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矢度差索道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201发布日期:2020-04-28 21:49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小矢度差索道桥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矢度差索道桥,属于桥梁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索道桥是在河道两岸分别设置锚碇,锚碇之间铺设多根并排设置主索,主索上面铺设桥面板,车辆在桥面板上行驶。车辆荷载通过桥面板传递给承重主索,主索将力传递给锚固于两岸的锚碇。在索道桥设计计算时,通常假定主索是均匀共同受力的,但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在荷载作用下,主索的内力存在不均匀现象。主索内力不均匀主要是由主索架设时空缆垂度存在施工偏差以及支座不均匀沉降、主缆残余变形和主缆弹性模量不是定值等原因导致的索道桥运营中主索垂度差异造成的。

现有实现方案为加强施工管理,尽量减少空缆主索间垂度差异;提高计算时的安全系数。空缆主索垂度的精度很难控制,成桥以后发生主索垂度差异后很难进行调整或调整工期较长、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矢度差索道桥,可实现减小绝对矢度差,改善主索受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小矢度差索道桥,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锚碇,河道两岸在锚碇内侧分别设置有桥台,锚碇之间铺设主索,桥台顶部设置有与主索相适配的索鞍,主索上面铺设桥面板,锚碇内侧固定安装有滑轮,滑轮沿桥面宽度方向设置成一排,主索在两个锚碇的滑轮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主索端部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是:主索由一根钢丝绳形成。

进一步的是:主索数量为多根,至少有1根主索形成s型布置结构。

进一步的是:主索端部的固定设置结构为,主索端部在绕过滑轮之后通过锁夹与主索本体连接固定;主索端部的固定设置结构或者为,通过锚索与锚碇连接固定。

进一步的是:其中一部分滑轮或全部滑轮采用滑轮组代替,滑轮组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滑轮。

进一步的是:滑轮组为并列设置的两个滑轮。

进一步的是:滑轮在竖向设置为多层结构,滑轮在竖向呈交错设置状,每一层滑轮对应的主索分别形成s型布置结构。

进一步的是:主索由一根钢丝绳形成,主索穿过布置在同一层的滑轮之后、再依次穿过下一层的滑轮。

进一步的是:主索由多根钢丝绳形成,每一层滑轮对应设置一根或多根钢丝绳。

进一步的是:滑轮在竖向设置为两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步骤为:施工锚碇;根据主索间距选择滑轮布置方式,在锚碇内侧安装滑轮;安装主索,采用钢丝绳在两个锚碇的滑轮间依次穿过,端部通过锁夹连接固定;在主索上铺设桥面板;通车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锚碇上设置转向滑轮,使相邻两根或多根主索彼此连接,使彼此连接的主索的矢度始终保持一致,同时通过连接主索降低绝对垂度差,使全桥主索的根数比普通索道桥降低1/2-2/3,甚至全桥由一根钢丝绳形成,从而实现减小绝对矢度差甚至垂度相等,改善主索受力。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降低主索空缆绝对矢度差,而且在运行期产生的新的主索差异可以自行协调降低绝对矢度差或消除主索垂度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改善索道桥主索空缆垂度差异,从而减少多根主索间受力不均匀情况。本实用新型可以减轻索道桥运行中产生的主索垂度差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二、五、六的立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四、七的立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四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五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六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七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锚碇、2-主索、21-a层主索、22-b层主索、3-桥面板、4-滑轮、41-a层滑轮、42-b层滑轮、5-桥台、6-索鞍、7-锁夹、8-地面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河道两岸的锚碇1,河道两岸在锚碇1内侧分别设置有桥台5,锚碇1之间铺设主索2,桥台5顶部设置有与主索2相适配的索鞍6,主索2上面铺设桥面板3,锚碇1内侧固定安装有滑轮4,滑轮4沿桥面宽度方向设置成一排,主索2在两个锚碇1的滑轮4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主索2端部固定设置。主索2可整体设置为一根,也可中断后设置成几根。主索2由一根钢丝绳形成时,这样可更好地发挥其自行协调能力。主索2为多根时,至少有1根主索2形成s型布置结构,优选为每根主索2均形成s型布置结构,采用多根结构时,则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主索2端部的固定设置结构为,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主索2端部的固定设置结构或者为,通过锚索与锚碇1连接固定。假设主索2由一根钢丝绳形成时,通常是在主索2两端采用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的方式。假设主索2由多根钢丝绳构成时,将多根钢丝绳看做一个整体,通常是在整体的两端位置采用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的方式,而在整体的中部其他位置则采用锚索与锚碇1连接固定的方式。

