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及其匝道改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76933发布日期:2019-05-28 20:2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及其匝道改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高架道路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及其匝道改建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下匝道承担着城市高架快速路与地面辅路交通转换的重要功能。在设计阶段,上下匝道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交通流量进行设置。

但城市扩张、用地性质变化、城市路网结构调整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交通流量的变化,往往导致建成若干年后,快速路的服务功能和服务区域发生重大变化,上下匝道的位置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废弃及新建),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道路堵塞等诸多问题。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高架快速路上下匝道的建造工艺进行改进,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及其匝道改建方法,实现的目的之一是可以大幅缩短建设时间,避免已建匝道的废弃,降低建设成本,达到集约、绿色、高效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所述高架快速路上设有若干防撞墙,所述高架快速路包括主路高架,以及与所述主路高架连接的若干匝道。

其中,每一所述防撞墙均采用可拆卸方式与所述高架快速路连接;

所述主路高架与每一所述匝道之间均籍由搭接结构连接;

所述主路高架上面,以及每一所述匝道上面分别设有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以及匝道钢筋混凝土板;

所述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和所述匝道钢筋混凝土板籍由锚固钢索连接;

所述主路高架的小钢箱梁、所述匝道的小钢箱梁,以及所述高架快速路地上部分的桥墩均采用预制结构。

优选的,每一所述防撞墙均采用可拆卸的栓式结构与所述高架快速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以及所述搭接结构位于所述主路高架的一端均与所述主路高架的小钢箱梁固定;

所述匝道钢筋混凝土板,以及所述搭接结构位于所述匝道的一端均与所述匝道的小钢箱梁固定。

更优选的,所述主路高架与所述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之间,以及所述主路高架与所述搭接结构之间,分别籍由主路混凝土板栓式结构和主路搭接部栓式结构连接;

所述匝道与所述匝道钢筋混凝土板之间,以及所述匝道与所述搭接结构之间,分别籍由匝道混凝土板栓式结构和匝道搭接部栓式结构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和所述匝道钢筋混凝土板均采用预制构件,厚度不小于8厘米,长宽分别与相应的所述主路高架的小钢箱梁或者所述匝道的小钢箱梁保持一致,横向采用钢束进行锚固。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的匝道改建方法,步骤如下:

a.根据设计,在新的所述匝道的位置新建桥梁桩基;

b.拆除新的所述匝道所在位置的所述主路高架的加减速车道段的所述防撞墙;

c.拆除现有的所述匝道与所述主路高架之间的所述搭接结构和所述锚固钢索,与所述主路高架分离;

d.将现有的所述匝道运输至新的所述匝道的位置,进行重新组装,通过所述搭接结构和所述锚固钢索重新与所述主路高架的加减速车道段连接;

e.在现有的所述匝道的加减速车道位置重新加装所述防撞墙;

f.改建施工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应用于城市高架快速路,旨在通过模块化、拼装式的上下匝道设计和施工,解决匝道位置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采用本方法后,可以大幅缩短建设时间,避免已建匝道的废弃,降低建设成本,达到集约、绿色、高效的目的。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防撞墙与高架快速路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主路高架和匝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匝道改建方法步骤a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匝道改建方法步骤c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匝道改建方法步骤e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高架快速路1上设有若干防撞墙2,高架快速路1包括主路高架3,以及与主路高架3连接的若干匝道4。

其中,每一防撞墙2均采用可拆卸方式与高架快速路1连接;

主路高架3与每一匝道4之间均籍由搭接结构6连接;

主路高架3上面,以及每一匝道4上面分别设有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31,以及匝道钢筋混凝土板41;

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31和匝道钢筋混凝土板41籍由锚固钢索5连接;

主路高架3的小钢箱梁、匝道4的小钢箱梁,以及高架快速路1地上部分的桥墩均采用预制结构。

本发明的原理在于,通过模块化、拼装式的匝道4的设计和施工,解决匝道4位置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采用本方法后,可以大幅缩短建设时间,避免已建匝道的废弃,降低建设成本,达到集约、绿色、高效的目的。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防撞墙2均采用可拆卸的栓式结构21与高架快速路1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31,以及搭接结构6位于主路高架3的一端均与主路高架3的小钢箱梁固定;

匝道钢筋混凝土板41,以及搭接结构6位于匝道4的一端均与匝道4的小钢箱梁固定。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路高架3与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31之间,以及主路高架3与搭接结构6之间,分别籍由主路混凝土板栓式结构32和主路搭接部栓式结构33连接;

匝道4与匝道钢筋混凝土板41之间,以及匝道4与搭接结构6之间,分别籍由匝道混凝土板栓式结构42和匝道搭接部栓式结构43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31和匝道钢筋混凝土板41均采用预制构件,厚度不小于8厘米,长宽分别与相应的主路高架3的小钢箱梁或者匝道4的小钢箱梁保持一致,横向采用钢束进行锚固。

如图3至图4所示,本发明还提供的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的匝道改建方法,步骤如下:

a.根据设计,在新的匝道4的位置新建桥梁桩基;

b.拆除新的匝道4所在位置的主路高架3的加减速车道段的防撞墙2;

c.拆除现有的匝道4与主路高架3之间的搭接结构6和锚固钢索5,与主路高架3分离;

d.将现有的匝道4运输至新的匝道4的位置,进行重新组装,通过搭接结构6和锚固钢索5重新与主路高架3的加减速车道段连接;

e.在现有的匝道4的加减速车道位置重新加装防撞墙2;

f.改建施工完成。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拼装式上下匝道的高架快速路及其匝道改建方法,高架快速路上设有若干防撞墙,高架快速路包括主路高架,以及与主路高架连接的若干匝道;每一防撞墙均采用可拆卸方式与高架快速路连接;主路高架与每一匝道之间均籍由搭接结构连接;主路高架上面,以及每一匝道上面分别设有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以及匝道钢筋混凝土板;主路高架钢筋混凝土板和匝道钢筋混凝土板籍由锚固钢索连接;主路高架的小钢箱梁、匝道的小钢箱梁,以及高架快速路地上部分的桥墩均采用预制结构。在改建时,通过拆除搭接结构和锚固钢索就可以快速的将匝道完整的拆下和安装。本发明可以大幅缩短建设时间,降低建设成本,达到集约、绿色、高效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兴;谭永凯;黄生富;王宝辉;马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26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