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道路分隔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5330发布日期:2019-11-15 23:27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折叠道路分隔栏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道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折叠道路分隔栏。



背景技术:

潮汐车道就是可变车道,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交通流量不同情况,对有条件的道路设置一个或多个车辆行驶方向规定随不同时段变化的车道。在实际应用中,潮汐车道的使用难点在于如何向交通参与者明确传递车道信息、让交通参与者能迅速了解车道情况。

传统的潮汐车道提示方法有可变信号灯、指示标牌、路面文字标记。利用可变信号灯提示潮汐车道时,在不设置护栏的情况下,驾驶者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对于指示标牌和路面文字标记,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大多不会分心仔细阅读,因此会造成潮汐车道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且不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

对于潮汐车道的提示,目前较新的方法有:自走式智能护栏、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升降地面分隔栏。

自走式护栏主要由桩机和栏杆两大部分组成,桩机的底座则由电机、传动机构和履带轮构成;桩机的控制系统则由传感器、自动导航仪和控制电路组成。自动导航仪可实时修正桩机行走时可能出现的方向偏差,保证其沿正确路线前进;传感器可保证桩机在行进中遇障碍物阻碍立刻停止,避免碰撞;桩机到达预定停止位置时,位置感应器可对其行动过程中产生的累积误差进行修正。

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可将道路左侧的隔离墩快速、平稳搬运至道路右侧。

升降地面分隔栏设置在道路基坑内,可通过机械动力或人力迅速将分隔栏拉起或放平,能快速、高效地完成物理分隔栏的布设和撤除,实现快速设置或撤除物理分隔栏的目的,同时,多个分隔栏可串联成一长段以适应长路段的需要。

中国专利cn201811490116.2提出的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包括车体、底板、顶架和s形悬板,底板成水平状态,顶架位于底板的上方,特征在于:s形悬板位于顶架与底板之间,s形悬板经多个悬梁悬挂于顶架上,s形悬板的前端位于车体左侧的前方位置处,后端位于车体右侧的后方位置处;s形悬板的最前端悬挂有动力夹输装置,动力夹输装置后方发的s形悬板上悬挂有非动力夹输装置。车道隔离墩自动迁移车,车道左侧的隔离墩进入动力夹输装置中,在动力夹输装置的驱动下向右后方运动,隔离墩被放置在车道的右侧,实现了潮汐车道的变更,解决了现有人工移动隔离墩存在危险、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了工人人员安全。

中国专利cn108797467a提出了一种潮汐车道隔离护栏装置,包括隔离护栏、固定环、传感器和遥控器,隔离护栏包括立柱,相邻两个立柱之间通过两个横梁连接,在隔离护栏两端的立柱上端设有信号指示灯,固定环设在道路中间的双黄线及相邻两侧车道的单黄线上,在每一个立柱下端都设有防尘壳,防尘壳内设有支撑架、移动装置、电机、电动伸缩杆与控制器,在支撑架底面上还开有与电动伸缩杆相对应的贯通孔,电动伸缩杆的固定底座固定在防尘壳上,且前端设有挂钩,挂钩与固定环相对应,电机固定在支撑架底面上,控制器固定在支撑架侧面上。

中国专利cn201811444483.9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潮汐车道的护栏,包括并行设置在潮汐车道两侧的若干段护栏本体,相邻两段护栏本体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护栏本体包括栅栏和设置在栅栏两端的立柱,其中一个立柱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和控制盒,该立柱靠近潮汐车道的一侧设置有横杆,横杆与立柱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位于横杆上部的立柱上设置有信号指示机构;该立柱的防水帽下部设置有检测潮汐车道内有无车辆的超声波传感器;信号指示机构包括外壳,外壳位于横杆的正上方且与立柱的侧壁固定连接,外壳内设置有光发射器、信号切换组件和放大机构。