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主索2间距不同,本实用新型中的其中一部分滑轮4或全部滑轮4可采用滑轮组代替,滑轮组为并列设置的多个滑轮4。滑轮组优选为并列设置的两个滑轮4,滑轮4间距可根据需要设置。

此外,如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滑轮4在竖向可设置为多层结构,滑轮4在竖向呈交错设置状,每一层滑轮4对应的主索2分别形成s型布置结构。采用多层结构时,主索2可以整体设置为一根,也可设置成多根。主索2由一根钢丝绳形成时,主索2穿过布置在同一层的滑轮4之后、再依次穿过下一层的滑轮4。主索2由多根钢丝绳形成时,每一层滑轮4对应设置一根或多根钢丝绳。为方便实用,滑轮4通常在竖向设置为两层即可。

根据主索2间距不同,本实用新型分为基本情况和情况一、情况二。

基本情况适用于主索2间距相等、且间距与滑轮直径相匹配的桥梁,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的布置方式,主索2由一根钢丝绳形成,滑轮4沿桥面宽度方向设置成一排,主索2在两个锚碇1的滑轮4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此外,也可采用如图1和图7所示的布置方式,主索2为多根,每根主索2均在两个锚碇1的滑轮4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

情况一适用于主索2间距较基本情况大的时候,可以是等间距也可以为不等间距,为等间距时,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如图1和图4所示的布置方式,主索2由一根钢丝绳形成,滑轮4沿桥面宽度方向设置成一排,并列设置的两个滑轮4构成滑轮组,主索2在两个锚碇1的滑轮组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此外,也可采用如图1和图8所示的布置方式,主索2为多根,每根主索2均在两个锚碇1的滑轮组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

情况一为不等间距时,可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将滑轮4间距根据需要设置,或者采用单个滑轮4代替部分滑轮组。

情况二适用于主索2间距较基本情况小的时候,可以等间距也可与情况一结合变成不等间距,该情况锚碇1上的两排或多排滑轮4应避免主索2空间冲突,且主索2整体上可以为同一根。下面以滑轮4为两排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

情况二中主索2为两根时,如图2和图5所示,滑轮4包括a层滑轮41和b层滑轮42、两者在竖向呈交错设置状,主索2包括a层主索21和b层主索22,a层主索21在两个锚碇1的a层滑轮41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b层主索22在两个锚碇1的b层滑轮42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

情况二中主索2为一根时,如图2和图6所示,滑轮4包括a层滑轮41和b层滑轮42、两者在竖向呈交错设置状,主索2在两个锚碇1的a层滑轮41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然后主索2再从两个锚碇1的b层滑轮42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

情况二中主索2为多根时,如图2和图9所示,滑轮4包括a层滑轮41和b层滑轮42、两者在竖向呈交错设置状,主索2包括多根a层主索21和多根b层主索22,每根a层主索21在两个锚碇1的a层滑轮41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每根b层主索22在两个锚碇1的b层滑轮42间依次穿过、形成s型布置结构,主索2端部固定设置。将多根a层主索21看做一个整体,在整体的两端位置采用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的方式,而在整体的中部其他位置则采用锚索与锚碇1连接固定的方式。将多根b层主索22看做一个整体,在整体的两端位置采用主索2端部在绕过滑轮4之后通过锁夹7与主索2本体连接固定的方式,而在整体的中部其他位置则采用锚索与锚碇1连接固定的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