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00177发布日期:2019-07-06 11:18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减隔震支座,尤其涉及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是设置在桥梁上部结构与墩台之间的重要、关键部件,目前普遍使用的支座有铅芯隔震橡胶支座、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及普通板式橡胶支座等;存在的问题是:

(1)普通板式橡胶支座因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低廉被广泛应用于路桥建设中,但其水平刚度、水平位移量较小,且不能适用于设防烈度为7度的区域;

(2)铅芯、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水平刚度、水平位移量较大,但相比普通板式支座铅芯、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存在造价高昂、生产及安装更为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以克服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包括由多层橡胶片和薄钢板硫化压制而成的支座芯体,所述支座芯体下端设有防滑组合装置,所述防滑组合装置包括内构造板和外构造板,所述内构造板与支座芯体连接,外构造板配合安装在内构造板的外侧面;

所述内构造板的外侧面有多个构造凸块ⅰ,所述外构造板的内侧面有与构造凸块ⅰ对应配合的构造凹槽,即外构造板与内构造板配合组装时,所述每个构造凸块ⅰ落入对应的构造凹槽内,所述构造凸块ⅰ与构造凹槽之间留有空隙;

或所述外构造板的内侧面有与构造凸块ⅰ结构相同的构造凸块ⅱ,构造凸块ⅱ的分布位置与构造凸块ⅰ相的分布位置相错,使外构造板与内构造板配合组装时,每个构造凸块ⅱ分别落入相邻的两构造凸块ⅰ之间的空位内,所述构造凸块ⅰ与构造凸块ⅱ之间留有空隙。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构造凸块ⅰ匀称分布,其分布排列或构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或构成正交线或斜交线;所述构造凸块ⅱ匀称分布,构造凸块ⅱ与构造凸块ⅰ交错排列后构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或构成正交线或斜交线;

所述构造凸块ⅰ和构造凸块ⅱ的形状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菱形、扁豆形、圆豆形、扁圆混合形状,所述构造凹槽的形状与构造凸块ⅰ的形状相对应;

所述构造凸块ⅰ和构造凸块ⅱ的突出高度为t,t的数值为0.1~25mm;

所述构造凹槽的凹进深度为t,t的数值为0.2~30mm。

更进一步:所述内构造板和外构造板由刚性材料构成。

其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座芯体的上端设有结构与支座芯体下端相同的防滑组合装置。

另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支座芯体的上端设有滑动构造装置,所述滑动构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支座芯体上端的滑移板、不锈钢板和外连接钢板。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其支座芯体下端或上、下端设有防滑组合装置,防滑组合装置或为构造凸块ⅰ和构造凸块ⅱ的配合,或为构造凸块ⅰ和构造凹槽的配合,构造凸块ⅰ与构造凸块ⅱ及构造凸块ⅰ与构造凸块ⅱ之间留有空隙,当桥梁上部结构因各种因素产生较大水平剪切变形时,可防止支座进一步滑移,避免桥梁上部结构产生较大水平剪切变形而导致支座产生过大位移造成滑移、脱空、脱落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增加桥梁结构的安全度和耐久性,确保公路桥梁整体结构造的使用安全;

2.由于该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器支座芯体由多层橡胶片、薄钢板与构造板镶嵌、粘合、硫化(在一定压力、温度和时间内)压制而成,上、下端所设防滑组合装置由刚性材料构成,

因此具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防滑组合装置通过构造凸块ⅰ和构造凸块ⅱ的配合,或为构造凸块ⅰ和构造凹槽的配合限位,可获得较大水平剪切变形,可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避开地震卓越周期,从而大大减少结构的地震反应;

3.该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弥补了普通板式支座不合适使用于城区(防烈度为7度的区域)的缺点,同时由于支座之防滑组合装置由外构造板和内构造板构成,外构造板与内构造板之间由构造凸块与构造凹槽配合,相对于lnr水平分散型支座,具有支座对位安装便捷、速度快、易于更换和养护等优点;