中国专利cn109853429a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新颖、可用于城市道路上,并可适应当前城区内车流量大需设置潮汐车道的升降式地面分隔栏,设置于地面内并可由地面内伸出,包括底板、纵杆,地面上设有基坑;纵杆至少有两个,底板固定于基坑内,纵杆间隔设置且下端铰接在底板上,当纵杆纵向设置时,纵杆的上端伸出至地面以上,当纵杆倾斜设置时,纵杆的顶端位于地面下部的基坑内。该设计中的分隔栏在作为潮汐式分隔栏的具体实现中,其是将道路中线及其两旁紧邻中线的车道划线共计切割出三条浅沟(基坑),其长度、宽度和深度与分隔栏收拢时的尺寸相适应,即能将分隔栏顺利放下固定于浅沟(基坑)内,使其运动部分不受沟边阻碍,收拢后不凸出地面,汽车轮也不至陷入沟内轧坏分隔栏,每条浅沟内安装一段或多段分隔栏,当双向交通流量相似时,可升起中线的分隔栏,降下其两旁的分隔栏;一个方向交通流量明显大于另一方向时,降下中线的分隔栏及流量大一侧的分隔栏,升起流量小一侧的分隔栏,使流量大一侧增加一条车道,流量小一侧减少一条车道:当逆向高峰到来时,同法调整好分隔栏即可,而为减少调整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安全系数,可在高峰到来前提前调整好分隔栏,即可轻松实现潮汐式分隔的作用。该设计中的分隔栏在设置时需要在路面切割出三条基坑,该做法会破坏原有的路面结构,降低路面使用寿命。且在实际应用中,基坑的深度难以确定,难以平衡以下两个条件,即收拢后不凸出地面与汽车轮也不至陷入沟内轧坏分隔栏。

因此,综上分析,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分隔栏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上述提出现有技术会破坏原有的路面结构,且难以平衡收拢后不凸出地面与汽车轮也不至陷入沟内轧坏分隔栏这两个条件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折叠道路分隔栏。本发明主要通过转轮的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旋转来收紧和放松第一铁链,带动第二框架和第四框架升起和放平,进而带动第二铁链和第三铁链竖起和放平,从而实现分隔栏的升起与折叠。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折叠道路分隔栏,设置于地面上,包括:绘有鲜艳红白条纹的警示柱、转轮和位于地面上方的执行机构,所述警示柱位于分隔栏的一侧,所述转轮的外缘盘绕有若干圈第一铁链,所述执行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铁链与所述转轮相连;当转轮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铁链收紧,使执行机构从地面开始逆时针向上升起至竖直方向,当转轮顺时针转动时,第一铁链放松,使执行机构从竖直方向开始顺时针向下降落至地面上;

所述转轮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其底部设有控制箱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组为分隔栏提供电力;

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固定机构和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在所述固定机构上进行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摆动机构顺时针转动到终点时降落至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底端均高于地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位于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转轮之间,所述第一基座固定在地面上,其上设有第一框架,所述第一凹槽置于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方向设有转轴;所述第二基座固定在地面上,其上设有第三框架,所述第二凹槽置于所述第三框架上,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方向设有转轴;

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设有拉紧的钢线,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钢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三框架与所述钢线的另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第二框架和第四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凹槽内的转轴相连,所述第二框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铁链的终端相连,通过所述转轮的旋转控制第二框架的升降;所述第四框架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转轴相连;

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四框架之间设有牵拉线,所述第二框架的顶端与所述牵拉线的一端相连,所述第四框架的顶端与所述牵拉线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牵拉线连接有第二铁链,所述第二铁链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基座上远离所述转轮方向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牵拉线和所述钢线之间设有若干条第三铁链,所述第三铁链的底端通过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钢线上,所述第三铁链的顶端与所述牵拉线相连,所述第三铁链位于所述第二铁链和所述第四框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铁链之间等间距间隔设置,间距范围为3~5米,条数按实际需求而定。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转动过程中,相邻或间隔设置的两条所述第三铁链与所述钢线和所述牵拉线相连的交点的连线均为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件为钢丝绳卡扣。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靠近所述转轮方向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框架和所述第四框架的转动范围均为0~90°。

进一步地,所述转轮的中心线方向连接有摇杆。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折叠道路分隔栏,通过转轮的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旋转来收紧和放松第一铁链,带动第二框架和第四框架升起和放平,进而带动第二铁链和第三铁链竖起和放平,从而实现分隔栏的升起与折叠。

2、本发明提供的折叠道路分隔栏,能够更为直观地向驾驶者传递潮汐车道的信息,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不必阅读标识和文字就能快速的知道车道行驶方向,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混淆,同时也能降低交通风险、提升道路资源利用率。

3、本发明提供的折叠道路分隔栏,结构简单,造价更低、性价比更高,且在实际应用中操作速度更快;对路面破坏性更低,且结构不易压坏。

综上,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会破坏原有的路面结构,且难以平衡收拢后不凸出地面与汽车轮也不至陷入沟内轧坏分隔栏这两个条件的问题。

