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污水排放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7986发布日期:2020-02-14 15:5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污水排放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雨污水排放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及市政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年平均降水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有时会造成雨污水排放沟出现堵塞的现象,导致排水不畅,雨污水的冲刷不仅可能造成路基本体的垮塌、道床的变形,而且还会加大地上结构物的不安全使用因素,从而影响铁路运营及市政场地的装卸运输工作,而且这种现象在每年汛期较为常见。

图1为一种现有的雨污水排放沟横向结构剖视图。如图1所示,该雨污水排放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沟体1和盖板2;其中沟体1的中下部埋设在地基土中,一侧墙上部间隔距离设有多个位于地面之上的排水孔3;盖板2覆盖在沟体1的上端口处。但这种雨污水排放沟存在下列问题:排水孔3通常采用预埋pe管,施工方法是在混凝土浇筑前按照间距要求摆放好pe管,然后利用铁丝穿眼的方式与雨污水排放沟的钢筋笼绑扎紧固,以使pe管不发生偏移或脱落。排水孔3内使用沥青麻丝封堵,两端利用塑料胶布封口,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堵塞住排水孔3。按此方法施工,需对沥青麻丝的渗透性、塑料的破坏性、pe管的脱落及损坏性等进行检验,并需增加日常的检查,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工期增加,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工程按时交付使用。

在后期使用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安全风险问题,例如:雨污水排放沟堵塞后清理难度大、清理过程中人员有触电及设备损坏等危险,为后续排水带来较大的困难,对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水排放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水排放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沟体、盖板和侧向雨水口箅;其中沟体的中下部埋设在地基土中,一侧墙上端间隔距离向下凹陷形成有多个位于地面之上的横条状排水口,横条状排水口的底面中部沿沟体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条下沟槽;盖板覆盖在沟体的上端口处,盖板底面上位于下沟槽正上方的部位向上凹陷形成有一条与上述下沟槽的位置相对应及长度相同的上沟槽;侧向雨水口箅的上下端分别插入在上沟槽和下沟槽中。

所述的侧向雨水口箅为由铸铁制成的长方形栅条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水排放沟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无需后期因施工导致pe管脱落或破裂而需要重新人工开孔的操作,因此可降低成本。

(2)便于安装、拆除、更换,节省机械及劳力,减少后期维护成本。

(3)安全可靠,通过理论计算及现场使用情况,侧向雨水口箅保证了雨污水正常导流及堵塞物易清理,并可避免因雨污水排放沟堵塞所导致的水灾及人员触电、设备浸泡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的雨污水排放沟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水排放沟横向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水排放沟中侧向雨水口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水排放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沟体4、盖板5和侧向雨水口箅6;其中沟体4的中下部埋设在地基土中,一侧墙上端间隔距离向下凹陷形成有多个位于地面之上的横条状排水口7,横条状排水口7的底面中部沿沟体4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一条下沟槽8;盖板5覆盖在沟体4的上端口处,盖板5底面上位于下沟槽8正上方的部位向上凹陷形成有一条与上述下沟槽8的位置相对应及长度相同的上沟槽9;侧向雨水口箅6的上下端分别插入在上沟槽9和下沟槽8中。

所述的侧向雨水口箅6为由铸铁制成的长方形栅条式结构。

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污水排放沟的施工方法阐述如下:

在自设构件场地进行盖板5和侧向雨水口箅6的预制并运输到施工现场,同时在施工现场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的方式开挖基坑,然后在基坑底部进行级配碎石铺设并夯实。在基坑内绑扎沟体4用钢筋笼,在钢筋笼外侧支设内外模板,然后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制成沟体4。之后将侧向雨水口箅6的下端插入在沟体4的下沟槽8中。最后将盖板5覆盖在沟体4的上端口处,并使侧向雨水口箅6的上端插入在上沟槽9中,由此完成施工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