4.该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结构简单、加工制造容易、成本低,节省电能,相对于lnr水平分散型支座而言,由于改变了连接方式,减少了连接螺栓、开螺钉孔的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减少了电能及其它不必要的能耗。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之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下部设防滑组合装置,防滑组合装置为构造凸块ⅰ与凹槽配合);

图2为实施例二之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上下部均设防滑组合装置,防滑组合装置为构造凸块ⅰ与凹槽配合);

图3为内构造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带有凹槽的外构造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三之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下部设防滑组合装置,上部设滑动构造装置,防滑组合装置为构造凸块ⅰ与凹槽配合);

图6为实施例四之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下部设防滑组合装置,防滑组合装置为构造凸块ⅰ与构造凸块ⅱ的配合);

图7为实施例五之一种便捷型隔震支座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上下部均设防滑组合装置,防滑组合装置为构造凸块ⅰ与构造凸块ⅱ的配合);

图8为带有构造凸块ⅱ的外构造板;

图9~图15为构造凸块ⅰ分布排列示意图:

图9为平行排列,图10为四方形排列,图11为三角形排列,图12为扁八角形排列,图13为横竖正交排列,图14为梅花形排列,图15为圆形排列;

内、外构造板均设构造凸块的隔震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9为构造凸块ⅰ与构造凸块ⅱ交错排列示意图:

图16平行排列,图17为扁八角形排列,图18为为三角形排列,图19为四方形排列。

图中:

1—外构造板,11—构造凹槽,12—构造凸块ⅱ,2—内构造板,21—构造凸块ⅰ,3—橡胶片,4—薄钢板,5—滑移板,6—不锈钢板,7—外连接钢板,8—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包括由多层橡胶片和薄钢板硫化压制而成的支座芯体,所述支座芯体下端设有防滑组合装置,所述防滑组合装置包括内构造板2和外构造板1,所述内构造板与支座芯体连接,外构造板配合安装在内构造板的外侧面;

所述内构造板2的外侧面有多个构造凸块ⅰ21,所述外构造板1的内侧面有与构造凸块ⅰ对应配合的构造凹槽11,即外构造板与内构造板配合组装时,所述构造凸块ⅰ21落入所述构造凹槽11内,所述构造凸块ⅰ21与构造凹槽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构造凸块ⅰ21匀称分布,其分布排列或构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或构成正交线或斜交线;所述构造凸块ⅰ2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菱形、扁豆形、圆豆形、扁圆混合形状,所述构造凹槽的形状与构造凸块ⅰ21的形状相对应;

所述构造凸块ⅰ21的突出高度为t,t的数值为0.1~25mm;

所述构造凹槽的凹进深度为t,t的数值为0.2~30mm;

所述内构造板2和外构造板1由刚性材料构成。(参见附图1)

实施例二

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支座芯体的下端设限位组合装置,支座芯体的上端设有结构与支座芯体下端相同的限位组合装置。(参见附图2)

实施例三

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支座芯体的下端设限位组合装置,所述支座芯体的上端设有滑动构造装置,所述滑动构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在支座芯体上端的滑移板5、不锈钢板6和外连接钢板7。(参见附图5)

实施例四

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其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内构造板2的外侧面有多个构造凸块ⅰ21,或所述外构造板(1)的内侧面有与构造凸块ⅰ(21)结构相同的构造凸块ⅱ(12),构造凸块ⅱ的分布位置与构造凸块ⅰ相的分布位置相错,使外构造板与内构造板配合组装时,每个构造凸块ⅱ分别落入相邻的两构造凸块ⅰ之间的空位内,所述构造凸块ⅰ21与构造凸块ⅱ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构造凸块ⅱ12匀称分布,构造凸块ⅱ与构造凸块ⅰ(21)交错排列后构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或构成正交线或斜交线;

所述构造凸块ⅱ12与构造凸块ⅰ21结构相同,其形状为矩形、圆形、三角形、梯形、菱形、扁豆形、圆豆形、扁圆混合形状,构造凸块ⅱ12的突出高度为t,t的数值为0.1~25mm。(参见附图6)

实施例五

一种节能便捷型隔震支座,其结构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支座芯体的下端设限位组合装置,支座芯体的上端设有结构与支座芯体下端相同的限位组合装置。(参见附图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