基于上述理由本发明可在小区、校园、景区的道路或城市道路等领域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分隔栏升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分隔栏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警示柱;2、摇杆;3、转轮;4、第一基座;5、第二基座;6、第一框架;7、第三框架;8、第二框架;9、第四框架;10、第一铁链;11、钢线;12、第二铁链;13、固定部件;14、第三铁链;15、牵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道路分隔栏,设置于地面上,包括:绘有鲜艳红白条纹的警示柱1、转轮3和位于地面上方的执行机构,警示柱1位于分隔栏的一侧,转轮3的外缘盘绕有若干圈第一铁链10,执行机构通过第一铁链10与转轮3相连;当转轮3逆时针转动时,第一铁链10收紧,使执行机构从地面开始逆时针向上升起至竖直方向,当转轮3顺时针转动时,第一铁链10放松,使执行机构从竖直方向开始顺时针向下降落至地面上。执行机构包括固定机构和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在固定机构上进行逆时针转动或顺时针转动,固定机构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摆动机构顺时针转动到终点时降落至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端均高于地面。

上述转轮3由电机驱动进行转动,通过支架固定在地面上,其底部设有控制箱和电池组,电池组为分隔栏提供电力;转轮3的外缘设有圆周凹槽,第一铁链10的起始端固定在凹槽内,第一铁链10从起始端开始盘绕在凹槽内。

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基座4和第二基座5,第一基座4位于第二基座5和转轮3之间,第一基座4固定在地面上,其上设有第一框架6,第一凹槽置于第一框架6上,第一凹槽的宽度方向设有转轴;第二基座5固定在地面上,其上设有第三框架7,第二凹槽置于第三框架7上,第二凹槽的宽度方向设有转轴;第一框架6与第三框架7之间设有拉紧的钢线11,第一框架6与钢线11的一端相连,第三框架7与钢线11的另一端相连。

本实施例中,摆动机构包括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第二框架8与第一凹槽内的转轴相连,第二框架8的上端与第一铁链10的终端相连,通过转轮3的旋转控制第二框架8的升降;第四框架9与第二凹槽内的转轴相连;第二框架8与第四框架9之间设有牵拉线15,第二框架8的顶端与牵拉线15的一端相连,第四框架9的顶端与牵拉线15的另一端相连;牵拉线15连接有第二铁链12,第二铁链12的下端与第一基座4上远离转轮3方向的一端相连。

本实施例中,牵拉线15和钢线11之间设有3条第三铁链14,第三铁链14的底端通过固定部件13固定在钢线11上,第三铁链14的顶端与牵拉线15相连,第三铁链14位于第二铁链12和第四框架9之间。其中,3条第三铁链14之间等间距间隔设置,间距为5米。固定部件13为钢丝绳卡扣。

在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转动过程中,3条第三铁链14中的任意两条第三铁链14与钢线11和牵拉线15相连的交点的连线均为平行四边形。

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靠近转轮3方向的一侧均设有限位块,当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逆时针转动至竖直方向时,触碰到限位块,停止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的转动范围均为0~90°。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铁链14设有5条,5条第三铁链14间为等间距间隔设置,间距为3米。在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转动过程中,5条第三铁链14中的任意两条第三铁链14与钢线11和牵拉线15相连的交点的连线均为平行四边形。

本实施例中,转轮3的中心线方向连接有摇杆2,便于工作人员手动旋转摇杆2控制转轮3转动,从而收紧或放松第一铁链10。

本发明的使用:在升起分隔栏时,逆时针转动转轮3来收紧第一铁链10,带动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升起,同时牵拉线15会随之升起,从而带动第二铁链12和第三铁链14竖起;在折叠分隔栏时,顺时针转动转轮3来放松第一铁链10,带动第二框架8和第四框架9缓慢放平并分别收于第一框架6的第一凹槽和第三框架7的第二凹槽的内部,同时牵拉线15会随之放平,从而带动第二铁链12和第三铁链14放平。

在控制分隔栏升起或折叠时,应先通过信号灯将车道关闭,确认车道内车辆已排空后再进行分隔栏的升起或折叠操作,避免车辆逆行发生危险。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潮汐车道实际情况确定分隔栏个数,并根据该处车流量控制分隔栏的升起或折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