境下进行长钢轨铺设时,如既有线扩能改造工程中的新线钢轨需要先行卸放在既有线路上,再通过人工拨钢轨的方式将卸放在既有股道远离新线一侧的1根长钢轨拨移至新线和既有线之间。整个人工拨钢轨过程需要大量人力通过撬棍实现拨移,时有因人员素质差异和配合不到位导致人员受伤,难免因撬棍支点而损伤既有股道钢轨和被拨移钢轨。尤其在天窗点施工作业时,因人工拨钢轨耗时较长和效率低下导致的完不成点内施工计划,进而影响线路开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长钢轨跨股道拨移装置,其较传统的人工拨移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钢轨跨股道拨移装置,包括小车车体、牵引车钩、单轮缘车轮、滚杠、导向斜面、导向滚杠等零部件,所述小车车体一外侧设有牵引车钩,与所述牵引车钩相对的另一侧上方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上设有竖滚杠,所述导向斜面与小车车体之间设有短滚杠;所述小车车体内侧设有若干支架,支架之间设有第一长滚杠及第二长滚杠,所述小车车体下方设有若干单轮缘车轮。

进一步的,小车车体由100mm槽钢按照设计尺寸焊接而成,为第一长滚杠,第二长滚杠,导向斜面,短滚杠,立滚杠提供安装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单轮缘车轮为6套,分别安装在小车车体已制作好的支座底部,其作用是保证在跨股道拨移过程中与股道钢轨是滚动摩擦,以免擦伤钢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滚杠为两个,安装在小车车体的前端部分,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小车车体上表面16mm,保证被拨移钢轨轨底与本装置在拨移过程中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长滚杠为两个,安装在小车车体的中间部位,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小车车体上表面16mm,与所述第一长滚杠作用相同,保证被拨移钢轨轨底与本装置在拨移过程中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短滚杠安装在小车车体的后端部位,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小车车体上表面16mm,与所述第一长滚杠及第二长滚杠作用相同,保证被拨移钢轨轨底与本装置在拨移过程中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小车车体的后端按照设计位置牢固,保证被拨移钢轨能够放置在股道砟肩上。

进一步的,所述竖滚杠安装在导向斜面的后端,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导向斜面16mm,其作用是保证拨移过程中钢轨轨顶和轨底侧面与导向斜面之间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车钩与所述小车车体的前端中间部位焊接在一起,在拨移过程中通过钢丝绳与50轮胎式装载机或者轨道车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拨移过程动力连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结构制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应用本装置拨移长钢轨整个拨移过程只需15-20分钟便可完成,较传统的人工拨移至少1个多小时,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而且劳动力投入至少节省了劳动力50人,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长钢轨跨股道拨移装置,包括小车车体1,所述小车车体1一外侧设有牵引车钩2,与所述牵引车钩2相对的另一侧上方设有导向斜面6,所述导向斜面6上设有竖滚杠8,所述导向斜面6与小车车体1之间设有短滚杠7;所述小车车体1内侧设有若干支架,支架之间设有第一长滚杠4及第二长滚杠5,所述小车车体1下方设有若干单轮缘车轮3。

进一步的,小车车体1由100mm槽钢按照设计尺寸焊接而成,为第一长滚杠4,第二长滚杠5,导向斜面6,短滚杠7,立滚杠8提供安装基础。

进一步的,所述单轮缘车轮3为6套,分别安装在小车车体1已制作好的支座底部,其作用是保证在跨股道拨移过程中与股道钢轨是滚动摩擦,以免擦伤钢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滚杠4为两个,安装在小车车体1的前端部分,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小车车体上表面16mm,保证被拨移钢轨轨底与本装置在拨移过程中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长滚杠5为两个,安装在小车车体1的中间部位,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小车车体上表面16mm,与所述第一长滚杠4作用相同,保证被拨移钢轨轨底与本装置在拨移过程中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短滚杠7安装在小车车体1的后端部位,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小车车体上表面16mm,所述第一长滚杠4及第二长滚杠5作用相同,保证被拨移钢轨轨底与本装置在拨移过程中相互运动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斜面6与所述小车车体1的后端按照设计位置牢固,保证被拨移钢轨能够放置在股道砟肩上。

进一步的,所述竖滚杠8安装在导向斜面6的后端,使其轴向截面高于导向斜面16mm,其作用是保证拨移过程中钢轨轨顶和轨底侧面与导向斜面6之间为滚动摩擦。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车钩2与所述小车车体1的前端中间部位焊接在一起,在拨移过程中通过钢丝绳与50轮胎式装载机或者轨道车连接在一起,使得整个拨移过程动力连续。

实施拨移时,首先将本拨移装置放在线路指定位置,由轮胎式装载机或者轨道车沿着既有线路使用1根30米长的钢丝绳缓慢牵引本拨移装置;其次将已经卸放在既有线股道砟肩的长钢轨头部用小型起吊装置或人工放置在本拨移装置上;待长钢轨头部安全的落在股道另一侧砟肩上后提升装置的运行速度,拨移装置在临近被拨移长钢轨尾部30米时放缓运行速度,直至本装置将整根长钢轨完成拨移。

本发明结构制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应用本装置拨移长钢轨整个拨移过程只需15-20分钟便可完成,较传统的人工拨移至少1个多小时,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而且劳动力投入至少节省了50人,极大地降低了安全风险。适用于不具备换铺法和单枕连续法施工的环境,比如利用天窗点,先将长钢轨卸放既有线路上,再利用本装置将长钢轨拨移至待铺设线路一侧,以达到提高劳动效率,增强安全保障,节省劳动力的效果。

本发明中未做详细描述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钢轨跨股道拨移装置,包括小车车体、牵引车钩、单轮缘车轮、滚杠、导向斜面、导向滚杠等零部件,所述小车车体一外侧设有牵引车钩,与所述牵引车钩相对的另一侧上方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上设有竖滚杠,所述导向斜面与小车车体之间设有短滚杠;所述小车车体内侧设有若干支架,支架之间设有第一长滚杠及第二长滚杠,所述小车车体下方设有若干单轮缘车轮。本发明的优点是,较传统的人工拨移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数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兵;冶子伟;孙柏辉;刘汉山;王晓刚;史锋杰;张兆华;尚永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新运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0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