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停车道闸防砸的红外传感监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5893发布日期:2019-12-06 17:50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停车道闸防砸的红外传感监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道闸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停车道闸防砸的红外传感监测机构。



背景技术:

停车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在停车道闸的闸杆落下时,后续的车辆或行人可能会没有观察到落下的闸杆,下落的闸杆没有及时的升起,导致闸杆伤害到行人或车辆,如何防止道闸闸杆的持续降落或抬杆不及时所导致的道闸闸杆对车辆、人体的伤害,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停车道闸防砸的红外传感监测机构,从而防止道闸闸杆的持续降落或抬杆不及时,有效的避免了道闸闸杆对车辆、人体的伤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停车道闸防砸的红外传感监测机构,包括行走地面,以及安装在行走地面上的道闸桩体;道闸桩体上固定装设有道闸驱动电机装置;道闸驱动电机装置上包括驱动轴杆;驱动轴杆的端侧固定连接有闸杆;道闸桩体上开设有红外安装挡凹槽;红外安装挡凹槽内固定装设有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和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和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上都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红外传感探头。

包括装设在行走地面内的地基安装体;地基安装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基槽;地基安装体内固定装设有升降驱动动力装置;升降驱动动力装置上设有纵向的升降调节连杆;升降调节连杆的端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安装基槽的阻挡基板。

包括用于支撑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的第一安装折板;第一安装折板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红外传感探头的内侧固定曲面板;第一安装折板的内侧设有内侧隔档板;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上设有用于卡合红外传感探头的第一位置卡板;内侧固定曲面板上设有用于卡合红外传感探头的内侧位置卡板;红外传感探头上设有一对边侧固定卡板;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的端侧设有与第一安装折板相配合的外围固定安装连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与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之间设有中间固定布线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阻挡基板的底侧设有底侧连板;阻挡基板和底侧连板的外围设有橡胶缓冲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内侧隔档板与第一安装折板之间构成用于安装控制盒的内侧安装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边侧固定卡板与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相互配合螺孔结构;外围固定安装连板与第一安装折板上开设有相互配合螺孔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道闸桩体上开设红外安装挡凹槽,在红外安装挡凹槽内设置不同高度的红外传感装置,并在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上设置不同角度方向的红外探头,便于对处于不同距离的车辆、行人进行有效监测,防止道闸闸杆的持续降落或抬杆不及时,有效的避免了道闸闸杆对车辆、人体的伤害;并在道闸外的地面上设置阻挡基板,配合道闸闸杆进行升降,减缓车轮前进速度,避免车辆偷逃停车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道闸桩体及相关部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m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红外传感探头安装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行走地面;2-道闸桩体;3-道闸驱动电机装置;4-闸杆;5-红外安装挡凹槽;6-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7-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8-中间固定布线支撑板;9-驱动轴杆;10-红外传感探头;11-地基安装体;12-第一安装基槽;13-升降驱动动力装置;14-升降调节连杆;15-阻挡基板;16-底侧连板;17-橡胶缓冲层;18-第一安装折板;19-内侧固定曲面板;20-内侧隔档板;21-内侧安装腔体;22-第一位置卡板;23-内侧位置卡板;24-边侧固定卡板;25-外围固定安装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停车道闸防砸的红外传感监测机构,包括行走地面1,以及安装在行走地面1上的道闸桩体2;道闸桩体2上固定装设有道闸驱动电机装置3;道闸驱动电机装置3上包括驱动轴杆9;驱动轴杆9的端侧固定连接有闸杆4;道闸桩体2上开设有红外安装挡凹槽5;红外安装挡凹槽5内固定装设有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和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和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上都装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红外传感探头10。

包括装设在行走地面1内的地基安装体11;地基安装体11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基槽12;地基安装体11内固定装设有升降驱动动力装置13;升降驱动动力装置13上设有纵向的升降调节连杆14;升降调节连杆14的端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第一安装基槽12的阻挡基板15。

包括用于支撑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的第一安装折板18;第一安装折板18内侧固定连接有用于固定红外传感探头10的内侧固定曲面板19;第一安装折板18的内侧设有内侧隔档板20;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上设有用于卡合红外传感探头10的第一位置卡板22;内侧固定曲面板19上设有用于卡合红外传感探头10的内侧位置卡板23;红外传感探头10上设有一对边侧固定卡板24;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的端侧设有与第一安装折板18相配合的外围固定安装连板25。

进一步的,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与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之间设有中间固定布线支撑板8。

进一步的,阻挡基板15的底侧设有底侧连板16;阻挡基板15和底侧连板16的外围设有橡胶缓冲层17。

进一步的,内侧隔档板20与第一安装折板18之间构成用于安装控制盒的内侧安装腔体21。

进一步的,边侧固定卡板24与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的内侧面上开设有相互配合螺孔结构;外围固定安装连板25与第一安装折板18上开设有相互配合螺孔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

道闸桩体2上开设红外安装挡凹槽5,对安装在红外安装挡凹槽5内的红外传感探头10进行保护,减少雨雪、日晒等天气对红外传感探头10的损伤;

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上设置不同角度方向的红外传感探头10,便于对处于不同距离的车辆、行人进行有效监测;

第二位置安装曲面板7,对已经安装在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上的红外传感探头10进行加固;

边侧固定卡板24,便于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与红外传感探头10之间的装卸;

外围固定安装连板25,便于第一位置安装曲面板6与第一安装折板18之间的装卸;

道闸外的地面上设置阻挡基板15,配合闸杆4进行升降,减缓车轮前进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